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无论是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还是金融服务有效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都备受市场关注。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在投资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而就在两天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回答后续如何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所部署的任务时也提到,在防风险方面,要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3月12日,其运行已满两个月时间。
从此前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全国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各地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达到6000多个。在这些项目中,82.8%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据此测算,在“白名单”项目中,至少有4900个为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项目)。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出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区分项目风险与房企风险,并在助力相关项目开发的同时,防止新风险的产生。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此,以城市为单位,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项目本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融资协调,有助于更好实现“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要求。从已经纳入“白名单”的项目来看,既有住宅项目,也有商办项目,既有已竣工备案项目,也有完全停工项目。整体上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保项目”上已快速落地并初显成效。
过去一段时间,不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调度会议,从地方层面来看,安徽省、海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多个省份也陆续召开相关调度会,加快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广州市3月8日发布的第二批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清单,共计116个项目,较2月份公布的第一批47个项目大幅增加。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后续“白名单”项目的不断扩围,以及项目融资资金的逐渐到位,可以预期的是,房地产项目建设或将加速,房企和购房者的市场预期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在叶银丹看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通过支持一批房地产项目融资落地、复工续建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从而推动需求端逐步企稳回升,进而逐步恢复房地产企业内源性融资和自身“造血”能力,实现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未来,各地仍需持续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通过提高“白名单”项目的推送质量,精准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交付,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等,有效带动房地产市场的现房销售。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