稿件搜索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 2023年公司债券的预案公告

  证券代码:600704          证券简称:物产中大        编号:2023-015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关于公司符合知名成熟发行人标准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及《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经对照自查,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董事会认为本公司符合知名成熟发行人标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各项规定。

  二、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发行概况

  (一)发行规模

  本次公开发行一年期以上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面值余额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

  (二)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本次公司债券面值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

  (三)债券品种、发行方案、募集资金用途

  公司按照知名成熟发行人相关要求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后报送中国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在发行注册文件的有效期内,发行前的备案阶段,公司确定每期的具体发行品种、发行方案及募集资金用途。

  (四)债券利率及确定方式

  本次执行知名成熟发行人标准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付息,不计复利,票面利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与主承销商团根据发行时市场情况确定。

  (五)发行对象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发行对象为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投资者以现金认购。

  (六)向公司股东配售的安排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不安排向公司股东优先配售。

  (七)赎回或回售条款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是否设计赎回条款或回售条款等相关条款具体内容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相关规定及市场情况确定,并在每期发行前的备案阶段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

  (八)担保情况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是否采用担保及具体的担保方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根据相关规定及市场情况确定。

  (九)承销方式及上市安排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设立主承销商团,发行阶段再就每期发行指定主承销商。发行完成后,在满足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公司将申请本期发行的公司债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十)偿债保障措施

  在公司债券存续期间,当公司出现预计不能按期偿付债券本息或者到期未能按期偿付债券本息时,同意公司采取如下措施,并将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如下措施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但不限于:

  1、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2、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的实施;

  3、主要责任人不得调离。

  (十一)本次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有效期限

  本次公司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决议自本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次公司债券批文到期日之间有效。

  三、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

  为有效协调关于公司执行知名成熟发行人标准,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具体事宜,特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全权办理。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结合公司需求和债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及调整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具体发行方案,修订、调整每期债券的发行条款,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发行规模、债券期限、债券品种、债券利率及其确定方式、发行时机、发行安排(包括是否分期发行及各期发行的数量等)、担保安排、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评级安排、具体申购办法、具体配售安排、是否设置特殊条款及特殊条款具体内容、募集资金用途及金额比例、偿债保障安排(包括但不限于本次发行方案项下的偿债保障措施)、债券上市等与本次公司债券发行方案有关的全部事宜;

  (二)决定并聘请参与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发行的中介机构;

  (三)为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选择债券受托管理人,签署《债券受托管理协议》以及制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四)办理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申报、发行、上市及还本付息等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授权、签署、执行、修改、完成与本次公司债券发行及上市相关的所有必要的文件、合同、协议、合约(包括但不限于募集说明书、承销协议、债券受托管理协议、上市协议、各种公告及其他法律文件等)和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适当的信息披露;

  (五)如监管部门对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政策发生变化或市场条件发生变化,除涉及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章程规定须由股东大会重新表决的事项之外,授权董事会依据监管部门新的政策规定和意见或新的市场条件对债券具体发行方案等相关事项进行相应调整;

  (六)在市场环境或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授权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开展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发行工作;

  (七)办理与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其他有关事项;

  (八)本授权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上述授权事项办理完毕之日止。

  在上述授权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具体办理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有关的上述事宜。

  四、公司的简要财务会计信息

  (一) 最近三年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1、2020年公司合并范围较上年变化情况如下:

  

  2、2021年公司合并范围较上年变化情况如下:

  

  3、2022年公司合并范围较上年变化情况如下:

  

  (二)公司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1、公司最近三年的合并财务报表

  (1)最近三年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2)最近三年合并利润表

  单位:万元

  

  (3)最近三年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2、公司最近三年母公司财务报表

  (1)最近三年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2)最近三年母公司利润表

  单位:万元

  

  (3)最近三年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三)公司最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

  

  注: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6、EBIT(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7、利息费用=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8、利息保障倍数=EBIT(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四)公司管理层简明财务分析

  公司管理层结合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的合并财务报表,对资产及负债结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未来业务目标以及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分别为10,665,260.26万元、12,944,968.56万元和14,505,088.11万元,呈逐步增长趋势。行业特点决定了本公司资产总额中主要系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流动资产,资产结构仍以流动资产为主。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本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66.43%、69.52%和70.28%,公司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仍保持基本稳定,反应了公司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及稳健的业务扩张风格。

