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小友”大雅 伶界文心

——访梅兰芳研究专家、收藏家齐凯

  香南雅集首展“菊坛风雅——民国名伶书画展”日前在京开幕,展出了包括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在内的近四十位民国名伶的书画作品七十余件,作者包含了京剧界的三大贤、四大名旦、前后四大须生、四小名旦,附带昆曲、评剧、粤剧名伶。本刊特对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梅兰芳研究专家、收藏家齐凯先生进行专访,意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民国名伶彼时的生活状态及当下他们书画作品的市场行情、收藏价值等。

  梅兰芳 墨梅立轴 32cm×32.5cm 1936年

  北京翰海2018秋季拍卖会

  “菊坛风雅——民国名伶书画展”展厅一隅

  访谈现场

  程砚秋 楷书七言联立轴 131cm×16cm×2 1924年

  广东崇正2018春季拍卖会

  崔漫:齐老师您好,我们以前看的大多都是专业书画家的展览,而对民国名伶这一群体的书画作品了解不多,名伶们为何要“跨界”进行书画创作?请您介绍一下。

  齐凯:伶人,通俗讲就是唱戏的,名伶就是著名的戏曲演员,而民国名伶就是在民国已享盛名的伶人。这里的戏曲主要是指京剧,当时也叫做国剧、平剧,平是北平的平。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名伶的“成名期”在民国,而作画是在1949年以后,如李万春、吴素秋、新凤霞等。

  那个时候名伶的社会地位是富而不贵。有多富?以梅兰芳为例,1919年鲁迅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花了3765块银元,当时他担任教育司佥事,每个月工资350块大洋,这样的收入在当时算是较高的了,而1920年梅兰芳去上海演出一个月就能净得一万块银元。1920年前后,吴昌硕给齐白石定的润格折算起来是一平尺1.5块银元,按照画价不变的话,梅兰芳几个月的收入就能把齐白石一辈子的画都买完。

  伶人之所以学习书画,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要改变自己“下九流”的社会地位,即通过参与上流社会崇尚的“文事”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伶人致力于此道,也推动了戏曲的发展。民国名伶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戏曲底子好,二是勇于创新。这个创新体现在书画上,他们一方面学习书画,同时将书画创作的心得运用于改善戏服、头面、布景中的纹样、色彩、造型等,剧本的创作思路、格调也因经典书画的加持而得到提升。伶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努力学习文化,与文人名流接触,学习上流社会喜欢的风雅之事,比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

  崔漫:他们的艺术创作与专业书画家相比水准如何?受众群体有什么不同?

  齐凯:总体来看,伶人字画和专业书画家相比,还是处于票友状态,我们不能用专业的标准去衡量,但是他们当中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比如朱素云、时慧宝、程砚秋等人的书法都是具备专业水准的。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专业人士在教他们,比如程砚秋请罗瘿公来教他写字,每天有着很严格的课程表,同时还要读诗,读古代史籍。他们的学问滋养了书法的格调,可谓“功夫在诗外”。再如梅兰芳,曾请王梦白、汪霭士教他画画。民国有很多著名文人与名伶打交道,比如康有为、梁启超、吴昌硕等,而伶人们也有着很强烈的学习意识。

  名伶书画的受众群体与专业书画家有所不同,名伶作为公众人物,有其相应的品牌效应、名人效应。当时的文人雅士、社会名流,他们收藏伶人字画不全是在于欣赏伶人创作水平有多高,更多地是作为一种雅玩。民国名伶拥有不少名人“粉丝”。比如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张謇,他就非常追捧梅兰芳、程砚秋,给他们做了很多诗。1920年中山公园举办的“伶界书画慈善会”,樊增祥、陈师曾都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当时著名的伶人尽数参加,卖得最贵的是王瑶卿和梅兰芳,他们卖作品的钱全部捐给了穷苦人。

