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GUIYANG CO.,LTD.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股票代码:601997)

  二二三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一、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三、本行第五届董事会2023年度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4月28日审议通过了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13名,亲自出席董事12名,因工作原因,田露董事委托戴国强独立董事表决。

  四、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行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本行董事长张正海先生、行长盛军先生、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李松芸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李云先生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

  本行董事会建议,以普通股总股本3,656,198,076股为基数,向登记在册的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3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096,859,422.80元(含税)。上述预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

  七、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为母公司数据外,均为合并口径数据,货币币种以人民币列示。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银行业响应国家及监管政策,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在审慎经营前提下增加信贷投放,坚决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全力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保持稳健增长,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202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3%,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为147.41%,较年初上升2.11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2.85%,较年初上升2.53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行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承兑;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款业务;基金销售;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各项代理业务。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外币兑换;同业外汇拆借;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一)公司类业务

  报告期内,受多种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本行以“稳经济、保主体”为重点,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抢抓新国发2号发展新机遇,切实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客户和业务管理综合水平,实现公司类业务稳健发展。

  1.公司金融业务

  (1)客户经营情况

  本行坚持存款立行,按照稳存量、拓增量思路,以客户和账户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对公拓户行动和制造业服务年活动,不断深化公司客户分层分类经营,夯实公司存款基础。大客户方面,重点聚焦本地百强、本地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地方国有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战略客户合作,通过总分支三级持续配置专属的营销服务团队提供高效、综合服务,制订“一户一策”营销方案,全面挖掘客户价值。中型客户方面,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优势产业集群、细分市场及地方优势行业排头兵客户等优质客群,积极吸收优质中型客户。小微客户方面,依托供应链、产业链、商业圈、企业群等平台,批量化做好小微企业客户账户拓展和成长陪伴,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及结算服务,争取成为中小客户的主办行。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存款余额2,000.23亿元;母公司对公客户30.83万户,较年初增加2.91万户。

  (2)信贷投放情况

  作为立足地方的法人金融机构,本行坚持与地方发展共生共荣,报告期内,围绕贵州省“四化”建设、贵阳市“强省会”五年行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信贷投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大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贷款(含贴现)余额2,370.39亿元,较年初增加290.79亿元,增长13.98%。

  服务地方重大战略。一是紧紧围绕贵州省“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战略、“四区一高地”的主定位,持续加大贵州省内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贷资金投放精准直达性,报告期内,母公司累计发放“四化”贷款395.0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全行“四化”领域贷款余额1,413.63亿元,较年初增加165.11亿元,增幅13.22%,其中:新型工业化251.24亿元,占比17.77%;新型城镇化935.25亿元,占比66.16%;农业现代化115.37亿元,占比8.16%;旅游产业化111.76亿元,占比7.91%。二是积极融入“强省会”战略,抢抓贵阳贵安新型工业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一核三中心多组团”城市格局等重大机遇,研究制定了《中共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金融支持“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将信贷资源优先向贵阳贵安“1+7+1”重点工业产业、“1+5+8”园区主特产业、城镇四改和城市更新等领域聚集,全力助推“强省会”重大项目实施。报告期内累计发放“强省会”领域贷款384.1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投向“强省会”领域贷款余额1,099.82亿元,较年初增加126.2亿元,增幅12.96%。

  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乡村振兴等实体领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支持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展“制造业金融服务年”活动,围绕龙头、上市、专精特新等企业做好信贷支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新兴制造业及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172.91亿元,较年初增加18.19亿元,增幅11.76%;二是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贷款流程、审批环节和服务水平,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85.82亿元,增幅0.38%。三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根据科技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专门设计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模型,采用商标权、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担保方式,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母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5.78亿元。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报告期内,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部分客户面临暂时经营困难,按照省政府发布的复工复产复市,促进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56条系列措施的具体要求,本行制定了《贵阳银行2022年“稳增长保主体”工作方案》《贵阳银行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方案》等文件,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强化困难行业市场主体金融帮扶,做到应贷尽贷、尽快放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

