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寇佳丽
日前,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交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第一批14个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
《通知》围绕“加强组织管理,高质量推进试点工作”“聚焦关键事项,高水平落实试点任务”“发挥示范作用,高标准谋划后续试点”三方面布局,提出依托已建港口码头,坚持专业升级、集约增效、智慧赋能、绿色提质,在码头功能改造和能力提升、港口智慧化改造、绿色低碳改造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场景,力争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据悉,试点项目将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验收。
从《通知》附件看,14个试点项目共涉及13处港口(唐山港共2个项目),其中有5家港口码头的试点类型为“智慧化改造”,分别涉及唐山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和北部湾港;8家的试点类型为“综合类”;1家为“码头功能改造和能力提升”。
谈及专项试点项目的公布,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口功能优化尤其是智慧港口的建设,不仅能为港口码头降低运营成本、节省装卸货时间创造条件,还能以点带面,提升中国港口的整体运营水平,助力国内交通运输、物流乃至新能源行业的协同性发展。“港口码头行业是水路运输的起点和终点,连接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其改造升级涉及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港口智慧化项目一旦建设成功,就可以作为样板在国内外广泛推广,为中国技术输出打下扎实基础。”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记者表示,试点项目的选择很是精巧,不单单考虑不同港口的现状,还考虑到港口所在地的产业现状。以唐山港为例,其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已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化运营,且当地具备相对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港口进行智慧化升级所需设备可在本地采购,售后服务提供起来也便捷高效。
中国港口码头众多,对国内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举足轻重。
交通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1323个,比上年末增加456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441个,增加22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5882个,增加434个。
交通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5.2%;全国港口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外贸货物吞吐量37.7亿吨,同比增长10.1%。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口码头的绿色低碳、智慧高效建设,一端是传统产业和传统基础设施向新增长点的延伸,另一端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若通过试点项目为国内港口码头探索出智慧化建设的新路径,定能大大提升国内港口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优化港口码头的资源分配,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为中国货物运输、进出口贸易提供强大的枢纽平台。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进智慧港口建设还将提升港口行业与金融资本的互动水平,前者的智慧化往往投资大、要素多、周期长,而后者常常对新技术迭代观察敏锐,双方良性互动可以为各自的市场拓展寻觅良机、共促发展。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