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D50版)
抗细菌药物介绍
数据来源:文献研究,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虽然现在已有多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进化及交叉耐药性的产生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由于抗菌药作用机理的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产生的耐药情况也不同。现有的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钝化酶的产生、抗菌药靶位点的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以及膜通透性改变和膜外排泵作用等。
1) β-内酰胺类
临床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耐药菌种,约80%与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关。β-内酰胺酶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最常见的耐药因素。细菌通过表达β- 内酰胺酶消减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杀菌作用,从而对此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β-内酰胺酶分为青霉素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和碳青霉烯酶等。青霉素酶可以水解青霉素中的酰胺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ESBLs和AmpC酶主要水解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碳青霉烯酶能够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细菌对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已产生了极高的耐药率。例如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100%。
2)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主要通过抑制DNA 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从而干扰细菌 DNA复制和转录的过程,包括基因突变和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的获得。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喹诺酮类药物与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结合,从而降低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包括保护 DNA 免受喹诺酮结合的蛋白,修饰某些乙酰转移酶以及主动外排泵蛋白的产生。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达50%左右。
3)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国内,引起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修饰酶对抗菌药的修饰作用,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类似。少量氨基糖苷类耐药性由质粒介导。外源性 16SrRNA 甲基化酶通过甲基化细菌 16SrRNA 中 A 位点的特定核苷酸,使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能与之结合,从而产生耐药。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已经达到40%左右。
4) 大环内酯类
细菌产生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耐药性主要通过靶位改变和产生灭活酶来实现的。靶位改变:在大环内酯抗菌药的诱导下,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甲基化酶结构基因能被活化并形成甲基化酶,使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23S核糖体RNA的腺嘌呤甲基化成为另一种腺嘌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50S亚基和药物之间的亲和力因此产生耐药;产生灭活酶:细菌产生灭活酶主要包括糖苷酶、酯酶及磷酸化酶。肠杆菌科细胞能产生大环内酯2'-磷酰转移酶及红霉素酯酶,破坏14元环(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内酯环,但不能破坏16元环(如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结构。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已经高达80%左右,MRSA和MRCNS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和90%。
5) 四环素类
四环素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从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的翻译来发挥抗菌药的作用,其外排泵蛋白和降解酶的出现使得细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且四环素耐药基因通过质粒传播,因而分布非常广泛。四环素耐药基因又可以分为四环素外排基因、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和使四环素失去活性的氧化还原酶基因。其中前两种机制为主要因素。目前细菌对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如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是通过在米诺环素9位分子上添加叔丁基甘氨酞胺基团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克服了主动外排以及获得性的核糖体保护2个主要的耐药机制。MRSA、VRE和MRCNS等多重耐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依旧接近0%,克雷伯菌、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于5%。
6) 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类药物多用于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其分子中的聚阳离子环与革兰阴性杆菌细胞膜上的磷酸基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嘌呤、嘧啶等小分子物质外漏,细菌膨胀、溶解死亡;2)多粘菌素类药物还可经囊泡接触途径,使细胞内外膜之间的成分交叉,引起渗透不平衡,导致细菌膨胀、溶解;3)多粘菌素类药物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羟自由基的积累,破坏细菌的DNA;4)多粘菌素类药物还具有中和内毒素作用。尽管多粘菌素体外对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临床上分离的病原菌对多粘菌素开始出现耐药率,可能的原因是全世界范围内多粘菌素的广泛使用及不合理应用。近年来发现由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mcr-1可导致低水平的黏菌素耐药。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目细菌对黏菌素的耐药率约为4-5%,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的耐药率低于0.5%。
7) 噁唑烷酮类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是一类独特的全合成抗微生物制剂。由于它们不是天然产物,因此在革兰阳性菌中不存在天然的特异性抗性基因。噁唑烷酮类药物是细菌核糖体-体细胞蛋白合成的抑制剂,但与其他靶向核糖体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同,噁唑烷酮阻止细菌核糖体组装的第一步。他们通过将50S核糖体亚基与30S亚基界面附近的区域结合,阻止70S启动子(包括tRNA、mRNA和两个核糖体亚基)的形成,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被激活,转录无法进行,于是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没有其他已知的抗菌剂抑制这一过程;因此,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同时,由于噁唑烷酮类药物并不直接抑制细菌肽链的形成,其靶点并不占用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其他生物耐药的特异性位点(核糖体50S亚基23S核糖体第五结构域),因此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都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仅有3%左右,MRSA和MRCNS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接近0%。