  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围绕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需求及痛点问题,持续深化银政合作,不断提高线上线下场景建设,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截至报告期末,已与省内22家医院开展包括信息化建设、结算等方面的合作;通过贵州省劳动用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代发的项目1530个,较年初增加482个;代发总人数144090人,较年初增加82421人;代发金额316,466.75万元,较年初增加209,662.74万元。同时,积极服务贵阳市城市更新建设,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为抓手,重点支持核心区域内市场化运行、资金可封闭监管的停车场和农超市场项目建设,“一圈两场三改”项目投放金额18.66亿元;围绕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改造,积极对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实施计划,授信金额共计15.64亿元。

  2.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优化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结构,积极探索产品创新,发展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积极推动债券承销业务,通过直接融资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期内新增债券主承销单数5只,在全省21家有实际发行的主承机构中排名第3位,市场份额在贵州省同业市场靠前。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帮助企业发行直融工具21只,发行规模达121.2亿元。二是持续探索资产证券化创新。信贷ABS方面,成功发行两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共计1.3亿元,成为西部首家、全国第四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对公不良ABS的城商行。企业ABS方面,聚焦“贵阳+成都”两个重点区域、“CMBS+基础设施收费权类ABS”两个重点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助力企业新增发行证券化产品7.54亿元,其中贵阳公交绿色资产收费收益权ABS落地4.7亿元,助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3.绿色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围绕贵州省“大生态”战略行动、贵阳贵安“生态立市”等决策部署,立足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建设,以服务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金融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特色银行,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一是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聚焦高端制造业、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282.16亿元,较年初新增54.67亿元,增速24.03%。二是运用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强化“绿色+”品牌效应。截至报告期末,绿色租赁余额145.79亿元;三是提升科技赋能碳核算能力,作为贵州省内首家实现科技赋能碳核算的地方法人机构,将绿色信贷碳核算模块嵌入信贷管理系统中。报告期内,获准发行6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贷款。

  4.国际业务和票据业务

  本行坚持合规经营、专业经营,坚守发展和风险两条底线,推动国际业务和票据业务稳健前行。国际业务方面,通过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做好跨境结算业务、贸易融资业务,积极开展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宣传,引导客户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国际结算量为3.77亿美元。票据业务方面,深耕票据专业本领,夯实票据基础客群,做好票据基础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余额330.26亿元,贴现及转贴现余额30.92亿元。

  5.供应链金融

  本行以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依托爽融链“1+N+N”服务模式,实现核心企业优质信用在产业链上的渗透、赋能,为核心企业上游多层级供应商提供免授信、免担保、免评级的融资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客户需求响应和精准服务供给,推动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报告期内,累计投放爽融链融资515笔,金额14.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05%。

  (二)零售类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围绕打造“区域最佳财富管理银行”和“个人客户体验最佳零售银行”目标,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零售各业务板块之间的统筹、协调,推动零售业务各板块间的资源共享、产品研发和交叉营销,提升客户和渠道资源的使用效率,探索零售数据创新应用,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场景化、多元化转型升级。持续丰富“爽生活”场景建设,完善“爽心享”权益体系,提升“爽盈门”财富品牌影响力;响应提升居民消费的政策导向,持续丰富“爽贷”系列产品,搭建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场景的收单体系建设,着力拓展“爽爽星期六”信用卡在大小商超、加油洗车、主流商圈等消费场景的应用,稳步提高零售业务对全行业务发展的贡献度。

