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接C1版)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下转C3版)

  (上接C1版)

  投资者按照其持有的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确定其网上可申购额度。网上可申购额度根据投资者在2024年1月3日(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日均持有市值计算,投资者相关证券账户开户时间不足20个交易日的,按20个交易日计算日均持有市值,持有市值1万元以上(1万元)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股申购,每5,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计入申购额度。每一个申购单位为500股,申购数量应当为500股或其整数倍,但最高申购量不得超过本次网上初始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即不得超过18,000股,同时不得超过其按市值计算的可申购额度上限。

  对于申购量超过按市值计算的网上可申购额度,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将对超过部分作无效处理。对于申购数量超过申购上限的新股申购委托,深交所交易系统将该委托视为无效委托予以自动撤销。

  申购时间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确定的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一经申报,不得撤单。

  投资者参与网上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同一投资者使用多个证券账户参与同一只新股申购的,以及投资者使用同一证券账户多次参与同一只新股申购的,以该投资者的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申购,其余申购均为无效申购。投资者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确认多个证券账户为同一投资者持有的原则为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中的“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以T-2日日终为准。

  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证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6、网上投资者缴款

  投资者申购新股摇号中签后,应依据2024年1月9日(T+2日)公告的《网上摇号中签结果公告》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网上投资者缴款时,应遵守投资者所在证券公司相关规定。2024年1月9日(T+2日)日终,中签的投资者应确保其资金账户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由此产生的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网上申购。放弃认购的次数按照投资者实际放弃认购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次数合并计算。

  7、本次发行可能出现的中止情形详见“四、中止发行”。

  8、本公告仅对股票发行事宜扼要说明,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欲了解本次发行的详细情况,请仔细阅读2024年1月3日(T-2日)披露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巨潮资讯网,网址www.cninfo.com.cn;中证网,网址www.cs.com.cn;中国证券网,网址www.cnstock.com;证券时报网,网址www.stcn.com;证券日报网,网址www.zqrb.cn;经济参考网,网址www.jjckb.cn)上的《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全文,特别是其中的“重大事项提示”及“风险因素”章节,充分了解发行人的各项风险因素,自行判断其经营状况及投资价值,并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发行人受到政治、经济、行业及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经营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能导致的投资风险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10、本次发行股票的上市事宜将另行公告。有关本次发行的其他事宜,将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经济参考网上及时公告,敬请投资者留意。

  释义

  除非另有说明,下列简称在本公告中具有如下含义:

  

  一、发行价格

  (一)发行价格的确定

  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综合考虑发行人所处行业、市场情况、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网上发行价格为21.46元/股。此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

  (1)19.13倍(每股收益按照2022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2)22.76倍(每股收益按照2022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3)25.51倍(每股收益按照2022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4)30.35倍(每股收益按照2022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二)与行业市盈率和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比较

  1、与行业市盈率的比较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截至2024年1月2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2.23倍,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为33.12倍。

  (1)与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比较

  本次股票发行价格为21.46元/股,对应的发行人2022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摊薄后静态市盈率为30.35倍,低于2024年1月2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32.23倍。

  (2)与行业平均滚动市盈率比较

  本次股票发行价格为21.46元/股,对应的发行人前四个季度(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摊薄后滚动市盈率为34.14倍,高于2024年1月2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33.12倍。

  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指标数据计算说明》,其所发布行业平均市盈率的计算基础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如果按照同一口径计算,发行人前四个季度(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摊薄后滚动市盈率为30.63倍,低于截至2024年1月2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33.12倍。

  (3)发行人所属行业变化态势

  截至2024年1月2日,C39行业各阶段平均静态市盈率和平均滚动市盈率如下: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2023年以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较为平稳,本次发行价格21.46元/股对应发行人2022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30.35倍,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32.23倍,低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33.12倍,处于合理水平(截至2024年1月2日)。

  2、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比较情况

  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性,综合考虑主营业务、主营产品及应用领域等因素,选取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舜炬光电、恒光塑配、泓耀光电、昀冢科技、鼎通科技和长盈精密。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舜炬光电、恒光塑配和泓耀光电均未上市,因此主要选取上市公司昀冢科技、鼎通科技和长盈精密作为发行人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截至2024年1月2日,可比公司的静态市盈率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月2日。

  注1: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均价=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成交总额÷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成交总量;

  注2:市盈率计算如存在尾数差异,为四舍五入造成;

  注3:贝隆精密总股本按照发行后7,200万股计算,2022年扣非前/后EPS=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2024年1月2日总股本;

  注4:昀冢科技、长盈精密作为异常值处理。

  截至2024年1月2日,可比公司的滚动市盈率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月2日。

  注1: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均价=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成交总额÷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成交总量;

  注2:市盈率计算如存在尾数差异,为四舍五入造成;

  注3:贝隆精密总股本按照发行后7,200万股计算,扣非前/后EPS-TTM=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2024年1月2日总股本;