2. 康替唑胺片及MRX-4细分市场——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市场
(1)市场概览
革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t,MDR)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对革兰阳性菌的有效治疗药物是当今抗感染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的MDR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性革兰阳性菌,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脓毒血症等重症感染,也可导致创面、呼吸道及尿路等常见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某些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药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流行是一个严重的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问题。MRSA的耐药机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一是MRSA携带mecA基因在MRSA耐药中起决定性作用,它编码的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亲和力极低,使抗菌药不能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合成;二是MRSA可以产生大量的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2)万古霉素耐药机制:通过质粒转移获得vanA 基因簇,细胞壁增厚、肽聚糖交联减少,PBP2 产量增加、PBP4 含量降低等,阻碍万古霉素与肽聚糖前体上的靶位结合,从而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3)多重耐药机制:多种外源性耐药基因插入葡萄球菌基因组,形成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SCCmec),由于其携带mecA基因且mecA 基因与其他耐药基因紧密相邻,形成基因连锁,使MRSA 容易出现多重耐药。
肠球菌(Enterococcus)为革兰阳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在分离的肠球菌菌种分布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屎肠球菌。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具有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是指肠球菌在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其新陈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抗菌药敏感性下降,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的菌种。VRE的耐药机制是通过合成低亲和力的粘肽前体,使细菌的粘肽链末端成分发生改变,改变了万古霉素的作用位点,消除了万古霉素结合的靶位,导致VRE的产生。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首先在1880年被鉴定出来,最初命名为白色葡萄球菌,该菌属因不产生凝固酶而得名。该病原体一般存在于健康人群的皮肤和黏膜上,然而近年来CNS感染逐年增高且越来越多的被认为可以导致严重的临床感染。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对某些用于治疗CNS感染的抗菌药已产生抗药性的CNS。MRCNS的耐药机制与MRSA相似,对β-内酰胺类耐药是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该类抗菌药,且MRCNS中出现了PBP2a,使抗菌药不能阻碍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合成。MRCNS对万古霉素具有异质性耐药,体现了MRCNS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前奏。同时,研究发现MRCNS多重耐药的机理与mec基因结构相关。
(2)市场规模和增长前景
① 中国市场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挑战,我国临床细菌耐药状况也十分严峻,各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都较高。200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了中国抗菌素耐药性监测系统(CARSS),以监测医院中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已发展至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1,412所医疗机构,为政府及时掌握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形势,研究制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近几年CARSS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来看,活跃在临床上的MDR菌检出率并无太大变化,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比率、VRE分别在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的比率以及MRCNS在CNS中的比率基本稳定。尽管MRSA的检出率已得到控制,但近年来仍保持在30%左右。VRE的检出率近年来才开始在中国进行检测,近年来检出率约为1%,CNS的检出率较高,一直高于75%。
虽然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我国临床细菌耐药的状况依旧十分严峻。例如我国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表现出耐药谱广、耐药率高的特点,除对β-内酰胺类药物外,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等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到了32.6%、20.7%和8.2%。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类、喹诺酮类以及青霉素类耐药较为普遍。MRCNS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性保持在60%以上的耐药率,且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都存在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2017-2021年
数据来源:CARSS,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CNS的耐药率,2017-2021年
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未来继续呈增长趋势, 2023年为1,590万天,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2,080万天,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2030年将增至2,420万天,2027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
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天数,2018-2030E