  1.客户经营情况

  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零售AUM值为抓手,牢固树立“全量客户经营”理念,持续完善客户指标及标签体系,细化客户画像颗粒度,主动识别客户习惯及特征,开展精准营销。围绕代理代发客群、农金客群、有贷客群、社保客群等重点客群,制定客群经营目标及策略,对不同客户给予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或权益回馈。强化零售CRM平台、零售销售平台、零售数据分析平台、网点智能管理平台等零售基础平台支撑,打通前、中、后台之间的营销链路,实现营销活动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提升线上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物理网点的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升级客户线上线下体验,提升获客、活客效能,进一步夯实零售客户基础,将存量客户数量优势转化为存款增量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全行个人AUM余额为2,298.97亿元,较年初增加88.63亿元,增幅4.01%。储蓄存款余额1,700.49亿元,较年初增加248.75亿元,增长17.13%,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44.33%,较年初上升3.97个百分点。母公司个人全量客户数1,222.92万户,较年初增加42.5万户;线上支付业务累计交易笔数32,031万笔,同比增长8%,交易金额981亿元,手机银行累计注册用户达554.68万户,较年初新增24.95万户;个人网银注册用户达86.48万户,交易达9.62万笔,金额达131.25亿元;自助机具交易1,870.44万笔,金额603.20亿元。

  2.零售信贷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做深、做细、做实、做优零售信贷业务,推动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和经营模式革新升级,在现有场景基础上按照经营、按揭、消费不同场景细分产品建设,全面打造“爽贷”系列零售信贷品牌,建立数谷e贷、爽快贷、爽按揭、爽农贷四大子品牌,构建以个人按揭为核心,消费贷款产品为支持的个人贷款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420.15亿元,较年初增加10.74亿元,增长2.62%。

  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方面,认真落实各级政府、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有关普惠金融政策,积极申请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175.85亿元。

  个人住房类按揭贷款方面,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房地产风险问题,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住房贷款利率政策,阶段性下调贵阳地区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高度重视住房按揭风险管理,严格准入管理,与优质房开、楼盘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按揭合同电子化、按揭业务线上申请办理,实现按揭业务线上化,提升按揭业务线上化办理效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95.23亿元,较年初增加16.19亿元,资产质量稳定,整体风险可控。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方面,积极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不断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以“爽快贷”为抓手推动消贷业务线上化发展,推出“新市民?爽快贷”、“爽快贷?医护专享”等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教师、医生、军人、公务员、IT精英等优质客群产品获得率,实现精准营销,有效触达客户。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5.70亿元,其中,“爽快贷”余额12.36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爽快贷”业务规模占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比重为78.73%。

  个人涉农贷款方面,积极打造“爽农贷”品牌,开展专项营销宣传,提升品牌美誉度;联合省农担等政策性担保机构,在现有“28”业务、快捷担保业务、新农直通车业务等基础上,推出“爽农贷-乡村振兴产业贷”业务,实现全省首笔贷款落地;与贵州省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全省9家市州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协议》;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产业贷、爽农诚意贷等涉农产品专项培训,持续提高业务办理效能,提升客户体验。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23.61亿元(不含票据融资),较年初增加31.7亿元,增速34.49%。

  3.普惠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和监管政策要求,从工作机制、政策配套、业务流程、产品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力度,让利实体经济,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一是坚持单列信贷计划。单独匹配普惠小微贷款信贷规模;建立梯次发展机制,构建梯次发展的“一行一策”管理机制,保证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二是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机制。出台《关于2022年全行普惠两增贷款占比提升的工作方案》《关于对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普惠公司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的方案》《贵阳银行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方案》,健全流程保障、激励约束、风险缓释、容错纠错和尽职免责等保障机制,增强“敢贷愿贷”内生动力,提高“能贷会贷”服务能力。三是不断推动产品创新。落地“医保e贷”“电力贷”专案产品,业务办理渠道有效拓宽、服务效能有效提升;全力推动“银税互动”、“银烟合作”,高度关注留抵退税政策,与当地税务局签订业务合作协议、举办银企座谈会、承办2022年“银税互动”线上线下推介会,有效打造市场口碑;开发并不断完善线下税源贷企业版,拓宽业务办理渠道。上线烟商小程序端,开展烟商白名单精准营销,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业务良性发展。四是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梳理零售普惠业务操作风险控制措施100余条,并开展业务合规检查。上线智能外呼催收系统,推进贷后管理集中化、批量化。按照“一户一策、目标预估、十天跟进、结果评价”的方式进行监督管控,进一步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报告期内,本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中国银保监会“两增两控”口径)244.91亿元,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22%,同比下降34个BP。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0.15亿元,较年初增加53.47亿元,增速20.05%;有余额贷款户数38686户,较年初增加2171户。本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量与增速均达到监管要求,普惠两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监管要求范围内。

