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定增规模缩水 扩产热情下降 锂电行业回归理性还是预见风险?

  本报记者 许 洁

  见习记者 陈 潇

  近期,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表示订单量有所下降,一些企业开始去库存、降产能,这股“寒气”也传递到了上游材料厂商。

  6月7日,头部电解液厂商多氟多发布公告称,调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规模。公司表示,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将此前募集资金规模从不超过55亿元调整为不超过20亿元。主要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募投金额由调整前的44亿元大幅缩减至15亿元。

  此前,某头部隔膜厂商亦发布公告,拟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规模从不超过128亿元调整为不超过75亿元。公告显示,多个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均有减少。

  对此,真理研究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企业的产能扩张计划大多已暂停。此外,去年到现在锂电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较大,或是导致定增募资额缩水的直接原因。

  6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将优化行业管理政策,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有资深车企人士表示,动力电池产能存在过剩风险。当下头部材料厂商缩减项目投资,更多是行业回归理性的选择。

  “相关公司调降拟募资金额,主要是因为当前下游市场需求跟不上产能。过去几年,碳酸锂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吸引资本涌入,产能也随之扩张。但随着市场趋于饱和,行业逐渐回归理性。”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行业需进一步调整产能,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