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冷翠华
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较明显的下跌行情。不过,基金公司正在进行逆市布局。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24日,新成立的基金有31只,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93只,且权益基金占比超六成。同时,基金公司进行了22次自购,无一例赎回。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对中国经济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判断,基于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的判断,机构正加大布局力度,为未来获得良好收益奠定基础。
基金公司自购22次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月19日,新发在募集基金共71只。其中,权益类基金46只,包括20只股票基金和26只混合基金。与去年12月同期新发16只基金相比,今年1月份新发基金明显增多。天相投顾认为,这说明在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的态势下,机构投资者持续加大逆市布局力度,以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同时,从今年新发基金的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新发总数的64.79%,债券基金共计20只,占新发总数的28.17%。可见,逆市布局资金更倾向于权益市场。“当市场遇冷时,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性价比愈加凸显,基金公司往往通过发行此类基金进行布局。”天相投顾表示。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构可以通过调整资产配置来逆市布局资本市场,即在股票市场下跌时,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权重。
在今年的新发基金中,有18只为发起式基金,占新发总数的25.35%,这是一种将基金公司和基民利益深度捆绑的基金,基金管理人及高管认购净值不少于1000万元。这也说明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资信心坚定,积极看好后市,愿意与投资者实现更深利益绑定。
天相投顾认为,除了新发基金,基金公司还可以通过自购的方式进行逆市布局,这可以向市场传递出对自家产品的信心,并稳定投资者情绪。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月24日,共有12家基金公司进行了22次自购,自购总金额达2.34亿元,最多的一家公司进行了8次自购;同期,基金公司无一例赎回。这也表明了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的坚定信心。
南方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改善客户体验,帮助投资者提升实际盈利的角度看,逆市布局含权类产品有助于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怎么赚钱”的痛点,能减轻将来在权益资产高估和情绪高涨时顺市做大规模的压力。当前基金公司逆市布局既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体验。
证监会近日表示,将继续支持行业机构逆市布局,并将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坚定发展权益类产品
回顾历史,在过去股市波动发展的过程中,基金在市场低谷期进行的逆市布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前,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其他机构投资者,都在积极布局市场,未来,基金公司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坚定发展权益类产品。
代景霞表示,一般来说,逆市布局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收益,当市场情绪低迷、资产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逆市布局者往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资产,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天相投顾根据沪深300指数的走势,选取2019年1月2日、2020年3月23日、2022年4月25日,以及2022年10月28日这4个市场低点,并统计这4个时间点前后一周成立的基金至今的业绩表现结果显示,在第一个市场低点成立的基金,只有海外混合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为负收益,其余类型基金均斩获正收益。其中,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增强指数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均超70%。在第二个市场低点成立的基金,除了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其余类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增强指数股票基金表现较好,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接近60%。
在第三个和第四个市场低点成立的基金,纯债债券基金、指数债券基金和固定收益类混合基金获得正收益。整体来看,在市场下跌或回调时,逆市布局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也有利于获取长期的投资收益。
在基金公司积极设立权益类产品的背后,还有其他机构投资者通过相关产品积极布局市场。尽管近期A股弱势盘整,但规模靠前的4只沪深300ETF交易额持续放大。基于中金公司对各类机构投资者ETF持仓结构的测算,宽基ETF是机构的主要持仓品种,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中行业主题型产品的持仓占比较高。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基金经理王紫菡认为,当前,投资情绪亟待提振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普遍发挥“压舱石”作用,因此主要采用哑铃策略,布局宽基打底,交易赛道类基金为辅。
南方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募基金将坚定发展权益类产品,重点措施包括: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有效运用股票股指期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工具,降低波动性,力争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收益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