  4.信用卡业务

  本行围绕强化消费场景建设,深化品牌影响力和线上业务,借助数字化运营、自动化赋能,搭建风控模型,积极稳妥推动信用卡业务向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覆盖商圈、城市综合体、超市、车生活、知名美食场景,联合三方支付开展立减促活活动,提升线上消费场景活跃度。二是丰富外部数据接入,实现多维度的数据自动化获取、自动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准入风险识别能力和授信精准度。三是在风险管控方面以系统管控+人工主动识别方式,按客户风险度制定策略,逐步提升前、中、后端风险管控能力,努力构建全流程的闭环风险管理体系。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62.33万张。

  5.财富管理业务

  本行以打造区域最佳财富管理银行为战略目标,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打造“爽盈门”财富管理专属品牌。以“一体两翼”的财富管理产品策略,以储蓄存款为主体,理财和代销产品为两翼,持续丰富涵盖投资、保障、传承、融资等全功能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实现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整合行内外优势资源,健全“爽心享”增值权益体系,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满足财富客户多元化非金服务需求,组建以网点零售客户经理为主的专业化财富营销团队,落实财富客户一对一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精耕细作区域财富市场,推动形成“比大行更用心、比小行更放心”的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本行荣获2022年“金誉奖”—“卓越财富服务能力银行”、“卓越财富管理城市商业银行”,本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设计专属卡面荣获“2022 ICMA依兰奖—最佳独特创新奖”,获得客户对本行财富管理服务的高度认可。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服务财富客户数共计34.11万人,较年初增加2.9万人,增长9.29%。管理财富客户资产规模1,767.38亿元,较年初增加132.32亿元,增长8.09%。

  (三)金融市场及同业业务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在围绕做优流动性管理和做优资产结构配置的基础上,注重对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及金融形势的研究分析,加强市场研判,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交易能力,积极克服债券市场波动与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控各类业务风险,实现金融市场业务稳健发展。一是加强负债主动管理,优化同业负债结构,主动挖掘客户,积极扩展客户群体,加强针对性营销,不断扩大与农商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进一步降低同业负债集中度,提升负债稳定性;二是优化资产结构,形成以利率债投资为主、非利率债及同业投资为辅的投资结构,资产流动性及安全性较高,整体结构合理,严格控制业务占用风险加权资产和广义信贷规模。同时,加强市场研判,把握配置节奏。基于债市震荡为主的判断,上半年以波段操作和适度的杠杆策略为主,增厚投资收益,四季度调整幅度加大后,主要选择中短久期利率债为主,优化资产结构。三是提升交易能力。作为记账式国债、国开债、贵州省地方债的承销商,积极推动债券承销,一级投标联动二级市场交易;持续保持央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业务资质,并认真履行传导执行货币政策职责;并根据业务需求,积极参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票据互换、中期便利等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积极拓展新业务资质,保持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度。四是加强系统建设,结合业务发展实际需求,从债券承销、现券交易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经营管理水平。

  (四)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立足理财业务转型发展,围绕客户需求,密切跟踪金融市场动态,坚守合规底线,积极克服市场波动和改革转型带来的压力,扎实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稳健发展。一是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按照《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如期完成现金管理类产品全面转型。二是持续提升投研能力。聚焦“抗风险”“缓波动”两条主线,建立了宏观经济前瞻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根据对市场利率的判断主动调整产品的组合久期和杠杆水平,优化投资策略,在获取产品长期收益的同时将回撤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三是持续强化风险管控。不断优化系统对风险指标的监控管理及风险预警能力,提升系统的支撑保障作用。同时,细化客户与产品风险等级适配性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四是丰富产品体系。聚焦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持续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个性化差异的产品,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爽银财富”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存续理财产品155期,存续余额673.58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630.53亿元,占比93.61%;混合类产品规模23.81亿元,占比3.53%;权益类产品规模19.24亿元,占比2.86%。私募理财产品8期,存续余额8.13亿元;公募理财产品147期,存续余额665.45亿元。本行理财规模较上年末下降164.25亿元,主要是由于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市场呈现出较大波动,全市场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回撤,理财产品面临客户较大规模赎回。经历震荡行情“大考”后,本行进一步强化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并引导客户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短期的市场表现不代表长期趋势,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五)信息科技建设