②美国市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在医疗机构和社区中传播的常见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会因为对某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导致难以治疗的葡萄球菌感染。根据CDC统计,2012年-2017年,美国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总体下降。2012年美国MRSA医院感染401,000例,通过有效的控制干预措施,2017年下降至323,700例。虽然MRSA感染率总体下降,但在医疗系统中对于MRSA血液感染的预防进展仍然呈现缓慢趋势。
肠球菌可能导致病人产生严重的血液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和尿路感染。约30%的医院获得性肠球菌感染对万古霉素具有耐药性(VRE),减少了治疗选择。通过持续的感染控制和适当的抗生素使用,2012年-2017年,美国医院获得性VRE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病例数由2012年的84,800人下降至2017年的54,500人。尽管VRE感染人数持续走低,但VRE对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性的出现为寻找治疗和控制VRE感染的新方法敲响了警钟。
受疫情影响,美国2020年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天数下降,从2021年开始治疗天数开始逐步回升,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2023年美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天数为1,930万天,预计2027年将达到2,130万天,并将于2030年达到2,150万天。
其中,在美国上市的噁唑烷酮类药物包括利奈唑胺和特地唑胺,美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天数比例自2018年逐步增加,2023年达到21.0%,之后增速将保持平稳,2023-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4%,至2027年将增至27.0%。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2.8%。
③中美MRSA感染疾病负担分析
在中国,MRSA已经造成了大量的额外医疗费用、患者长时间住院以及死亡率高的疾病负担。根据福建省2012年和2013年对956例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比较MRSA与非MRSA感染患者在住院医疗费用和时间方面的差异。在一项对456例MRSA感染(250个MRSA感染者和706个对照组)使用利奈唑胺的研究中发现,MRSA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几乎是非MRSA感染患者的7倍,原因是治疗MRSA感染需要特殊的抗菌药物。基于上述同一调查,患者住院时间也因MRSA感染而增加。与非MRSA感染患者相比,MRSA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约为4周,比非MRSA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长2周。从MRSA导致的死亡率方面,在一项2013- 2016年惠州市回顾性分析的研究中,共调查MRSA感染病例111例。MRSA感染患者最严重的后果是死亡,死亡率可达14.4%。
在美国,MRSA感染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它不仅造成了高死亡率,而且还大大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基于医疗保健研究和质量局?(AHRQ)?发布的一项2000-2001年全国住院病人样本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和退伍军人事务部相关的医院和诊所中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治疗MRSA感染患者的成本远高于非MRSA感染患者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倍数高达4.4倍。基于卫生保健成本和利用项目(HCUP)对1993年至2005年13年间MRSA感染趋势的研究,MRSA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其他住院患者的2倍多。从MRSA导致的死亡率方面,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参与“活跃的细菌核心监测(ABCs)”/新发感染计划网络的9个地点对MRSA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主动监测,发现MRSA感染人群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死亡率达到7.4%。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对医院的医疗护理,特别是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造成了负担。在美国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高达16%,每天1000个病人中就有21个MRSA的新增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增加了细菌的选择性,促进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除此之外,ICU患者由于自身的疾病或状况、免疫力受损以及暴露于多种侵入性设备,感染的风险增加。长期抗菌药治疗、交叉传播、长期住院和侵入性手术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国内,ICU医院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5~10倍。主要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目前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严重影响了医疗安全和病人安全,已成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中的一个难题。
④中美VRE感染疾病负担分析
在中国,全国抗菌药物监测网络(CHINET)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VRE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与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相比,VRE感染造成的医疗费用和死亡率增加。研究显示,中国医院VRE感染者死亡率高达34.78%。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或感染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都容易造成VRE感染。根据2015年中国一项针对68所医院381个病人的医院获得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显示,VRE感染后的医疗费用增幅在多重耐药菌中最高,高达8741.60美元,是未感染病例(3838.79美元)的2.28倍。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发布的《2019年美国抗菌药耐药性威胁》文件显示,2017年,感染VRE的医院获得性病例预计达到54500人,其中5400例病人死亡,造成的医疗费用约5.39亿美元。大约30%的医院获得性肠球菌感染对万古霉素具有耐药性。长期住院或重症监护病房(ICUs)、接受器官移植或癌症治疗都会增加VRE感染风险。VRE感染往往发生在较虚弱或重症的住院患者。Linden等报道,VRE肝移植患者的肠球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为46%,明显高于VSE菌血症患者25%的死亡率。
⑤中美MRCNS感染疾病负担分析
在中国,2015年以来,CHINET数据表明,MRCNS检出率均高于74%,且没有明显下降趋势。CNS基本是多重耐药的。研究显示,CNS菌血症患者30天死亡率高达12.7%(20/157),其中慢性肝肾衰竭是主要诱因。另有调查显示,MRCNS感染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抗菌药费用分别为56221元和2254元,较非耐药组的20024元和1318元显著增多(P<0.05)。
MRCNS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典型细菌之一,是美国医院血流感染中(BSI)的最常见原因。据报道,由CNS感染引起的疾病中,22%的发生败血症性休克,死亡率为37%;心脏起搏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66%;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死亡率24-36%一项耶鲁大学医学院发表的针对美国医院43个CNS血液感染样本的研究显示,治疗CNS阳性血液感染的平均费用为7594美元(范围:507 - 38437美元),其中住院时间延长占治疗费用的最大组成部分(59%)。
