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代码:002741                证券简称:光华科技           公告编号:2024-001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1.业绩预告期间: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预计的经营业绩: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2023年度(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预计情况: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情况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三、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受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固定资产、存货存在减值。2、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四、风险提示

  以上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审计机构审计,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特此公告。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1月31日

  

  证券代码:002741                证券简称:光华科技              公告编号:2024-002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3年度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一)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业务办理》等有关规定,为真实、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各类资产进行清查,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总金额

  公司对截止2023年12月31日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减值测试结果,报告期末公司计提信用减值准备600.63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1,739.52万元。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如下: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公司2023年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2,340.15万元,将减少2023年利润总额22,340.15万元,相应减少2023年资产总额22,340.15万元。

  三、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1、金融工具减值计量和会计处理

  (1)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贷款承诺、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不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公司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除了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以及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的金融资产之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本公司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处于第二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本公司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本公司也将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

  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投资),本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本公司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在单项工具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关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充分证据时,本公司在组合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对于适用本项政策有关金融工具减值规定的各类金融工具,本公司按照下列方法确定其信用损失:

  ①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本公司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②对于租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为本公司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③对于未提用的贷款承诺,信用损失应为在贷款承诺持有人提用相应贷款的情况下,本公司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④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应为本公司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做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本公司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⑤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2)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时所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和该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所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来判定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除特殊情形外,本公司采用未来12个月内发生的违约风险的变化作为整个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变化的合理估计,以确定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已显著增加。

  本公司确定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的,可以假设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通常逾期超过30日,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3)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减值

  对于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当单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已经发生信用减值,则本公司对该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准备并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组合:

  

  按组合方式实施信用风险评估时,根据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参考历史违约损失经验,结合目前经济状况、考虑前瞻性信息,以预计存续期为基础计量其预期信用损失,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析前瞻性信息的变动,据此对历史违约损失率进行调整,确认金融资产的损失准备。

  (4)其他应收款减值

  当单项其他应收款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5)合同资产减值

  对于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当单项合同资产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合同资产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公司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报告期末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290.34万元。

  上述存货跌价损失计提主要是报告期内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锂电池材料生产原料及成品存货影响。存货可变现净值根据上海有色网(https://www.smm.cn/)电池级硫酸镍、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硫酸钴、氢氧化镍钴、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品的公开报价均价并结合公司实际成交情况作为公司产品的估计售价。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本公司将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58.52万元。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无形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且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990.66万元。

  四、关于公司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说明

  (一)合理性说明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更加公允地反映了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合理性。

  (二)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2023年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2,340.15万元,将减少2023年利润总额22,340.15万元。公司本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最终数据将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4年1月31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