  (2)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本公司负债合计分别为7,275,087.16万元、9,014,997.87万元和9,906,965.02万元。报告期内,负债规模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有所提高,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7.92%、92.01%、和87.36%,负债结构以流动负债为主。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多渠道融资,通过银行借款、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业务发展的需求,缓解资金压力,总体来讲,公司负债结构较为合理,不存在重大非经营性负债。

  2、现金流量分析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6,087.03万元、441,529.46万元和-214,086.33万元。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减少,主要源于营收规模增长,四项资金占用较上年同期相应增长。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回升,主要系销售规模增加,经营活动收回的现金增加所致。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大幅减少,主要系期末存货、预付账款等经营性资金占用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分别为-43,408.18万元、-651,338.73万元和-46,576.57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原因在于随着公司战略目标的稳步实施,近年来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大量投入。202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较上年大幅减少净流出,主要系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增加所致。2021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大幅增加,主要系股权投资及购买长期资产现金支出增加所致。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减少,主要系金融投资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8,962.03万元、439,205.90万元和-181,943.57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变化较为明显。主要原因系公司处于业务扩张期,为满足持续增加的资金需求,公司通过金融机构借款、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等方式加大了外部融资力度,以保持公司现金流平衡。2020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8亿元,主要系本年吸收投资的净增加大于上年同期净增加额。202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主要是由于筹资规模增加以及物产环能上市、吸收投资增加影响所致。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主要系本年的融资规模增幅较上年下降所致。

  3、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稳定,流动比率分别为1.11、1.08和1.18,速动比率分别为0.74、0.74和0.77。报告期内的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水平较高,总体较稳定。速动比率低于1,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要从事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及一定规模的地产业务,期末存货金额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系公司目前处于业务发展期,资本运作、控股子公司各板块业务快速扩张导致公司资本和运营支出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增加银行借款、发行中期票据、发行定向工具、公司债券等方式缓解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从而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期内,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5.74倍、6.96倍和7.91倍,近三年来公司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逐渐加大直接融资占比,有利于降低融资财务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来看,近三年利息保障倍数呈上升态势。

  整体上看,公司整体偿债能力较好,财务风险较低。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稳定。截至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保持了较高的余额,可用货币资金规模较为充裕,能为流动性偿债来源形成一定补充;公司流动性偿债来源中,债务收入占比较高,公司拥有股权、债券和银行借款等多种融资方式,融资渠道较为多元,保障了公司具备相应的偿债能力。

  4、盈利能力分析

  单位:万元

  

  注: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2)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

  (3)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期间费率=期间费用/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发展态势稳定,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4,297.22万元、576,596.93万元和605,230.82万元,净利润主要来自于经营性业务利润与投资收益。三费合计分别为601,474.96万元、704,528.03万元和718,985.73万元,三费占应收的比重分别为1.49%、1.25%和1.25%,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公司对费用的控制能力较强。预计随着公司经营业务的稳步发展,收入规模将平稳增长,整体业务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5、未来业务目标及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化企业架构、不断完善数字化战略管理闭环、持续提升集团数据治理能力,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由“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迭代升级为“中国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同时依托强大的资源组织、网络渠道、品牌运营等专业优势,联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以智慧供应链企业利益相关方跨界融合、共生共赢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加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组织者。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结构优化为着力点,以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变革为牵引,不断厚植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1)聚焦模式变革,增强转型牵引力

  (1)创新供应链服务模式。在大宗商品平台化服务模式上,以区域产业集群为基础,植入“互联网+”,嵌入金融服务与物流服务。在汽车全产业链平台服务模式上,建设各大专业子平台,线上线下互动、金融服务结合。搭建物流配载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新媒体新零售渠道,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2)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商用车延伸客户的租赁服务,加快推进租赁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提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新业务拓展能力,规范发展资管业务,提升新业务拓展能力,加强低成本资金的筹集以及资金头寸的统筹调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3)创新交易服务模式。浙油中心要积极开展油品和化工品现货线下贸易和线上挂牌交易,探索开展场外(OTC)、掉期、场外期权等衍生品交易。

  (4)探索医疗健康经营模式。在盘活现有医院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自身的办医特色,形成与传统办医的明显区别,逐步走出去吸引社会资金,轻重结合,建立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培养自身竞争优势。

