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开放。”6月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决心,给外资注入长期投资的信心。当日,多家外资机构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将坚定不移地长期投资中国。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多项改革持续推进,境内外市场加强互联互通,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正稳步提升。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经济、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稳步上升。
外资长期投资趋势不变
5月19日,上交所与新加坡交易所签署ETF产品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沪新两所将积极探索推出对方市场优势ETF产品。“我们跟上海证券交易所在ETF方面实现了互通,提供双向投资机会,进一步推动双方可持续发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表示。
近年来,外资投资A股渠道不断拓宽。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中日、香港与内地、中新ETF互通相继开通,已合计推出20只ETF互通产品。
与此同时,证监会持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今年以来,沪深港通投资标的双向扩容、交易日历优化安排先后落地,进一步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8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1762.5亿元。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超1.9万亿元。
“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在过去几年当中可投资性得到了持续的提升,被纳入全球知名的指数,彰显了中国的金融资产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树表示,“我们会坚定不移地长期投资中国,在先进市场股票策略当中,大中华地区的占比是最高的,达到34%。”
同时,资本市场法治完善,亦坚定了外资长期投资的信心。“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保证了净额结算的可执行性,让我们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表示,“中国股票通,以及中国的期权、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吸引国际的投资者。”
从当下来看,高盛认为,中国股票的风险收益依旧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中国市场估值接近周期低点,国际投资者仓位普遍较低,另外,第二季度企业盈利有望加速增长,所以持续看好中国股票观点不变。”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全球新兴市场框架内,我们继续增持中国股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最新发布的中国股市年中展望中表示,最近宏观数据显示了中国经济不均衡和不平衡的复苏,但不是上行周期的结束。预计政府部门将在6月底或7月初出台进一步支持举措,消费主导的复苏将在下半年扩大,第三季度企业盈利将触底回升。
外资机构积极来华展业
近年来,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
2023年5月份,证监会核准设立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外资独资期货公司增至2家。外资公募基金方面,今年1月份和3月份,证监会先后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月份,核准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全资控股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月份,摩根士丹利获批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完成股权变更后,6月2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星展银行、摩根大通、野村等19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渣打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
据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今年3月27日,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递交公募基金审批申请。此外,截至6月2日,花旗证券、法巴证券等多家外资券商提交设立申请。
“我们真诚欢迎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继续抓住机遇扩大在华投资展业规模和水平,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红利。”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
陈雳表示,外资积极在中国展业,一方面符合海外企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支持中企“走出去”
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监管部门推动跨境监管合作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更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到境外上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3月31日,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正式实施,为企业赴境外上市提供了更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5月31日,首批两家(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已完成备案。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截至6月1日,证监会接受37家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申请,其中6家拟赴美上市,31家拟赴港交所。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优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开辟企业赴欧上市新路径。截至目前,已有19家境内上市公司在英国、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境内企业上市融资需求明显升温,境外上市逐渐成为境内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陈雳表示,对企业而言,境外上市一方面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上市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扩张海外业务,提升企业的海外知名度,提高全球竞争力。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进一步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统筹开放与安全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监管部门继续统筹开放与安全。易会满表示,坚持风险防控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不断完善看得清、管得住的机制安排,扎实推进常态化、可持续的跨境监管执法合作。
5月16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6号:境内上市公司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指引》(以下简称《GDR指引》),加强对GDR发行监管。6月2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就修订相关细则公开征求意见,拟增加GDR境内新增基础股票上市条件及发行审核相关安排,并明确上市公司在筹划及境外发行GDR阶段的信息披露要求。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方面,我们的步伐、决心和态度是坚定无疑的,从技术路线上来讲,要走得稳、走的实,要与监管能力、市场相匹配。从交易所来看,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来研究思考市场各个方面提出的开放诉求,在走稳走实的前提下做好开放工作。”
陈雳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要增加与各国监管机构的协同合作,加强风险防范。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