  本行坚持科技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推动科技改革,改进研发模式,实施“敏态+稳态”双模式开发,提升科技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数据中心服务化转型,建立起面向市场化的信息科技服务管理体系,并推进研发运维一体化建设,重塑工作流程规范,实现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透明化管理,组织效率和研发质量进一步提升;建设科技管理平台对项目流程等进行线上化管理,逐步实现需求全流程管理的可视化等,夯实科技支撑,促进业务科技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本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加快推动国产分布式架构转型,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在多领域加速探索微服务应用;推动金融服务和内部管理逐步向移动化转型,移动支持平台的建设持续加速。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充分保障。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息科技直接费用投入35,826.2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29%;其中用于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的投入为13,457.8万元,占科技总投入的34.56%。持续引进科技人才,信息科技发展的人才基础进一步夯实。报告期内共吸纳科技人才27名,截至报告期末全行信息科技人员共有253人,占总员工比率为4.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94.8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22.13%;30岁及以下人员占比33.59%,31-40岁人员占比51.77%,41-50岁人员占比9.88%,50岁及以上人员占比4.74%。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注:1.公司于2019年1月1日起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36号)的规定,采用修订后的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编制财务报表,将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利息计入金融工具账面余额中,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或尚未支付的利息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列示。除非特别说明,本报告中提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

  2.公司于2018年11月19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5000万股,增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93亿元。公司此次发行的优先股计息起始日为2018年11月22日,按年派息。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2022年优先股股息发放方案并于2022年11月22日发放了2022年的优先股股息。本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考虑了已发放优先股股息的影响。

  3.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9 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4.净利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平均付息负债付息率;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平均生息资产。

  5.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部分)/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

  6.非经常性损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下同。

  (二)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 千元

  

  (四)补充财务指标

  

  

  注:迁徙率为合并口径,根据银保监会相关规定计算。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五)资本结构、杠杆率及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1.资本结构及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1.以上为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及信息;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扣减项;总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二级资本-二级资本扣减项。信用风险采用权重法、市场风险采用标准法、操作风险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

  2.并表口径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包括所有分支机构以及附属子公司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根据《中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公司将进一步披露本报告期相关资本构成附表信息,详见公司网站(www.bankgy.cn)。

  4.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资本工具: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商业银行2010年9月12日以前发行的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即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2012年末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账面金额为17.9亿元,2013年起按年递减10%,报告期末公司不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可计入金额为0元。

  2.母公司杠杆率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流动性覆盖率

  单位:人民币 千元

  

  4.净稳定资金比例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以上为并表口径(含不适用该指标的贵银金租公司),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5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六)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本行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监控贷款组合风险状况。贷款按风险程度总体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五大类,细分十二级。五大类中最后三类被视为不良贷款和垫款。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总额2,852.8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1.44亿元,较年初增加4.40亿元,不良贷款率1.45%,较年初无变化。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七)股东情况

  1.股东总数

  

  2.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注:原贵州神奇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贵州神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及限售情况

  单位:股

  

  (八)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单位:股

  

  第三节重要事项

  一、报告期内的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本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紧紧围绕贵州省“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和贵阳市“强省会”五年行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按照“一个统揽、两条底线、三项策略、四大引擎、五项重点工作”的“12345”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强化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和不良化解,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6,459.98亿元,较年初增加373.11亿元,增长6.13%。贷款总额2,852.89亿元,较年初增加303.00亿元,增长11.88%,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存款总额3,836.38亿元,较年初增加238.94亿元,增长6.64%。零售转型成效显著,贡献度不断提升,储蓄存款余额1,700.49亿元,较年初增加248.75亿元,增长17.13%,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44.33%,较年初上升3.97个百分点。

