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明 楷书心经 19.3cm×134cm 纸本 2016年
徐利明 篆书应玚诗 180cm×69cm
纸本 2016年
徐利明 草书辛弃疾词 503cm×193cm
纸本 2016年
徐利明,生于1954年。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徐利明的艺术之路起步较早,自18岁从田原学习书画篆刻后,转益多师,诚恳地向各位有着各自专长的前辈请教,受教时间或多或少。诸位老师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成就自我的,为艺、为学都是难得的楷模。在徐利明艺术、学术的起步与成长中,向有着旧学功底的诸位老师教益使其对于诗书画印诸艺的传统理路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徐利明的学术研究是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的,其时有多篇文章发表于上海的《书法研究》和香港的《书谱》,展现了他对于书法史中不同现象及规律的思考,其硕士学位论文《贯气与正书点画的形成》是他对于书写内理的系统梳理与揭示。论文的落脚点是“正书点画”,但是文章的论证过程则是对五体书演变核心内理的思辨性解析。徐利明以传统气功中的“贯气”来论述书写的行笔特征。他将五体书行笔形态中贯气的表现方式分为内在表现形式与外在表现形式两大类型,在之后的著作《中国书法风格史》中则更为具体地表述为“内向贯气形式”“内向贯气向外向贯气的过渡形式”“外向贯气形式”三大类型。徐利明对于书法内理的系统研究从《贯气与正书点画的形成》开始,并延展为《中国书法风格史》,其后更有其博士论文《“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揭示了清代碑学兴起是以“篆隶笔意”为尚的书法审美观念的引导作用,并在更长的历史阶段中,揭示了历代书家对于“篆隶笔意”的主观认识由隐而显,书写实效渐渐完善的呈现过程。
徐利明虽然学画在先,但其于画之境界的提升离不开书法的助力,其篆刻风貌也是在深厚的篆隶功底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书法居于较为核心的位置。徐利明的绘画以大写意为特征,对于线条质量的要求直接与书法功底相关。20世纪“四大家”中黄宾虹、吴昌硕的绘画分别建立在西周金文与秦石鼓文的基础上,潘天寿书法师法甲骨文、金文与汉隶,齐白石着重师法汉篆与魏碑。20世纪“四大家”的绘画成就都是建立在以“篆隶笔意”为核心的书法师法与相应功力基础上的。徐利明对于“篆隶笔意”核心思想的把握使其在绘画上的转换极为成功,自然而然,毫无造作,精彩纷呈,境界独具。其篆刻有近于秦汉和先秦古玺两大类型,古印文字都是同时代文字书写形态的转换,当对古文字的书写极为自如的时候,治印也顺流而下,不成其难了。徐利明的篆刻古意纷呈而又独呈其态,合于古,又出于我,方寸天地自由往来。其边款又是一个展现独特功力之所在,铁笔刊刻,庖丁解牛,五体书如在纸上,自由出入而金石意态自现。
中国传统艺术的精英性特征决定了其不可能走向艺术家与艺术形式边界模糊的西方后现代艺术境域。在群众性书法热潮持续起落中,书法专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确,必然会有少数的书家由于专业化的要求和实际能力的提升而与大众拉开距离,然而书法从事者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差异还是很大。徐利明的实践、理论两手都硬使其艺术与学术相得益彰,共同达到较高的境界。书法创作首先要求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同时对于技术本身的把握必须在古代书法的整体背景中定位,这需要极强的理性思辨能力。徐利明的艺术与学术充分展现了书法专业化的优势与理想高度。(文/查律)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