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市值管理成效将纳入考核 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回应

  本报记者 田 鹏

  1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1月25日,中字头个股集体大涨。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5日收盘,中字头央企指数涨幅达6.82%。其中,中纺标、中铁装配和中信出版分别以30%、20.03%和20.02%的涨幅位列涨幅榜前三位。

  “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是对央企考核体系的完善,是‘一利五率’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这一改变将会提升企业对市场表现的关注,促使央企与资本市场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价值再发现,有助于推动估值水平提升。

  持续优化完善

  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发展主阵地、对外融资主渠道、体制机制创新主平台,更是资产保值增值主力军。

  近年来,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加强经营指标引领,探索建立并持续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

  回看中央企业考核“指挥棒”变迁史,从2019年提出“两利一率”(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开始,国务院国资委此后每年都对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进行增补完善,先后将营业收入利润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2021年)纳入考核,形成“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针对“两利四率”提出 “两增一控三提高”,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2023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变化体现在: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新体系兼顾企业经营效率与安全。

  而此次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则是对中央企业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将对中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

  在黄文涛看来,加强中央企业市值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通过回购、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做大做强,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谈及未来中央企业如何加强市值管理,中信证券研究部政策组认为,从直接手段来看,未来中央企业或可通过鼓励回购、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加强股权激励等多重路径进一步加强市值管理。

  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热议市值管理

  事实上,围绕上述提升市值的路径,已经有部分中央企业相继启动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例,回购方面,2023年,沪市共3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合计拟回购金额上限为230.34亿元;分红方面,2020年至2022年,沪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常年贡献全市场近八成的分红,累计分红达3.47万亿元。

  中国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上市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水平。同时,在现金分红的基础上,公司于2022年同步实施了A+H股份回购,成为首家以维护公司价值、提升股东回报为目的,在A股和H股市场同步回购并注销的大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对于此次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多位中央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该调整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强化价值管理、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并纷纷表态未来将持续提升市值管理质效。

  中国海油总法律顾问兼董事会秘书徐玉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坚持每年两次现金分红,持续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科学运用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同,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太极集团作为医药央企上市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的管理要求,更加关注、更加重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时规范公司治理体系,完善法人治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强化合规信息披露,健全高效传导机制,增强公司透明度。”太极集团董事会秘书蒋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交建董事会秘书周长江称,公司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将在组织管理市场化、主业产业聚集化、产业投资基金化、资本运作多元化等多方面树立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利用丰富的上市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股权融资路径,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有效降低财务杠杆、减少财务费用,加强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及“三新”业务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