  注4:昀冢科技、长盈精密作为异常值处理。

  本次发行价格21.46元/股对应的发行人2022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30.35倍,低于招股说明书中所选可比公司对应静态市盈率的算术平均数32.65倍(剔除异常值后,截至2024年1月2日);对应发行人滚动市盈率(对应的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归母净利润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为34.14倍,低于招股说明书中所选可比公司对应滚动市盈率的算术平均数68.91倍(剔除异常值后,截至2024年1月2日)。

  3、发行人市场空间及成长空间

  精密结构件通常为具备高尺寸精度、高性能要求的各类结构件,是智能终端重要的组成部件,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智慧安居及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生产商通过与下游知名厂商的紧密合作,可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发展从而获得稳定增长的订单。

  (1)智能手机市场

  ① 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智能手机以自身的方便性、快捷性、实用性和个性化功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功能性手机。在智能手机领域,由于经历了前期多年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起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之后手机出货量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以来,受消费者信心不足、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扰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市场需求受到了较大冲击,出货量同比有所下滑,但由于其行业规模大,智能手机在智能终端领域仍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根据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2.06亿台、5.37亿台。此外,根据IDC于2023年8月公布的预测报告,2023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4.7%至11.5亿台,但是随着未来消费需求复苏,预计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4年复苏实现正增长。

  ② 智能手机摄像头发展趋势

  随着终端消费者对手机拍摄功能愈加关注,智能手机的拍摄能力逐渐成为手机的主要卖点和消费者的换机推动力。各大手机厂商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极致的摄影体验,通过增加摄像头数量等方式来提升拍摄质量,多摄方案纷纷涌现。

  多摄方案通过不同类型的摄像头组合,提升整体拍摄效果。目前,手机摄像头类型包括主摄、长焦、广角、超广角、深度(TOF)等,每种摄像头具有不同的功能,多摄方案的应用能够较大地丰富消费者使用体验,满足其多样化的摄影需求。随着多摄方案日益成熟,带动了单部手机上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不断上升。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手机平均单机摄像头数量从2015年的2.0颗上升至2021年的4.1颗,单机摄像头数量的增长拉动了智能手机光学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长期来看,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用户体验作为各大手机品牌厂商关注的重点,手机光学升级趋势不变。

  2015-2021年全球手机平均搭载摄像头数量(单位:颗)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放缓等影响,短期而言存在多摄升级放缓、摄像头配置规格调整等不利因素,但提升用户摄影体验作为各大手机品牌厂商关注的重点,长期来看,大像面、潜望式、大光圈、光学防抖等技术升级趋势仍在,各大光学厂商仍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

  (2)可穿戴设备市场

  可穿戴设备按照产品形态可分为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随着消费升级及AI、AR/VR等技术的逐渐普及,特别是科技巨头不断增强可穿戴技术的应用,生态的逐渐成熟将为可穿戴设备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2016年的1.02亿台增长至2021年的5.34亿台,年复合增长率达39%,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以及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92亿台,出现下滑,但仍远高于2020年及2019年的出货量水平。且根据IDC于2023年6月公布的预测报告,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2022年首次下降后,预计将于2023年重回增长轨道,至2027年出货量将达6.29亿台。

  2016-202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单位:亿台)

  

  数据来源:IDC

  (3)智慧安居市场

  近年来,伴随着“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概念的推进,安防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且安防产品突破了传统安防的场景局限,向智慧园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逐渐走向深度化和综合化。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防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正在全球安防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在智慧园区领域,视频监控与园区通行、物业管理进行融合,形成一体化综合应用,各类数据充分融合共享,具备视频监控的周界防范、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等能力,从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安全等级。

  在全球安防视频监控市场的持续增长带动下,安防视频监控镜头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TSR(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数字安防镜头市场出货量为43,528万颗,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数字安防镜头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至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55,000万颗。

  2017-2025年全球数字安防镜头出货量(万颗)

  

  数据来源:TSR,华金证券研究所

  (4)汽车电子市场

  ① 车载摄像头

  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迎来快速发展,ADAS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基础。车载摄像头作为重要的视频信号入口,在ADAS实现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志识别、行人碰撞预警、全景泊车等功能中发挥重大作用。

  传统汽车中车载摄像头运用最多的为前视以及后视摄像头,分别用于行车记录和倒车影像,而拥有ADAS的自动驾驶汽车对车载摄像头的需求逐步向车内前视、后视、环视、侧视等多个方位拓展。根据Yole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平均每台搭载摄像头数量有望提升为3颗,2018年至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2%。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发展,ADAS渗透率不断提升,车载摄像头将会得到进一步应用,市场潜力较大。

  ② 汽车连接器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及自动驾驶的推广,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零部件搭载数量提升,对应汽车连接器需求亦逐步提升。

  汽车连接器作为连接各个汽车电子系统的信号枢纽,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车身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车载设备等汽车系统模块。根据Bishop & Associate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84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汽车连接器占比21.9%,是重要的细分子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和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深化,汽车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不断增加,对连接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带动汽车连接器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4、发行人的竞争优势

