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双柜台模式推出满三月 港股通人民币计价还需多久?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9月19日,距离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正式推出(6月19日),已满3个月。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从6月19日至9月19日收盘,首批24只港股新增人民币柜台日均成交额为1.34亿元,港币柜台日均成交额达到288.58亿港元。

  从个股来看,腾讯控股-R、中国平安-R、中国移动-R等人民币柜台区间成交额居前,分别为16.02亿元、15.33亿元、14.97亿元。

  做市商较少

  市场表现慢热

  在6月19日推出时,双柜台模式包括24只双柜台证券,其港币柜台约占香港现货股本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的40%。

  双柜台做市商机制是双柜台模式的重要一环。在此机制下,做市商将为这些证券的人民币计价股票提供买卖双边报价,从而为人民币柜台提供流动性,并收窄双柜台之间的价格差异。

  首批做市商名单包括中信里昂、国泰君安国际、中金香港以及中银国际等4家在港中资券商,以及5家外资机构。

  目前来看,双柜台做市商机制运作良好,但仍较为慢热。截至9月19日,全部24只人民币柜台证券累计成交额达到83.81亿元,且全部24只证券人民币和港币柜台价差均维持在1%以内。目前,做市商机制并未在港股整体市场推行。

  市场较为慢热的原因之一,是做市商较少。根据港交所的双柜台做市商配对档案,双柜台证券的做市商数量在5家至7家不等。有11只证券无中资做市商。而在人民币柜台成交额方面,中资做市商家数多的股票明显高于家数少的股票,无中资做市商的股票则较少。

  雪牛资本合伙人刘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等在短期内对港交所交易增量的提升是有限的,但长期来看,将持续利好港股交易市场。

  根据环球银行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已经从2018年4月份的人民币5970亿元增至2023年4月份的人民币8320亿元,香港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处理全球约75%的人民币付款交易。

  “人民币柜台开通有助于丰富离岸人民币持有者的资产配置选择,满足其投资需求;尽管初期交投体量仍然较小,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的增长,人民币股票柜台有望成为离岸人民币重要的配置方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建议增加做市商,引入更多中资券商及外资大行,扩大对投资者的覆盖率,提升人民币柜台市场活跃度。此外,尽快开通港股通人民币计价,为港股市场引入更多内地资金。

  提升吸引力

  业界期盼港股通人民币计价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不仅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参与投资人民币计价产品的最新举措,也为内地投资者透过港股通买卖人民币计价证券奠定基础。

  不过,港股通纳入人民币柜台还需一段时日。据香港交易所此前介绍,由于部分基础设施需要升级,当中亦需香港与中国内地各持份者的合作,因此人民币计价证券纳入港股通将会在稍后才可以落实推行。

  对于南向资金的内地投资者而言,人民币柜台有助于平抑汇兑风险,如港币计价与人民币结算的汇兑波动、提升南向交易的便利性。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短期而言,柜台流动性仍是投资者的重要考虑。关注后续是否仍有更多政策推动或税收优惠来进一步提升南下资金参与人民币柜台的积极性,可在不对现有港币柜台形成明显分流基础上,吸引增量资金参与。

  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姚嘉仁8月24日在首届香港交易所中国论坛上表示,下一步会和内地交易所商讨如何引进南向投资者到人民币柜台,包括南向通、港股通的优化、多引入一些外国公司,以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港交所此前表示,将继续建立人民币柜台的流动性,而双柜台模式正是发展香港人民币生态圈的重要一步。在这个生态圈中,投资者可以透过沪深港通买卖A股、透过债券通购买人民币债券,以及投资香港交易所提供的多种人民币相关产品。双柜台模式推出前3个月,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国公司已获纳入港股通标的,有更多机会进入庞大的内地市场。透过双柜台模式,相信内地投资者最终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大大提升这些交易的吸引力和方便程度。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