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莲
储能行业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明星赛道”。新企业相继涌入,市场吸引力可见一斑。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10月10日,全国现存储能企业已超10万家;今年以来,全国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即高达5.02万家。
除了各路玩家的出现,企业融资也很火热,更有不少企业大手笔扩张产能。但在储能企业火热扩张背后,已开始出现三大问题需要业内警惕。
第一,产能过剩已开始显现,产能利用率较低。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由于行业扩产积极,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三成都不到。
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斥巨资投建的产能可能面临闲置的状态。对于资金实力薄弱的企业来说,或因此陷入困境。
第二,产能过剩也导致价格战随之而来,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招标网上公示龙源电力集团共享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第二批储能电站液冷电池系统框架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根据公示文件显示,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47524.19万元的总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但折合单价仅为0.66元/Wh,这一报价再创新低。
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政策的推动,全球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储能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加,投资方可选择性增多,行业竞争明显加剧。价格战之下,不少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入局者都面临着行业大考。低价竞争并非储能的未来,产品质量风波叠加价格战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第三,储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商业模式和收益模式尚未完全明确。这对于没有一定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而言风险不小。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加,储能未来的前景毋庸置疑。但目前仍旧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也还在摸索中,谁能最终等到行业爆发,还需要过硬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加持。有不少企业人士都在公开场合发出预警,今年储能市场火热,但明年可能很多企业会倒下。
红利未至,危机隐现。储能行业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对于积极布局的储能企业来说,更应该深入思考并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以实现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