  2)聚焦质量变革,增强发展源动力

  (1)持续聚焦主业,提升运营质量。聚焦主业、深耕主业,严格禁止非核定的财务性投资。流通板块进一步把控市场风险,科学组合融资品种,提高销售利润率;金融板块进一步提升自身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项目投资能力,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实业板块要强化研发创新,严控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2)优化投入产出,提升投资质量。要加强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和投向研究。加强投资管理尤其是投后管理,建立客观、科学、量化的投入产出效益模型,针对投资主体责任人和项目负责人建立有效问责机制。

  (3)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质量。加快推进集团本级宁波怡西路项目、物产金属打铁关、物产元通乔司项目和中大国际仓库项目等的拆迁和盘活工作。

  3)聚焦结构变革,增强核心竞争力

  (1)优化业务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培育2-3个专业细分品种行业龙头;优化业态结构,严控贸易型企业代理服务比重;优化客户结构,实现终端客户比重60%以上;优化区域结构,拓展华北、华南、中西部等省外区域市场布局以及“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布局。

  (2)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对接“凤凰行动”计划,以获取关键模式/技术、核心资源、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寻找优质并购标的,谋划产业链上下游纵向的并购重组,统筹安排产业项目投资结构,真正形成对集团本体的“归巢”效应和“反哺”体系。

  (3)优化资产结构。落实“国企降杠杆”要求,合理控制负债率;加强资金安全边际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融资期限;权衡筹资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促进现金流入与流出在时间、数量和速度上更加协调。

  4)聚焦动力变革,增强改革推动力

  (1)深化企业治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成员公司以及相关子公司混改,完成物产公用、物产云商的员工持股试点工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将外部主体的要素资源与集团现有产业“嫁接+重组”,以平台化思维和包容性心态吸引产业合作伙伴“集聚+融合”。

  (2)实施创新专项激励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创新的专项政策,制定“1+X”研发方案。探索设立创新专项资金,鼓励模式创新、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且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专项支持和奖励。

  5)聚焦技术变革,增强创新驱动力

  (1)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实业板块做大做强的核心战略,加强产学研联盟,组织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要真正成为中国防火电缆行业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专家型企业,并在电机铁芯产品的复杂模具研发、冲压工艺等方面形成技术壁垒;要启动新嘉爱斯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水平。

  (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融合。在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域,推动大数据服务和经营管理等环节创新应用,探索搭建资源整合、要素协同、系统集成、客户认可的集成式互联网服务平台;在医疗领域,建立数据中心,为精准医疗、循证医疗的发展打下数据基础,推动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在水务领域,积极推进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客户、资源统一平台管理;在制造领域,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推动“机器换人、减员增效”。

  (3)大力推进研发投入。加大产品、技术、工艺、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大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和重要行业、重点项目的研究投入;加大人才投入,大力支持企业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4)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抓好品牌战略规划设计成果的实施和落地,增进母品牌与子品牌之间的联动,加强成员公司子品牌之间的协同。强化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品牌营销,打造专业化的品牌经营管理团队。

  6)聚焦管理变革,增强发展保障力

  (1)加强战略管理,聚焦产业转型、投资策略、并购重组等重大问题,进行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大事项研究,把集团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成员公司经营目标,确保战略规划有效推进。

  (2)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辨识能力,强化防控力度,严控金融投资规模,严禁“融资性贸易”。强化执行监督、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3)深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对标、查找短板,强化价值输出,提升总部专业化管理水平。推广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进一步推进产业板块资源及业务协同和大宗商品期现协同,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全面和完整。

  (4)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真应用”,建立集团范围的财务、投资、项目、资金、人才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体系。

  (5)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把新并购重组企业作为安全管理重点,做到底数要清、情况要明、不留盲区。

  (6)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明确“任务单+时间表+责任书”,实现年初有清单、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全年有台账的闭环管理,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五、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公开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公司银行贷款并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用途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情况,在上述范围内确定。

  本次债券发行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优化公司负债期限结构,短期偿债能力将有所增强,并有利于公司中长期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战略目标的稳步实施。

  六、其他重要事项

  (一)担保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公司对外担保(不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余额为12,725.81万元,担保余额占净资产的比率为0.28%,被担保企业为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物产中大长乐林场有限公司,均为公司参股企业。

  (二)重大未决诉讼及仲裁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公司不存在应披露的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未决诉讼或仲裁事项。

  特此公告。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4月25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