  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6.43亿元,同比增长4.26%,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7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6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2%;总资产收益率1.00%。

  监管指标保持稳定。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45%,较年初持平。拨备覆盖水平保持充足,拨备覆盖率260.86%,拨贷比3.79%。

  资本管理持续加强。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14.16%,一级资本充足率12.0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5%,分别较年初上升0.20、0.27和0.33个百分点。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分析

  (一)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业务收入分布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44.20亿元,较上年增加5.37亿元,主要系发放贷款及垫款规模增加所致;信托及资管计划利息收入61.82亿元,较上年减少6.40亿元,主要是因为调整业务结构,压降非标资产导致信托及资管计划规模减少;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29亿元,较上年减少1.98亿元,主要是由于本行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导致。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营业收入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注:1.贵阳地区包括总行;

  2.营业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不包含子公司的营业收入。

  4.财务报表中增减变化幅度超过30%的项目及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二)资产情况

  1. 贷款和垫款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2,852.89亿元,较年初增加303亿元,增长11.88%;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4.16%,较年初上升2.27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含贴现)余额2,370.39亿元,较年初增长13.98%,占贷款总额比例为83.09%;个人贷款余额482.50亿元,较年初增长2.60%,占贷款总额比例为16.91%。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 企业贷款投放的行业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 贷款按地区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4. 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大额客户集中度管理,压降贷款集中度。严格落实监管大额风险暴露管理要求,加强集团关联关系识别;设置大额授信占比指标限额及预警值,按季监测,落实管控。

  单位:人民币 千元

  

  5. 贷款按担保方式划分占比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6. 个人贷款结构

  单位:人民币 千元

  

  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三)负债情况

  1. 客户存款构成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存款本金总额3,836.38亿元,较年初增加238.94亿元,增长6.64%;对公存款余额2,000.23亿元;储蓄存款余额1,700.49亿元,较年初增加248.75亿元,增长17.13%。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44.33%,较年初上升3.97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情况

  单位:人民币 千元

  

  (四)利润表分析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营业收入156.43亿元,较上年增加6.39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增加8.39亿元,非利息收入较上年减少2.00亿元;营业支出88.34亿元,较上年增加6.25亿元,同比上升7.62%,主要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3.74亿元,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94亿元;营业利润68.09亿元,同比增长0.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7亿元,同比增长1.02%。

  单位:人民币 千元

  

  1. 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38.31亿元,较上年增加8.39亿元,增长6.45%,其中,利息收入288.87亿元,较上年下降0.06%;利息支出150.56亿元,较上年减少8.56亿元,下降5.38%,负债成本适当性有所改善,主要原因一是坚持存款“量价协调”发展理念,优化绩效考评机制,在管理基础上加以考评引导,引导分支行增强存款成本控制意识。二是坚持向下耕耘,通过扩大客群基数、推进场景建设、强化业务协同等方式,增加低成本、交易类资金沉淀,压降存款付息。三是主动调降部分存款挂牌利率,推动存款付息率下降。四是得益于市场利率中枢低位波动,同业融资成本下降。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 非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8.12亿元,较上年减少2.00亿元,同比下降9.9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14亿元,较上年减少2.50亿元,同比下降37.65%,主要是积极落实减费让利,并持续压降非标规模,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较上年减少1.87亿元。投资收益12.70亿元,较上年增加1.43亿元,增长12.73%,主要由于2022年本行加强宏观研判分析,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其他债权投资处置损益增加。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1.27亿元。

  单位:人民币 千元

  

  (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单位:人民币 千元

  

  (2)投资收益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单位:人民币 千元

  

  3. 业务及管理费

  单位:人民币 千元

  

  4. 信用减值损失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42.85亿元,同比增加3.74亿元主要是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较多,基于整体风险形势判断,公司前瞻性计提损失准备,以提升风险抵补和损失吸收能力。

  单位:人民币 千元

  

  5. 所得税费用

  单位:人民币 千元

  

  (五)股东权益变动分析

  单位:人民币 千元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8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