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062 公司简称:迈威生物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及行业风险等因素,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并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如下风险:
1) 预期未来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品种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准备,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62,251.49万元、75,861.18万元和83,578.18万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核心管线拥有在研品种11个,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准备等业务的开展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
2) 已报产即将上市品种的风险
公司自主研发品种8MW0511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于2023年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如上述品种未能通过上市审批,将影响公司药品销售收入,进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3) 生物制品集中带量采购的风险
生物制品行业的进入门槛高,研发费用高,制造难度大,销售单价也较高。若未来生物制品参加集中带量采购,将降低生物制品的销售价格,降低生物制品的毛利率,降低产品上市后商业价值,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4) 创新药的研发风险
创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一款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批上市,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随着国内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国产创新药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创新药研发仍有较大差距,目前绝大部分创新药研发还是基于发达国家率先发现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属于热门靶点的快速跟进。我国创新药研发的基础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同类首创药物较少。2021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对研发立题和临床试验设计提出建议,落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有序推进抗肿瘤药物的研发。2023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发布《新药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2023年第36号),该《指导原则》明确提出:获益-风险评估贯穿于药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是药物临床研发、上市申请和上市后监管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必须确保批准的药物在其说明书规定或建议的条件下安全、有效,在拟定适应症中药物的获益超过风险,方可获准上市。这是对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再次呼应与进一步明确,针对任何一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除了要做出相对现有疗法的优效之外,还必须确保增加的风险相对于收益是可接受的,即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必须有实质性的提升。创新药研发的主要风险包括:立项环节中靶点选择的风险;发现环节中创新分子确认的风险;开发环节中数据未达预期的风险;审批环节中不能获准上市的风险。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截至报告期末,尽管公司产品君迈康R与迈利舒R已分别于2022年3月和2023年3月获批上市并推进至商业化阶段,但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君迈康R与迈利舒R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14个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品种,包括10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覆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已上市品种3个,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3个,处于其他不同临床阶段品种7个。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83,578.18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10.17%。
公司未来几年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并将面临如下潜在风险:公司虽有药品获批上市,但销售收入可能无法弥补亏损,且公司仍持续存在大规模的研发投入,随着公司在研项目的推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并存在一定期间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
公司于2022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330,343.22万元。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若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造成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进而对公司的产品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等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
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种管线,随着三款产品君迈康R、迈利舒R及迈卫健R进入商业化阶段、一款品种处于上市申请审评中、其他在研品种的开发进度持续推进等,公司财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为公司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创造条件。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请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 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概述
迈威生物以市场需求大且临床应用未得到充分满足的生物类似药及针对成熟靶点的创新药为起点,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乃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始终秉承“让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的愿景,践行“探索生命,惠及健康”的使命,通过源头创新,为患者提供疗效更好、可及性更强的生物创新药,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抗体、ADC药物和重组蛋白药物,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专业人才为核心,聚焦自身免疫、肿瘤、眼科,兼顾感染和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跟踪全球研发热门靶点,并以基础科学成果为依据开展全新靶点的抗体药物开发,前瞻性地发展与拟上市品种相匹配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并且招募组建覆盖自身免疫疾病、慢病、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的销售及推广团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展市场推广和商务合作。以期将公司建设成为抗体及ADC药物生产能力一流并拥有多个独特产品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公司凭借国际领先的四项特色技术平台和研发创新能力,在品种管线构建、平台技术差异化、适应症选择等方面持续创新,同时在技术优势领域持续进行基础研究及其转化。