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 萌
最近一个多月,接连3起“A拆A”IPO上市案例落地。记者梳理发现,自2023年5月中旬至今,先后已有友车科技、天玛智控、西高院等3家上市公司通过分拆实现独立上市。目前来看,自2019年12月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启动以来,A股市场上已有24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实现IPO独立上市。
从母公司来看,行业领军企业汇聚,知名国企云集,不乏千亿元市值龙头。部分子公司市场表现良好,上市首日“开门红”渐成常态。但从上市以来股价来,总体呈现涨幅收窄、分化加剧的趋势。
国企成分拆上市主力军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从现有的“A拆A”落地案例来看,龙头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分拆旗下子公司独立上市。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24家母公司的总市值达1.25万亿元,平均每家市值达521亿元,其中海康威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3家市值均超千亿元。
从公司属性来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体量上,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均占据绝对优势。具体来看,15家国企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697亿元,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为63%与78%。
在工业富联副总经理兼首席法务官解辰阳看来,国企具备分拆上市的天然优势。一方面,部分国企上市较早,存在主业多元、估值偏低的现象,通过分拆上市,有助于其整合主业、重塑估值,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其开展分拆的意愿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分拆上市的门槛较高,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拆子公司业绩占比等指标,一般上市公司要达成有一定难度,大体量国企更容易满足要求。
尤其在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央企并购重组的形势下,分拆上市逐渐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登陆A股的新途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8家央企控股公司上市,2家(天玛智控、西高院)通过分拆上市,占比25%。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分拆上市,国企可以将其核心资产独立上市,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估值水平,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此外,分拆上市还可以促使国企提高治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分拆上市也有望成为国企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来看,上述15家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拆子公司中,14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3%。14家累计IPO募资额达338亿元,主要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
自5月份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发声鼓励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国企通过分拆上市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进而在新兴产业中做强做大,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北京数规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治衡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往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分拆上市可以使这些优质资产独立运作,更加灵活、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通过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资源,国企在分拆上市后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创新和竞争优势,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上市“开门红”渐成常态
中长期总体涨幅收窄
通常来说,分拆子公司往往是母公司最优质的资产之一,普遍受到投资者青睐,近八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迎来“开门红”。
Wind数据显示,从上市首日股价涨跌幅来看,24家子公司中,19家实现股价上涨,占比79%,5家下跌;24家的日均涨幅约87%,6家涨幅超100%,1家跌幅近30%。
解辰阳认为,这些子公司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资产质量相对优质,有较强的独立可持续经营能力;二是所属板块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原体系有更高的估值倍数;三是规范性较强,证券虚假陈述风险可控;四是管理链条与激励机制有一定优化,管理层有更强的积极性。
但从上市以来的情况来看,这些子公司呈现出涨幅收窄、分化明显的特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相较于发行价,24家子公司中,16家实现上涨,占比约67%,8家下跌;24家平均上涨44%,较上市首日涨幅明显收窄。其中,3家涨幅超100%,同时也有3家跌幅超过40%,分化加剧。
解辰阳分析道,由于实施注册制的板块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分拆子公司上市首日涨幅高符合正常市场预期。随着近年来大盘整体震荡,市场回归理性,大部分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也明显跑赢大盘。
陈治衡表示,这些子公司的市场表现分化,主要是由业绩和基本面差异所驱动。当前,投资者正走向成熟,对于盈利能力不高、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企业具有判断能力,从而用脚投票,也会造成一些企业股价低迷的情况。总体上看,分拆上市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这些公司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通过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进行投资,投资者可以降低个别公司风险,并有机会从多个行业或领域中获得收益,也需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