(3)已上市药品的市场竞争格局
①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物整体市场竞争格局
中美共已获批16个抗菌药物针对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其中,美国有12个,中国有9个,其中包括2021年6月刚获批的噁唑烷酮类药物康替唑胺。达巴万星、奥利万星等抗菌新药还未进入中国市场。
中美已上市获批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全身系统性用药的抗菌药物
数据来源:FDA,NMPA,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注:截至2023年12月31日
② 已上市获批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局限性
众多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由医院或急诊室进行,医生通常使用一线抗菌药(如万古霉素)治疗患者。数天住院治疗会产生大量治疗成本,并增加某特定患者互相传播感染的风险。尽管广泛使用一线抗菌药治疗患者,但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有重大局限性:
● 用药安全性:目前许多多重耐药感染治疗方案导致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以及呕吐、恶心及腹泻。例如,利奈唑胺与骨髓抑制有关。因此,利奈唑胺治疗除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的建议疗程为10-14天,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感染的建议疗程为14-28天。此外,利奈唑胺治疗必须每周进行一项费力且成本高昂的血细胞计数检查。在一项针对44例利奈唑胺治疗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研究中,28人(64%)出现不良反应,其中7例(16%)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停药,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血管性水肿和皮疹,平均出现时间20±10(SD)天。达托霉素与治疗过程中抗菌药耐药性的发展、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降低及肌肉损伤等不良反应有关。万古霉素与输液反应有关,并可能导致某些患者肾毒性及耳毒性。此外,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需经常进行治疗药物检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保证用药安全。在一项达托霉素和万古霉素家庭输液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中,二者由于出现早期不良反应的停药率均达到5%。
● 适用性:现已上市的抗菌药在某些情况下会有被限制的情况存在而导致患者无药可用。例如利奈唑胺,美国FDA在2011年警告服用通过大脑血清素系统起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血清素能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抗菌药利奈唑胺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使用抗菌药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时,某些患者因为皮肤感染溃烂的情况无法使用针剂注射,口服就变成了唯一用药途径,但目前的口服药物品种有限,造成了患者用药的受限。万古霉素适用于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耐药菌的首选药物,同时也是治疗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所致感染的最后防线,但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更容易对老年患者、肥胖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造成用药局限,无法发挥其抗菌的有效性。
● 缺少可用于门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口服制剂:现由于抗菌药物政策和指导原则的规定,限制了门诊处方静脉注射的抗菌药物。于医院内,一旦感染开始对治疗产生反应且患者病情开始稳定,医院及医生通常会视乎感染情况尽可能地安排患者出院,以降低成本,以及避免院内感染。出院后,医生通常倾向于使用相同抗菌药的口服制剂进行序贯治疗。序贯口服治疗使门诊治疗更方便及更具成本效益。然后,只有极少量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及更少量治疗严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推出口服制剂,造成用药的局限。
● 给药方案、疗程及依从性:目前,MRSA感染的治疗主要选择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通常需每天多次静脉注射输注。例如,万古霉素通常每6小时或每12小时使用,输注时间 60分钟以上,而静脉注射利奈唑胺每天使用两次,输注时间为30至120分钟。尽管达托霉素其中的一个给药方案为注射两分钟,但达托霉素需每天使用,连续使用7至14天。给药方式的复杂性和长周期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不便。
● 与实验室监测相关的成本:使用若干多重耐药抗菌药的患者需监测血球计数、肝功能或肾功能的变化。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需要最少每周接受全血球计数化验,以确保利奈唑胺未对血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产生负面影响。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常规肾功能变化监测。
③噁唑烷酮类抗菌原研药物竞争格局
美国共有13个处于临床II/III期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其中Solithromycin和Iclaprim已提交上市申请但被FDA驳回。Levonadifloxacin处于临床III期,有望成为最先获批治疗革兰阳性菌多重感染的抗菌药。盟科药业的MRX-1和MRX-4也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处于II期的临床管线有Cellceutix 的Brilacidin、CrystalGenomics的CG400549等。
美国系统性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处于II/III期的在研管线
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gov,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注: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6个处于临床在研阶段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其中多利培南提交上市申请被企业自主撤回,头孢洛林提交上市申请未被NMPA获批。
中国系统性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在研管线
注: 日期:首次公示信息日期,CDE承办时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数据来源:CDE,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3. MRX-8 细分市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抗菌药市场
(1)市场概览
革兰阴性细菌对多种药物有抗药性,并且对大多数可用抗菌药物的抗药性越来越高。革兰阴性细菌在医疗机构中会引起感染,包括肺炎,血液感染,伤口或手术部位感染以及脑膜炎。革兰阴性菌具有发现抗药性新途径的能力,并且可以传递遗传物质,使其他细菌也具有抗药性。革兰阴性感染包括由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以及许多其他较不常见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MDR-GNB)是一类特殊的革兰阴性细菌。其多药耐药性被定义为对以下三种或更多常用处方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过去几年的研究已证明由MDR-GNB引起的感染流行率显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多种MDR-GNB定为严重威胁。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包括未经治疗指征的使用,被认为是加速抗菌药物耐药性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多药耐药性(MDR)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问题,并且正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最大挑战,并可能造成经济资源严重损失。MDR-GNB引起的感染的死亡率比常规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同种感染高出五倍。主要MDR-GNB分为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