  (1)客户资源优势

  通过长期的稳健经营,公司依靠突出的精密工程研发能力、良好的产品品质及优质服务能力,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信誉和市场认可度,并成为舜宇光学、安费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三星电机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公司主要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行业内领先的市场规模,其中舜宇光学车载镜头、手机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机摄像模组市场占有率2021年以来亦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在其同类货物采购体系中综合排名第二,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安费诺为全球最大的科技互连、传感器和天线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根据对安费诺的调查问卷,公司自2020年以来在安费诺同类产品供应商中的采购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分别位列前五名、前三名和前二名;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分别位居“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三星电机系全球著名电子产品核心部件供应商。

  公司得到上述国际知名客户的认可,多次获得舜宇光学颁发的“核心供应商”和“优秀合作伙伴”、安费诺颁发的“年度最佳服务奖”、大华股份颁发的“交付配合奖”和“浙江省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项目优秀企业”等荣誉。

  与国际知名客户合作,并成为他们的主要供应商,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① 客户合作关系稳定

  国际知名电子厂商供应商体系的进入壁垒高,考核周期长,但合作关系稳定。目前,公司与舜宇光学的合作年限长达十五年以上,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主要客户的合作年限亦超过十年,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

  ② 订单可持续性强

  国际知名客户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稳定,业务量大且可持续性强,其自身业绩随着下游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市场规模的增长亦不断增长。公司伴随优质客户共同成长,为未来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③ 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客户高标准的要求带动公司在研发设计、工艺革新、品质管控等方面不断提高,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④ 回款风险低

  知名客户的信用度高,回款能力强且违约风险低,使公司经营风险低。例如2019年末、2020年末及2021年末,公司对安费诺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情况较好,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比例均为100.00%。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2022年6月末对安费诺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金额为6,542.63万元,期后回款比例为85.07%,尚未回款金额均在信用期内,不存在应收账款逾期情形。

  ⑤ 利润水平稳定

  知名电子厂商的产品市场认可度高,产品档次处于较高水平,其自身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因而在选择供应商时更注重产品质量、生产稳定性、批量供货能力及研发创新能力,关注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得公司可获得相对稳定的利润水平。

  ⑥ 公司积极有效开发优质大客户

  公司已具备良好的客户基础,并积极开发优质大客户,如与三星电机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9月起三星电机对公司进行多次实地参观考察,2021年1月公司根据其要求进行项目评估,并于2021年4月双方签订保密协议,2021年6月产品开始进入打样阶段,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产品已进入试产阶段。2022年度、2023年1-6月,公司向三星电机及其产业链合作厂商销售收入分别为1,046.88万元、1,402.63万元,预计2023年度销售收入3,000万元,为公司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

  三星电机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旗下公司,其凭借自身核心技术成为全球著名电子产品核心部件供应商,整体实力雄厚。未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三星电机有望成为公司又一主要大客户。

  公司亦积极导入TDK集团、意力速(日本上市公司,国际知名电子连接器专业制造商)、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尼得科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等优质大客户,就智能手机马达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开展合作。

  其中TDK集团系日本著名电子工业品牌,在电子原材料及元器件领域居于领导地位,公司2021年与TDK集团进行接洽,并于2021年10月双方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2022年就马达部件中的IM件产品进行开模验证,2023年公司与TDK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深入,预计2023年度对TDK集团及其产业链合作厂商销售收入将达2,000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约1,920万元,主要项目为智能手机马达部件,系不同于公司现有智能手机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其他组件的新细分领域。随着新客户有序导入,新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产品种类和业务结构不断丰富。

  总体而言,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及服务,与舜宇光学、安费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三星电机等全球多个知名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业内积累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具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同时公司有序开拓新客户,客户群体持续壮大,产品种类愈加丰富,推动公司业务规模扩大。

  (2)研发与技术优势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第29批)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担任第三届浙江省橡胶塑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模具工业联合会理事单位(2021年-2026年),并参与《成型模定位圈第1部分:无隔热板的中小型模具定位圈A型和B型》(2022年10月发布实施)国家标准的起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113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6项。公司的研发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 精密模具开发制造优势

  公司突出的精密模具开发制造能力是高精度结构件产品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司保持并提升市场竞争地位的核心优势。自2008年至今,公司已连续七届(每两年一届)获得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颁发的“精模奖”一等奖,具有行业领先优势。此外,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二批),展现了公司在精密制造行业突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研发与制造水平。

  首先,公司经过长期的积累已搭建了运转流畅的标准化模具设计平台,建立了涵盖多领域且数量众多的模具设计参数数据库,不仅可通过快速导入匹配度较高的模具数据资料,提高模具设计效率,还可熟练运用多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模具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支持,使公司可满足客户各类高精度产品的复杂模具结构开发需求。

  

  (下转C3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