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开局 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刘 琪

  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4年以来,降准、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等接连登场,货币政策继续释放金融发力稳开局的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一系列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政策出台,体现了货币政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巩固市场信心的基调,与去年四季度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相互配合,也体现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系列政策发力下,流动性合理充裕将为今年稳增长、扩内需打下坚实基础。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展望下一阶段,业界普遍认为,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看,货币政策都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金融稳开局力度持续增强

  2024年,货币政策靠前发力,频吹“暖风”,金融稳开局力度持续增强。

  1月24日,央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央行还宣布,1月25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上述措施释放了四大信号:一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总量和结构性工具并重发力;二是扩需求、稳增长,以提振预期和信心;三是继续“以我为主”,兼顾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四是继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降准等举措有助于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支撑社融总量、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层面来看,降准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期限长、成本低的流动资金,这将有助于提高其信贷投放积极性,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月20日,LPR“降息”落地。此次LPR非对称下调——1年期LPR保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为有史以来最大下调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此次下调,一方面可以“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稳步回升;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债务压力,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此外,还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开年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发力,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央行货币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控力度并前置发力,目的主要是巩固提升市场信心以及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提前做好逆周期调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从年初以来货币政策超出市场预期来看,2024年央行将更加注重主动管理预期,更加注重操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1月份金融数据的“开门红”也印证了今年以来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劲。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1月份新增信贷与社融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同比多增162亿元;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贷款均衡投放要求下,1月份信贷同比多增,新增社融也创历史新高,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足,显示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

  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无论降准还是下调LPR,实际上都已体现出今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主基调。

  温彬谈到,“灵活适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精准有效”则表明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并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展望下一阶段,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仍有空间。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24年仍有再次降准的可能,全年降准幅度可能较过去两年增加,有助于推动货币乘数增速加快。并且年内仍有再次降息可能。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各项再贷款工具已实现对“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今年可期待相关领域新设结构性政策工具,方向或聚焦科技创新、数字金融领域。

  连平预计,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2024年央行将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PSL)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并积极创设新的工具。考虑到“三大工程”资金需求规模很大,不排除年内还可能根据需要继续追加新的PSL工具。结构性工具的扩大使用在发挥结构性定向支持功能的同时,也会带来总量扩张效应。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