(2)市场规模和增长前景
① 中国市场
2018-2019年,中国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中国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较前一年略有下降,经2021年市场恢复后,2022年集采和疫情原因再次下降,从2018年的19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17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3%。从2023年到2027年,该市场将增至到193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0%,主要由于大类抗菌药将会面临国家集采导致销售额降低,后续市场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到2030年最终将达到225亿元人民币。
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市场,2018-2030E
注:革兰阴性MDR抗菌药包括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BL/BLI),四环素类和多粘菌素类抗菌药物。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国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总治疗天数从2018年的4,300万天增长至2023年的6,840万天,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由于多品种集采政策落地刺激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持续放量,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未来继续呈增长趋势, 2027年增长至1.0亿天,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9%,2030年将增至1.2亿天,2027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
② 美国市场
过去几年中,美国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市场保持稳定,略有下降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下降趋势明显,从2018年的24.7亿美元减少至2023年的1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0%。 从2023年到2027年,该市场将增长到2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6%,到2030年最终增长至29.0亿美元。
注:革兰阴性MDR抗菌药包括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BL/BLI),四环素类和多粘菌素类抗菌药物。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受疫情影响,美国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总治疗天数从2018年的4,700万天减少至2023年的3,870万天,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1%。美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未来继续呈增长趋势, 2027年增长至5,030万天,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9%,2030年将增至6,480万天,2027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2%。
(3)已上市药品的市场竞争格局
近年来,CRE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CRE耐药可能有以下机制,包括产碳青霉烯酶、高产AmpC头孢菌素酶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合并孔道蛋白表达降低导致外膜通透性降低,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作用位点PBP蛋白改变等。其中,产碳青霉烯酶是CRE的主要耐药机制,导致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对CRE具有抗菌作用的其他抗菌药的上市也让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治疗地位进一步下降。目前治疗CRE感染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其中不乏很多复方抗菌药,如下表所示:
中美已上市获批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注:不包含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数据来源:FDA,NMPA,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4. MRX-5细分市场——NTM市场情况
非结核分枝杆菌共发现NTM菌种190余种,14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属条件致病菌。人体感染NTM后,会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以NTM肺病(肺结核)发病率最高,除了治愈率低和病死率高外,NTM在治疗中还存在着复发率高,疗程不确定、缺乏好的疗效评价指标、药敏试验结果和治疗效果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近年来,NTM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NTM感染发生率和菌种分布存在地域差异,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宿主因素(人种、性别、年龄、免疫状态)等密切相关。因NTM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人可从环境中感染NTM而发病,水(如淋浴、游泳、饮水、洗手和洗碗)和土壤(从事园艺工作)是NTM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而NTM手术相关感染及人际间的传播也逐渐被发现和重视。2023年中国NTM病新发病例数约为4.3万人,随着中国每年肺结核新发人数得到有效控制,NTM感染人数未来将预计将逐步下降,预计2030年将达到4.2万人。
中国NTM病新发病例数,2018-2030E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主要临床选择药物之一,具备抗菌活性好、体内分布广、可口服、诱导耐药风险低、潜在适应症广等临床优势。目前,中国已上市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原研药包括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和康替唑胺片。公司的核心产品康替唑胺片是第一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国产原研噁唑烷酮类抗菌新药,获批适应症为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康替唑胺片相较于已上市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相当的药物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且与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少。凭借上述优势,康替唑胺片和 MRX-4 有望为公司奠定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抗菌药潜在市场的领先地位。为满足临床上不同的抗耐药菌感染用药需求,公司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继续深耕抗耐药菌新药领域,持续研发其他新结构或新作用机制的药物类型,以巩固公司在抗耐药菌领域持续的领先地位。