  崔漫:民国名伶和当时书画圈的联系密切,是否会有一些专业书画家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齐凯:有。有个贵族出身的画家叫溥心畬,他和梅兰芳以及别的伶人往来过多次,但只是保持泛泛之交。晚清到民国早期,人们对唱戏的人有特殊称呼,叫“小友”,带有一些歧视色彩。那时候一些文人给他们这些唱戏的朋友赠字落款时会以“小友”称呼,为的是拉开身份。谭鑫培当年只要看到谁给他写“小友”,就直接撕掉,而有的伶人会把“小”字抠了,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名人写给这些伶人字画上,中间有一个字涂了、抠了,那个字就是“小”字。后来时代越来越开化,少有人称“小友”了,而称艺员、艺士,但是不称“先生”也不称“仁兄”,说明内心还是没有迈过那个槛。

  崔漫:这次展览中有一副程砚秋的对联和两幅荀慧生的山水,能藏到这样好的作品很难得。近年来民国名伶的书画作品市场表现如何?

  齐凯:很热门。前几年一把由多位名伶合作的书画成扇(带有扇骨的实用折扇)拍到一百多万元。有一次我想买一张梅兰芳的很小的画作,出了二十多万元也没买到。你提到的那副程砚秋的对联早些年我是三十万元买的。名伶书画在市场上相对来说小众,但只要确保它是真迹还是很受追捧的,比如爱好民国文学的、想要研究民国文化的、有京剧情结的各类收藏家都很热衷于此。还有一些是著名书画家给名伶的作品,名人送名人,比如齐白石画给他们的画,吴昌硕写给他们的字,张大千画给他们的画,让这件本就价值不菲的名伶作品,贵上加贵了。

  这个热门现象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20世纪30年代就有不少人开始仿造梅兰芳的字画。抗战时期梅兰芳不再演出了,开始以卖画为生,很多艺术家为他站台,比如叶恭绰、吴湖帆、李拔可等。老舍收藏了100多把名伶的扇子,唯独没有收到荀慧生的,有一次他终于收到一把,很开心,还专门为此作诗一首。

  崔漫:刚才观展过程中得知,此次展品大部分都来自于您的收藏,您的民国名伶书画收藏缘起于何时,又为什么会想到要策划这样一个小众的民国名伶书画展呢?

  齐凯:一开始是因为我关注到了民国时期的文化现象,那个时代文化、艺术都很繁盛,加上从小学习书画,就从各种书画作品上试图探寻时代的审美取向。有趣的是,我发现那时名伶的书画格调都很高。为了研究他们的艺术造诣,我就开始收藏他们的书画作品。当时听他们戏的都是有钱人、达官显贵,伶人们也是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情趣,就请一些著名文人来为他们写剧本。梅兰芳影响越来越大,就请了胡适、梁社乾等来把节目单、节目梗概译成外文。名伶接触的圈子比较高端,他们学书、学画起点很高,下笔就不会俗气。

  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多次到上海演出,况周颐、赵叔雍师徒有心张罗,三次在赵家的惜阴堂举办雅集,况氏为之命名香南雅集。与此同时,周湘云家的学圃、简照南家的南园、甘翰臣家的非园、周今觉家的还巢等名园都因梅兰芳到沪而举办了或大或小的活动,统称广义上的香南雅集。除名伶外,赵凤昌、康有为、吴昌硕、朱祖谋、陈三立、张謇、王国维、于右任、何维朴等数十位名公巨贾都参加了。百年后,我来举办这个民国名伶书画展,也可以说是对过往的回声,是另一种“香南雅集”。这也是我策划此次展览的缘由。

  近年来,名伶书画正逐渐成为热门的小众收藏,通过这些藏品可考据他们的交游与过往,从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人情关系,从同一位名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可看出他对艺术的美学追求,甚至是从他们购买的股票、信托等投资理财产品中,能够探得当时中外银行业的发展情况,证券市场的发行规模,以及国内金融体系的架构。这些年在收藏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藏品背后的社会、历史、人文以及藏品流转中折射出的艺术品主人的人生命运,都极具研究价值,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在这次展览中,我结识了不少研究民国历史文化的学者朋友,这些都丰富了我对一个时代的认知。(文/崔 漫)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