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现代工笔画的语境

  陈湘波,生于1963年,湖南邵阳人。现任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著有《近现代中国画大家·关山月》《百年山月·陈湘波文集》《文心墨韵—陈湘波画集》《当代美术家作品丛书·陈湘波》等。

  中国的绘画从来不以写实为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这是由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中国人的审美决定的。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特点,是中国艺术的艺术方法和民族特色,工笔画亦不例外。

  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两种不同的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却同样是以追求对“意”的表现为目的的,是殊途同归的两种艺术样式。工笔画一方面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因为它有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因素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写实,因为工笔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在真实物象上是找不到的,它们只是用来反映我们对事物视觉感受的虚拟性的艺术语言。如此,工笔画就具有了写实与非写实的双重矛盾,然而,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形式特点恰恰又是集中体现在非写实,即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上的。

  严格来说,工笔画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逼肖对象,其所谓的写实,只是相对于写意而言的,它也不必像西洋画那样对物象进行逼真的描绘。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工笔画的这种艺术语言的虚拟性所日益显示出来的兼容性和可塑性,以及它对民间艺术、宗教艺术、传统艺术、西方艺术的吸收,为其向现代形式的衍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任何画种都有它的独到性和局限性,因此必须善于扬长避短,就工笔画而言,挖掘其特有的功能,使其尽可能地体现画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完善的艺术语言与丰富的物象描述完美的结合,去表征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如此方有可能造就现代工笔画的语境和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共性的,如“求大同,存小异”,对待“异”的态度往往倾向于“平常心是道”。如果将之引申至绘画上,就要求画家尊重共有的客观规律和艺术规律,因为“大同”是一个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则是一颗“大”心。在绘画上,要我们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个性。(文/陈湘波)

  陈湘波 谷雨迎春生 94.5cm×74.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湘波 独闻幽竹声 44.5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湘波 秋风摇翠竹

  94.5cm×44.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陈湘波 翠影藏低荷 43cm×43cm 纸本设色 2013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