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接D67版)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下转D69版)

  (上接D67版)

  (1)结合业务背景、交易对方、资金回款、应收账款账龄、本期是否有新增销售等,说明本期单项计提应收款减值准备的具体情况,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回复:

  本期重要的单项计提应收款减值准备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公司本期没有与上述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公司发生新业务,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其他公司与上述公司均无关联方关系。

  (2)结合业务背景、交易对方、资金回款及实际变化情况等,说明历年来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比例均不相同的原因、计算过程和具体依据;

  回复:

  (一)公司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会计政策如下: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和租赁应收款,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公司依据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外,基于其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基于会计政策,结合不同业务实际开展情况,公司将所有业务分为三个板块,影视板块、体育营销板块和体育版权板块,并对其应收款项按迁徙率模型分别测算预期信用损失率。

  (二)2022年迁徙率及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

  单位:人民币/万元

  2022年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人民币/元

  (三)2021年迁徙率及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

  单位:人民币/万元

  注:2021年度体育版权板块账龄数据不满足迁徙率模型测算基础,按固定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坏账准备

  2021年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人民币/元

  (四)2020年迁徙率及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过程

  单位:人民币/万元

  注:2021年度体育版权板块账龄数据不满足迁徙率模型测算基础,按固定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坏账准备

  2020年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人民币/元

  综上所述,历年来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比例均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为各年度应收账款按迁徙率模型测算预期信用损失率变动所致。

  (3)结合应收账款减值情况,说明前期相关业务及收入确认是否真实。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回复:

  2022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金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民币/元

  本期重要的单项计提应收款减值准备的客户主要为影视类客户,具体情况详见本题问题(1)相关回复。

  根据本公司影视类收入确认会计政策:

  电影票房分账收入:在电影完成摄制并经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电影于院线、影院上映后按双方确认的实际票房统计及相应的分账方法所计算的金额确认;

  电影代理发行收入:电影发行方收取的固定比例的佣金收入,于电影票房结算完成后根据合同约定按照票房的一定比例确定收入。

  电影版权收入:在影片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母带已经交付,本集团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电视剧销售收入:在电视剧购入或完成摄制并经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电视剧拷贝、播映带和其它载体转移给购货方,本集团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电视剧对外播出日开始从中获利的时点确认收入。

  电影、电视剧完成摄制前采取全部或部分卖断,或者承诺给予影片首(播)映权等方式,预售影片发行权、放(播)映权或其他权利所取得的款项,待电影、电视剧完成摄制并按合同约定提供给预付款人使用时,确认销售收入实现。

  节目制作收入:与购货方签订节目销售合同,在节目完成摄制并将节目播出带或其他载体转移给购货方,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广告收入:广告在特定媒体上发布播出,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时确认。

  艺人经纪业务收入:在集团旗下艺人从事集团与艺人签订的经纪合约中约定的演艺等活动取得收入时,集团根据与艺人签订的经纪合约中约定的方式确认收入。

  衍生品开发业务收入:主要有植入广告、出售与影视版权相关的其他权利转让等形式,收入实现时间为权利义务完全发生转移及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时确认。

  电视栏目制作及衍生业务收入:在电视栏目已播出,客户权益已实现,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且很可能流入时确认收入。

  主要按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公司交易内容如下表所示:

  由于部分交易年限较长,经查阅相关交易合同、母带交付情况及回款情况等公司留存资料,在没有其他明显反对证据的情况下,上述业务收入确认符合公司收入会计政策规定,前期相关业务及收入确认是真实的。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结论:

  一、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如下:

  (一)了解、评价与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恰当性和运行有效性;

  (二)了解公司信用政策、行业特点及信用风险特征,复核以前年度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的后续实际核销或转回情况,评价管理层过往预测的准确性;

  (三)对于按照单项金额评估的应收账款,选取样本复核管理层基于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资信情况、历史还款记录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评估的依据。我们将管理层的评估与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证据相验证,包括债务人的背景信息、以往的交易历史和回款情况、公司与债务人诉讼清单,法院裁决、判决书及利用国家工商企业信息系统等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检查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经营情况等,评价管理层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

  (四)对于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获取并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表和账龄分析表、坏账准备计提表,重新计算管理层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核实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准确性;

  (五)分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预期信用损失率,结合应收账款历年回款情况及期后回款情况,判断基于迁徙率模型测算的历史损失率是否合理,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

  公司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和分业务板块按预期信用损失率模型测算计提坏账准备无异常。

  我们针对本期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中单项金额大于100万元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核查,核查金额20,754.54万元,占比88.43%。其中:

  单位:人民币/元

  通过抽查前期留存相关交易合同、经对方确认的母带交付文件、分成结算单、权益转让收益授权、回款情况资料,我们未发现公司前期收入违反相关会计政策规定。

  6.年报显示,公司期末存货余额11.56亿元,相较2021年度下降36.11%。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76亿元,亚足联赛事的期末余额为8.10亿元,相较期初的9.48亿元有所下降。此外,亚足联赛事在存货期末余额含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为1.19亿元。请公司补充披露:

  (1)公司存货具体类型明细,有关交易对方,存货跌价准备对应可变现净值的测算过程,并结合相关影视、体育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合理性;

  回复:

  公司的存货期末账面余额金额为20.2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为8.70亿元,存货的净值为11.55亿元。存货主要分为体育、影视两大板块,公司年报披露存货项目如下表所示:

  体育板块中主要存货为亚足联赛事及与体育相关的影视作品,具体明细如下表所示:

  体育板块中本期未计提减值的存货主要为亚足联赛事,金额为8.09亿元。原因为亚足联赛事存货为公司运营亚足联赛事的子公司FMA账面存货成本。FMA取得亚足联2021-2028年所有赛事的转播及赞助代理权,属于亚足联全球唯一合作伙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转播及各个企业对亚足联的赞助均由FMA公司来运营。亚足联赛事与国际足联赛事同步,为每4年一个周期,期间各大洲际比赛进行一个轮回的比赛,各转播商及赞助商按一个周期4年签订相关合同,款项结算时间为按年结算,亚足联已提供2021-2024年第一个周期整体赛事预计总场次表。

  FMA存货成本对应亚足联赛事2021年至2024年第一周期,其组成部分为3类,亚足联保底成本,筹办费成本及前期工作的资本化成本,按亚足联提供的赛事场次表按场次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由于体育赛事转播的特殊性,其对应收入合同在2020年及2021年初已基本签订,合同已涵盖2021年-2024年第一周期。周期内已签订合同的总收入3.55亿美元,能够涵盖项目总成本,因此存货中亚足联赛事存货,未发生减值。

  体育板块已计提存货减值的主要体育类影视作品,其中:

  《体育版权:VR视频》--由于该视频拍摄时间较早,其运用的VR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根据合同、结算单等资料,公司2022年度基本没有回款,目前可以初步判断该体育版权未来几乎无现金流量流入,因此全额计提减值7,422.90万元。

  《体育视频:郭川航海》--该存货为电影记录片,该纪录片的主角郭川已于2016年10月25日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导致电影暂停。因此该存货本年全额计提减值424.00万元。

  影视板块的存货期末账面余额金额为113,489.2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78,897.03万元,存货的净值为34,592.20万元,具体明细如下表所示:

  本期影视板块存货具体项目跌价情况如下:

  1、针对已取得发行许可证超过5年的5部影视项目《小重逢》、《Gringo》、《警花与警犬2再上征程》、《新龙门客栈》、《玄武》期末余额合计11,781.66万元,公司已按照账面余额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2、针对影视版权过期的6部影视项目《忠犬八公》、《向牛牛许愿》、《龙王令》、《独静加》、《导演准备-鲍比·罗斯高级讲习班》、《空婚》期末余额合计1,969.14万元,公司已按照账面余额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3、针对尚未取得发行许可证或5年内未完成发行的剧且期末余额超过500万以上的影视作品进行减值测试。近年因各种因素影响,影视行业低迷,影视剧的销售情况大不如预期理想,影视行业多数公司现金流短缺,无法持续经营,基于谨慎考虑本期公司针对大部分存货采用成本法单项计提测算,通过目前掌握的信息,对前期投入但未来已无法变现的部分全部计提减值,保留了编剧费、剧本费、授权费等未来还有价值未存在减值的部分,经减值测算,其中18部存在减值迹象,按照测算结果公司对以上作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154.55万元。其中本期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3,582.29万元。

  影视剧作品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民币/万元

  续1:

  单位:人民币/万元

  续2:

  注1:预计未来可变现净值=(项目预计销售金额-项目已确认发行金额)*分享收益比例*(1-预计发行费率15%)/(1+税金比例6%)

  注2:成本法=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基于上述程序及说明,公司的存货减值计提是准确合理的。

  (2)本期亚足联赛事有关存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的过程及依据。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回复:

  公司于2018年获得2021-2028年亚足联赛事全球独家商业权益项目,商业项目包括亚足联2021-2028年全媒体版权和赞助运营权两部分。2022年12月31日存货中亚足联赛事成本为亚足联赛事比赛筹办费、资本化人工成本、借款利息支出及亚足联保底成本,金额共计116,254,000.36美元,根据期末汇率换算人民币金额为809,662,610.91元。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元/美元

  2022年度结转成本金额80,829,747.92美元,主要结转成本依据为已完赛场次占2022年至2024年预计亚足联赛事总场次比例确认。亚足联2022年至2024年各赛事场次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亚足联2022年至2024年赛事总场次测算2022年度应分摊比例为27.5162%(298÷1083×100%=27.5162%)。2022年度存货结转成本金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美元

  会计师核查程序及结论:

  一、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如下:

  (一)获取公司存货明细,并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确认金额是否一致;

  (二)获取公司存货相关账务记录,对其增减变动进行核对,确认存货金额变动是否正确;

  (三)查阅与存货相关交易合同,核对交易条款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确认存货变动是否按合同约定执行;

  2022年末公司合并存货共170项,余额205,833.5万元,其中期末余额在300万以上的项目共61项,合计金额195,795.18万元,占存货期末总余额的95.12%;我们共抽取44个项目,抽查金额共计176,862.33万元,占存货期末总余额85.92%。其中期末余额300万至1000万之间的项目10个,金额为5,725.10万元,1,000万以上的项目34个,金额171,137.23万元。

  (四)获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管理层对存货跌价准备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五)获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测算文件,了解公司管理层存货跌价准备测算过程及测算依据,复核评价管理层预测时所使用的关键参数,核对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测算结果。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补充披露的存货构成明细及存货跌价准备明细,与本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相关证据一致,且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相关预测指标选取的依据,具有合理性;结合公司2022年影视剧实际销售价格、相关影视剧的拍摄、发行进度、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公司报告期对以上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具有合理性。公司本期亚足联赛事有关存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的过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7.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6.02亿元,商誉期末余额为3,443.72万元。其中,强视传媒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13亿元,Borg.B.V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672.84万元,新英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为23.13亿元。请公司补充披露:

  (1)报告期内商誉减值测试具体步骤和详细计算过程,并结合目前公司在体育和影视等业务板块的实际运营情况,说明营业收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毛利率等具体指标选取情况、选取依据及合理性,以及商誉减值计提金额是否合理;

  回复:

  1、强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视传媒”)

  (下转D69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