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勇当共建“一带一路”排头兵 中铝集团打造“两海”战略西非样本

  图①为中铝几内亚举办的社区聚会现场 图②③为博法铝土矿项目装矿码头以及皮带运输系统

  中铝集团/供图

  本报记者 向炎涛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作为中铝集团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中铝集团推进“两海”(即海外+沿海)战略的桥头堡,中国铝业几内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几内亚”)在西非打造了一颗“璀璨明珠”——中铝几内亚博法铝土矿项目。

  中铝几内亚博法铝土矿储量为24.1亿吨,保有可开发资源量约17.5亿吨,可持续开采60年。该项目于2018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20年4月6日项目重载联调一次成功。2021年和2022年,该项目部超额完成了供矿1200万吨和1500万吨的生产任务,为稳定国内铝土矿价格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千方百计改善当地民生

  “建设一个项目、促进一方发展。”中铝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项目建设一开始,中铝几内亚坚持严格遵守与几内亚政府签署的矿业协议和几内亚法律法规,并力所能及地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当地民生。

  中铝几内亚克服语言、文化隔阂,优先录用接受过培训的当地人。为了帮助当地员工提升专业能力,中铝几内亚开展了矿卡、装载机、挖机、推土机、平地机、油罐车、采矿机、斗轮机等重型机械设备驾驶、维修技能培训,以及皮带运行、分析化验技能培训等。

  在中方员工“师带徒”“手把手”教授下,一个个零基础的几方员工,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具备专业技能的重型机械设备驾驶员、维修员,成长为钢筋工、瓦工、焊工、汽修工、皮带巡检工等专业技能人才。在当地村民眼里,中铝几内亚不仅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还是一所可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学校”。

  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份,中铝几内亚的几方员工达647人,其中周边社区员工占比达90%以上。中铝几内亚先后解决了2000余名当地居民就业问题。

  构建当地社区“朋友圈”

  通过积极培养当地员工,中铝几内亚锻造了一支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干部队伍,力争打造一个理想的当地社区“朋友圈”。

  为缓解博法省供电紧张的情况,中铝几内亚为当地省政府捐赠了大功率发电机,先后数十次出动装载机、铲车、卡车等设备,为博法省义务修建市政道路、清理垃圾、维修学校等,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

  中铝几内亚横跨博法省法塔拉河上方的斜拉桥,是皮带廊运输矿石的重要通道,刷新了非洲最长的单条皮带机纪录。中铝几内亚在确保皮带廊运输安全的情况下,在斜拉桥上预留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通道,实现人车分流,方便当地居民出行。

  中铝几内亚项目附近是贫困落后的小村庄,村民长期饮用雨水和附近山泉水,水量和水质都无法保障。为此,中铝几内亚开展“洁净水计划”,委托专业钻井队伍在村庄援建了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井,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安排人员对其进行维护,为矿区周边的高亚村、福贡村、岩贝兰村等村庄提供了优质稳定的饮用水源。

  2022年12月份,在几内亚卓越促进会和地矿部共同组织的第13届几内亚及西非最佳企业TOP50强评选中,中铝几内亚以出色的社会责任履责业绩获“2022年几内亚最佳社会责任矿企”奖。

  坚持与环境和谐共生

  与环境和谐共生是中铝几内亚始终坚持的开发原则之一。为保护项目所在地的红树林,早在建设初期,中铝几内亚就对项目规划作出重大调整;在施工过程中,中铝几内亚先后增加大笔投资,在红树林路段修建了总长度达485米的22处涵管,使穿越红树林部分路段两侧在海水潮涨潮落时互相贯通,从而保证红树林的正常生长。

  重油电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工程,承担着保障中铝几内亚全部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重任。在实施过程中,中铝几内亚本着长远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先后增加投资共计200余万美元,强化脱硝工艺,增加了除尘和隔音消音设施,实现了烟气超净排放、零污水排放和大幅度降低噪声污染目标,并同时预留了脱硫场地。工艺改进后,相比原设计,重油电站硝排放减少65%,颗粒物排放减少80%,有效保护了当地环境。

  中铝几内亚充分考虑当地生活习惯,减少占用土地面积,尽量避让附近的倭黑猩猩保护基地;注重材料循环利用,将废旧材料改造为安保值班岗亭、防雨棚等。与当地其他项目采用矿车运输的方式不同,中铝几内亚采用封闭的带式输送机运输铝土矿,不仅树立了全球单吨矿石运输能耗最低的新标杆,也避免了粉尘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对中铝几内亚进行环保专项检查时,几内亚环境、水资源和森林国务部长盛赞中铝几内亚是几内亚矿企的环保典范。

  中铝几内亚项目只是中铝集团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铝集团始终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两海”战略,构建了“海外+沿海”的产业链条,有力保障了铝、铜等战略性资源的安全供应,输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成套技术、装备、标准、人才和管理模式,为畅通国际国内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提供了支撑。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