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多黏菌素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脱氢肽酶 I 抑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中,多黏菌素类抗菌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已上市,是临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经典药物,该类药物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由于上市时间较早,没有经过完整的现代药物开发流程的验证,具有较严重的肾毒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安全性更高的抗菌药被广泛使用后,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的临床地位曾一度下降。但进入 21 世纪后,由于耐碳青霉烯的细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多黏菌素类药物被加入联合疗法以降低细菌耐药的发生率。为解决传统多黏菌素类药物存在的问题,开发新一代多黏菌素类药物是目前国际抗菌新药开发的热点。公司的 MRX-8 是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宗旨开发的新一代多黏菌素类药物,在保留该类药物疗效的同时,有望提高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探索MRX-8吸入剂型的研发,从而建立公司在慢性肺部感染、阴性耐药菌感染领域的地位。
目前全球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日益增多,但治疗领域的相关新药研发相对较少。MRX-5 则是一种专门针对 NTM 感染的抗菌药物,具备针对性、特异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可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耐药率低和安全性好的潜在优势。未来,公司探索包含 MRX-5 的全口服的治疗策略,为 NTM 感染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创新抗耐药菌药物驱动市场发展
由于多重耐药菌对传统常用的多种抗菌药均产生耐药性,现有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容易造成治疗失败,延误病情。因此,对耐药菌有效且具有良好安全性的新型抗菌药是临床的长期刚性需求。目前,抗菌药治疗面临最后防线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升高和药物安全性限制使用的两大主要挑战,迫切需要具有新机理或新结构的下一代抗菌药来解决这些问题。研发新型的抗菌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是未来抗菌药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2) 临床实践更重视安全性
严重的细菌感染通常为急性感染,病情发展快,患者基础条件差,在采取有效药物治疗的同时,药物安全性也至关重要。目前部分感染治疗方案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肌肉毒性、严重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无法满足用药安全性的要求。例如,利奈唑胺与骨髓抑制有关,且会产生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血压带来负面影响;达托霉素于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肌肉损伤等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可能产生肾毒性及耳毒性等不良反应,且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需经常进行血浆中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以确保安全给药。因此更安全的抗菌药成为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未来抗菌药研发的趋势之一。
(3) 口服制剂抗菌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口服抗菌药被认为是接受度最高和最经济的给药方法。然而在多重耐药菌市场上,很少有口服药物可供选择,患者经常需要住院或到医院接受注射治疗,增加医院和患者的负担。有良好安全性保障的口服制剂,可以使患者居家接受治疗或更早由注射转化为口服治疗,减少住院时间和到医院的次数,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具有良好疗效的创新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口服抗菌药出现,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将为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4) 窄谱抗生素是耐药菌感染治疗的主要趋势
广谱抗生素由于对常见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具有一定的活性,在缺乏及时病原菌诊断的情况下,可以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带来很多的便利,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其也存在因缺乏针对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国际新上市的抗菌药大多以窄谱为特色,即仅对革兰阳性或阴性菌有效,甚至仅针对某一特定细菌有效。针对耐药菌感染,窄谱抗生素可以实施针对性治疗,降低诱导非目标病原菌产生耐药的风险,也便于调整剂量,实施个体化治疗,并减少对人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5) 各国政府重视抗菌药的研发工作
各国政府普遍认为有必要加强抗菌药的研发,以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威胁。抗菌药在临床中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不断加剧,临床需求越来越紧迫。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对于各类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研究资金的支持也吸引了大量制药企业投入这一领域。2022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发布《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对于耐药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临床急需的新药、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依程序优先审评审批,以此鼓励抗菌药的研发。
(6) 药企重新开始重视慢性感染领域的药物研发
疫情后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和普及,各国对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20 年,24 家国际制药公司发起了一项 10 亿美元的 AMR 行动基金,专门用于抗菌药的开发,这笔基金的一部分将投资于专注于创新型抗菌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鼓励新型抗菌药的研发,目标在 2030 年前为患者提供两至四种新型抗生素。同时老龄化也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老龄化带来的免疫低下人口的增长更是慢性感染人群激增的基础。特别是NTM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更是成为各家药企重点关注的领域。
目前,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临床阶段,而且集中在原有抗生素的剂型改变或者局部提升,而盟科药业立足提供更新的药物类型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特别是MRX-5,有望成为抑制亮氨酰-tRNA合成酶类的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用药。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详情请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