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庞莱臣:收藏“甲于东南”的虚斋主人

  [明]唐寅 春山伴侣图轴

  [宋]赵佶 鸲鹆图

  清末至民国初年,在社会的剧烈动荡变革中,当时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国家博物馆”清宫收藏的历代书画珍玩,在隆隆的枪炮声中纷纷散佚宫外,流向民间,其数量与质量都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此时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身份的古董收藏者与古董掮客,不论东洋人还是西洋人,都觊觎着清宫旧藏之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纷纷扰扰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几十年间,战火中的民国收藏风气日盛,官僚、贵族、士绅、名流、军阀、文士、商人等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均会或多或少接触参与收藏,一大批本土收藏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造就了一批声名卓著的鉴藏家。以书画鉴藏为例,就有庞莱臣、吴湖帆、狄葆贤、叶恭绰、徐悲鸿、刘海粟、张伯驹、张大千、钱镜塘、王季迁、徐邦达、谭敬、张珩等人,他们均富有收藏、精于鉴赏,庞莱臣、吴湖帆、张伯驹、张大千、王季迁、张珩为其中翘楚。他们藏品丰富、品类精全、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20世纪书画收藏六大家”。

  在众多书画收藏家中,仅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全国”的大藏家,他就是庞莱臣。他除了对于书画兴趣浓厚之外,对于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鼻烟壶、碑版和文房器具等均有涉猎。他被誉为“在海派收藏界坐头把交椅”,“近代的大收藏家中的顶级大师”“私家收藏之富为全国冠”。郑孝胥称其收藏“甲于东南”。在海内外鉴藏界有极大影响的“国际王”王季迁则说:“上海有一位收藏家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

  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省湖州市乌程县南浔镇人,被誉为“浙江民族工业的开创者”。庞莱臣直接或参与投资经营的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缫丝业、棉纺业、造纸业、典当业、金融业之外,还涉及当时的新兴产业,如交通业、电力业、地产业、食品业等多种行业。他先后创办了一大批现代企业,投资总金额超过300万元,是中国近现代民族企业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上亦留下了他的足迹。

  庞莱臣是商人、实业家出身的鉴藏家,与书画家、文人、官僚等出身的传统鉴藏家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从庞莱臣“虚斋”藏画的情况来分析可以看出,庞莱臣的收藏趣味倾向还是受到了上海地区传统书画收藏圈的影响。《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历朝名画共赏集》《中华历代名画记》与《名笔集胜》这五部书所著录的历代名画,大致可以概括庞莱臣“虚斋”藏画中最精的一部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庞莱臣的书画收藏基本取向于唐、五代、宋、元名家作品和吴门、明四家、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画、清四王及其传派等,其藏品所强调的收藏倾向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清宫庋藏书画的选入标准,代表了清末至民国年间传统鉴藏家的整体收藏趣味和偏好。明末以降,晋、唐、宋、元书画是书画鉴藏家们的首选目标,藏品中有无晋、唐、宋、元画,被认为是判定一位鉴藏家是否成为真正大家的标准。故此,在清宫庋藏几乎囊括天下名迹时,民间藏家仍然遵循着这条标准,对于晋、唐、宋、元书画的竞相追逐仍是书画收藏界的一大偏向。关于收藏界这一普遍却又特殊的癖好,庞莱臣毫无例外地遵循。所谓“高古”,这当然是庞莱臣“虚斋”藏画的趣味倾向之一。至于元代以后古代书画鉴藏,庞莱臣则注重以文人书画谱系为主脉的收藏。所谓“南宗”绘画,具体表现在对于明中期“吴门四家”、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画家作品和清“六家”及其传派作品的搜集。“南宗正脉”是庞莱臣“虚斋”藏画的另一趣味倾向。他的收藏趣味倾向一方面展现出自己与传统鉴藏家群体有着相同的赏鉴品位,另一方面更象征着自己继承了传统“南宗”文人画的精神气质。

  综上所述,庞莱臣“虚斋”藏画趣味倾向的特点是:一、不遗余力地搜集晋、唐、宋、元绘画作品,最好是名家名迹,否则,当代的优秀画作也未尝不可;二、重视以明中期吴门画派、董其昌为代表的明末文人画、“清六家”及其传派为主线的“南宗”文人画体系的书画作品的收藏,务求名家名迹,或者是名家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三、对于“南宗正脉”之外名家作品的收藏,如八大山人等,采用浅尝辄止的态度,非精品力作不藏。

  中国有句古训:“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庞家如果从庞莱臣父亲庞云鏳创业算起,庞莱臣则是“富二代”,其孱弱的独子庞锡宝,刚到而立之年便离开了人世,能够称得上“富三代”的则是庞莱臣的侄子、养子庞秉礼,但毕竟是“养子”,两个年幼的孙辈庞增和与庞增祥成了实际上的“富三代”,所以在庞莱臣立遗嘱分家产时,已各自分得了庞莱臣“虚斋”庋藏的一部分。与庞莱臣同为南浔乡贤的近代藏书、刻书大家刘承干在《嘉业堂藏书志·自序》中说:“自天下之大言之,则失于此者得于彼,散于私者聚于公。”果真是一语成谶,“虚斋”藏画的庋集、散佚与归宿确如刘承干所言。虽然“虚斋”藏画在庞莱臣生前便开始转卖,但是大量的散佚则是从“富三代”开始。庞莱臣不会想到,他的子孙也会和“平等阁主”狄葆贤晚年一样败落到卖画为生的地步。

  庞莱臣生前,不知出于何种想法已经开始转卖“虚斋”藏画。“以藏养藏”是鉴藏界的惯例,庞莱臣也不例外。然而当时庞莱臣实业兴盛,生活富裕,并不缺少买画的资金,审其所卖出的画作也并非全是伪赝差劣之作,如韩幹《呈马图》、李成《寒林图》、郭熙《峨嵋积雪图》、崔白《烟江晓雁图》、李公麟《醉僧图》、倪瓒《林亭春霭图》等。当然,庞莱臣自有他的想法,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我们难以猜度。庞莱臣生前转卖的“虚斋”藏画,部分流入了国内藏家手中,部分流向了海外。抗战之前,庞莱臣通过外甥张静江与其兄弟张弁群,以及民国年间的大古董商卢勤斋,利用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的契机,将一些“虚斋”藏画运送到了海外。《中华历代名画记》便是一本以向外国宣传介绍“虚斋”藏画为主要目的的画册,当然,不排除有“可供商品目录”的性质。今天,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底特律美术馆、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处均藏有“虚斋”藏画。(文/庞鸥)

  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