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今日视点: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

  择 远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将介绍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关情况。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这从一组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科创板运行四年来,已经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有效吸引更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46家,IPO募资总额超8500亿元。

  去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工信部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按本金的60%给予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低成本资金支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4000亿元,余额3200亿元。

  当然,金融与科技创新碰撞产生的“火花”远不止这些。近期,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举措不断,加快畅通金融与科技的高效循环。比如,今年7月2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称,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通过浮动利率、收益权转让等结构设计,让债券投资人参与科技型企业发展。这填补了债券市场混合性资金缺口,实现从债到股的光谱效应,拓宽科创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永无止境,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举措予以支持,赋能实体经济。

  从资本市场层面来看,要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以进一步释放创新资本总量和风险资本活性。

  相关举措有望加速推出。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的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着力健全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坚守科创板、创业板定位,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推动公司债和企业债协同发展,做优做强科创债,抓紧推动消费基础设施等新类型公募REITs项目落地。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要提高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服务和服务适配性。综合业界观点来看,可采取的举措包括:探索试点“信贷+股权+认股期权”的金融服务,改善科创金融的风险收益结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跨期平衡;完善科技金融的专属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抵押品范围,探索企业数字资产、未来形成的数据流等抵押融资模式,以及“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

  金融如水,推动更多的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然会让科技创新之花开满枝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