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书画艺术品价值的特殊性

  齐白石 虾 97.8cm×33cm 纸本墨笔 1947年

  [清] 郑燮 仿文同竹石图轴(局部)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艺术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结晶,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文化形式。它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艺术品是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再现,它是艺术家物质与精神、体力与脑力结合的产物。书画艺术品是更直观、更有表现性、更有代表意义的艺术品之一,它传达出书画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审美高度与社会认知等,它能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层面和审美格调上的修养。

  书画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论就是站在经济学的立场和高度,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从价值论和投资学的方向去分析书画艺术品的自身价值和经济价值。

  价格是价值的市场表现,书画艺术品的交易是通过价格来完成的。书画艺术品一旦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就必须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那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书画艺术品比较特殊,它的价值不一定能真实、直观地体现在价格方面,因为它在精神层面和修养境界方面的东西是无法量化的;它的价值体现也不完全会反映在劳动时间上,因为不同的画种和不同的技法以及不同的艺术家所完成一幅画作所用时间是不一样的;书画艺术品不能跟日用品或工艺品那样用单位时间和数量实现生产价值的,因为它具有艺术性。

  书画艺术品的价值是与市场紧密联系的,通过交易和流通体现出来。它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消费方面,是一种无形的消费形式。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更加体现出书画艺术品与其它商品的不同之处。其他的商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使用强度的增加而贬值或价值消失。而书画艺术品只要不破坏品相、不销毁,在不断的消费使用和转手中反而会增值。这是因为:第一,书画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它是书画艺术家自身禀赋、才情、学养、格调等的综合体现,是不可复制的,具有很强的艺术独立性;第二,书画艺术品有可持续投资性。一件书画精品,如果保存完好,传承有序,会有很大升值空间。因为书画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是绘画作品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歌颂或是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中,影响力大的,思想性强的作品价值就高,价格也就高。第三,因为宣纸和墨、颜色等材质的特殊性能(可千年不坏),使用寿命长,能够反复揭裱、装裱,也容易保存,非常适合反复投资。第五,书画艺术品具有时代性,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价值就高;反之,则低。脱离时代审美的有可能就没有价值,或者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书画艺术家的功力深厚,境界远远高于一般艺术家,审美超前,在当时没被认可,几十年后,艺术价值被认可,经济价值也会凸显。如书画大师黄宾虹的艺术在他活着时没被社会充分认可,但他很自信地认为他的作品在他死后五十年一定会被肯定,他的艺术已超越当时的审美。果然,在其去世后不到三十年,就掀起了“黄宾虹热”,一直持续至今,经久不息。

  书画艺术品投资要有一定的周期,流动范围也相对窄一些,但风险相对较小,增值回报率较高,如果投资者把握“稳、准、狠”的原则,回报应该是相当可观的。当然,投资者应该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以学习、欣赏和收藏的心态去投资,不应该恶意炒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书画家是书画艺术品的生产者,从市场角度来说,是书画商品的供给方。书画家水平的高低对书画艺术品的价值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当然,能够为市场提供艺术品的提供者也属于供给方。书画艺术品价值的高低是书画艺术品市场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从历史上看,历代能名留画史的大书画家的作品都是非常讲究的,他们的代表作更是其思想、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因为书画艺术品同时具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市场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所以,一幅艺术水平相当高的作品肯定具有相应的市场价值。反之,如果作品艺术水平不高,那就很难会有很高的市场价值。除非,它的文物价值相对高才有可能提升其市场价值,否则,就没有太大价值可言,甚至不名一钱。有的画家艺术水平相当高,由于历史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当时名气很小(甚至没有名气),但是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一旦被发掘,市场价值自然是不可限量的。有的画家艺术水平不高,靠炒作手段出名一时,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因为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太小,市场价值自然就不高。即便是把价格炒上去也会很快跌落下来,再无人问津。

  同一个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也都不一样,有的差别很大,这也造成了其作品市场价格的不一样。艺术家早、中、晚期的作品在水平和风格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所以价值和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郑板桥曾说其作品二十年前的兰竹无人问津,二十年后则被市场认可,价格大涨。这就说明其二十年前水平还不高,后来水平提高了,被市场认可了,价格也就相应提高了。再就是与二十年后,扬州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郑板桥知名度提高都有关系。齐白石早期的作品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市场,但价格很低。五十多岁到北京卖画,虽然价格订得比别人低一半,也不被大家认可。直到后来“贵人相助”,在陈师曾的鼓励和支持下“衰年变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后,作品被日本等国家的藏家争相购买,才被市场广泛接受,在国内形成“齐白石热”。可见书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文/陈丙暦)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