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笔墨天籁闻涛声

——再读王厚祥

  王厚祥,号稷山,1963年生于河北省大城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厚祥导师工作室导师,河北省书协主席助理、主席团委员兼草书委员会主任。

  王厚祥 草书郎士元赠强山人 56cm×92cm 纸本 2020年

  王厚祥 草书寒山杂诗 68cm×68cm 纸本 2020年

  中国国家画院“大道不孤——长风万里·王厚祥书法展”的展期预告刚刚刊出,书届中人就有一种期待,看看他能不能又让大家“痛快”一回!我就是期待在他的“长枪大戟”中痛快一回的人!

  进入展厅,立刻就被两丈长的巨幅作品《月下独酌》吸引。这件巨作完全是一气呵成。对于这样一件作品,我搜寻出一堆语言,却不知如何评价好。当我仔细观察这一件作品时,发现这件作品是直接先接好才书写的——某一天,应该有数人相伴,浮一大白,略有微醺,纸铺于地,两杆粗壮毛笔攥成一块,挥写起伏,终成佳作。

  清末刘熙载《书概》说:“草书尤重笔力,盖草势尚险,凡物险者易颠,非具有大力,奚以固之。”此真方家之语也!王厚祥经过多少年的锤炼,写过了多少的纸张,积淀了内心到身躯与臂间的“大力”,才能写出这样一件惊世骇俗之作。从展厅紧接着就看到了一幅同样《月下独酌》的八尺斗方,不过这个是写的小草。与刚刚狂舞淋漓的大草对比,这一件却充满了文雅之气。笔墨松淡而有墨趣,用笔逍遥更多迂缓。在这次展览中,除了厚祥娴熟的大草,多了几件小草,尤其是元结的《石鱼湖上醉歌》、王维的《青溪》、小斗方毛泽东诗词,每一件都写得颇有韵致,不急不躁,宁静致远,空灵轻松。从这里可以看到厚祥非常精到的一面。在书法创作上,草书中的小草比狂草更显功力,大草写出才情,小草写出功夫,厚祥二者都兼,显示了他草书的全面与精到。

  另一件狂草书作唐人常建《破山寺禅院》,写得也是异常精彩。跨度大,粗细浓淡、线条块面都在自然的韵律中显得腾挪有致、激荡起伏,尤其是“禅房花木深”五字的侧锋虚笔,与起笔的浓烈和后面的黑墨形成了对比空间,显得整个作品张弛错落、流水环绕、动静相和,浓浓禅意隐隐透来。这一件作品原作比起印刷品更为精彩,尤其是原作中墨色浓淡的起伏变化,在印出的作品集中体现不出来。

  这些年厚祥在驾驭大作品的创作上非常娴熟。我曾不止一次看到他当场书写,并不是一挥而就,而是在不断地起卧腾挪,感觉字与字之间互为犄角,行笔在快与慢之间,时有妙契精彩之处,令人赞叹。厚祥在书坛以草书最为称道,他的草书长线条与短线条交织、实笔与虚笔交错、大尺幅与小尺幅对映,点线勾勒,飞扬跋扈,如娇舞穿梭,如阴阳相生,如马踏飞燕,如相合舍离,说不尽的迷花溪流,走不尽的空山溪谷,随类生变,触遇成形,意在笔先,穷微测奥。当代书坛之中,厚祥的草书已经带有他浓重的个人概念和符号,这种个人符号正是他在深入钻研传统、化解传统的取舍之中,走出的路子。我观之,从张旭、怀素那儿借鉴的长线条,从傅山那儿借鉴的结体的圆润,从王铎那儿借鉴的气韵生动,展示的是一个当代人烂漫的、雄健的、跃马奔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精神与风采。

  厚祥为自己的草书加入了一些现代性的因素,空白之中的长线条、圆畅之中的方折、黑白空间的转移等等,所不同的是,他吸收融化的现代性,不极端,不冲突,化入得很自然。厚祥从张旭、怀素中悟出变化节奏布局,又广纳吸收,写出了自己的神采风韵。

  王厚祥在展览的序言中说:“我总感觉书法这件事继承应该是第一位的,创新是第二位的……在一定阶段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些讲究,但可以古人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写。当我们作品里古人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作品也就愈加高雅和高古,也会自然得到大众的认可。”王厚祥在这里提到了继承的重要性,他就是完全从继承过来的。王厚祥以他的书法,在传统的形式中诉说着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不论他的书法怎样变化,其中所呈现的都是“传统的当代性”!传统是深厚的、广阔的、魅力无穷的,把传统化解、扬弃、融合乃至深入自己的灵魂之中,这是王厚祥所能做到的。(文/吴川淮)

  本版由《中国书画》杂志供稿

  王厚祥 草书毛泽东词 248cm×124cm 纸本 2022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