公司拥有14个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品种,包括10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覆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已上市品种3个,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3个,处于其他不同临床阶段品种7个。独立承担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多个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公司以创新为本,注重产业转化,符合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标准的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基地已在江苏泰州投入使用,并已通过欧盟QP审计和中国GMP符合性检查,分别位于上海和江苏泰州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其中泰州生产基地“泰康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完成ADC药物的试生产,并且ADC车间已顺利完成9MW2821的III期临床试验样品制备,其中ADC原液生产3批次,制剂生产3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检定合格。标志着迈威生物的ADC药物已经实现了从早期研发、药学研究和开发、到商业化规模的关键注册临床样品的生产这一全产业链布局并实践。上海金山生产基地“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的2条原液生产线和1条西林瓶制剂生产线已具备试生产条件,1条预充针制剂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
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均有跨国医药公司、上市公司或研究院所从业经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管理经验,熟悉生物制品从研发到生产、从生产设施建设到资产管理乃至海内外市场销售和商务拓展全产业链的规则和运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1491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398名,占比26.69%,公司员工中51人拥有博士学历,254人拥有硕士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0.46%。
(2)技术平台建设及经营成果
公司依托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建设完成了分子发现与成药性研究体系、工艺开发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转化体系,其中分子发现与成药性研究体系建立了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新分子发现平台、高效B淋巴细胞筛选平台、ADC药物开发平台、双特异性/双功能抗体开发平台等四项技术平台。在分子发现与成药性研究体系的产出上,通过工艺开发与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与转化,自公司成立至今技术平台共新增15个品种的30项国内外临床准入。
公司依托工艺开发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转化体系,完成了15个品种的工艺、质量及生产转化研究,其中3个品种已获得上市许可,1个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经受理,3个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随着君迈康R和迈利舒R的获批上市,公司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具备了抗体、ADC药物及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伴随迈利舒R和迈卫健R的上市许可申请,全资子公司迈威康和泰康生物于2022年6月顺利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实施的药品注册研制和生产现场核查。同时,泰康生物也通过了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查验中心组织实施的GMP符合性检查。2023年4月,获批上市不足一月的迈利舒R完成生产、包装、质检以及首批物流配送,从公司泰州生产基地发往全国28个省及直辖市,这标志着公司具备了上市药品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已发展成为药品全产业链布局的生物制药公司。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83件(国内、国家、PCT);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明专利申请387件(国内、国家、PCT),累计授权发明专利71件(国内、国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独立承担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独立/牵头承担共计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挂牌“上海市抗体药物发现及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心”,助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市场化导向的运行机制,推动了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应用,形成了技术创新持续供给能力。
(3)产业化能力建设及经营成果
公司泰州生产基地(泰康生物)已按照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标准完成了抗体及重组蛋白药物生产、检验设施建设,配备完善的公用设施系统、仓储系统、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通过各项验证并投入使用。泰州生产基地设施包括三条原液生产线和两条制剂生产线,拥有抗体药物产能8,000L,同时拥有重组蛋白药物产能4,000L,制剂生产线可满足1ml预充针和多个规格西林瓶灌装。同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生产基地于2019年取得由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于2021年通过欧盟QP审计,并于2022年6月通过中国GMP符合性检查。目前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公司在研品种的临床用药生产,及地舒单抗注射液品种的商业化生产。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9项在研品种的临床试验样品制备,及1项品种的商业化生产工作。其中原液生产合计84批次(200L培养规模25个批次、500L培养规模4个批次和2,000L培养规模55个批次,临床在研品种与上市后商业化拟定生产规模一致),制剂生产合计91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检定合格。
为满足公司产业化进一步扩大之需求,公司上海金山生产基地(朗润迈威)启动“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参照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的要求,按数字化工程标准建设,计划服务于全球市场。项目占地6.97万平方米,包括抗体药物生产车间、制剂车间及辅助设施。一期建设规划采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两种原液生产方式,建成后可形成27,000L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规模。截至2024年1月,位于上海金山的朗润迈威生产基地的2条原液生产线(6个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1条西林瓶制剂生产线的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和验证工作,已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建设的1条预充针制剂生产线已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相关设备的验证工作,2024年下半年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建设的综合仓库,已完成立体库的货架和设备安装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试,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
同时,公司于2020年11月启动“泰康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ADC药物、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药物的商业化生产。项目于2021年9月取得施工许可后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的土建工程,已完成ADC车间、仓库一、工程质检楼的机电安装工程,并于2023年6月完成上述区域相关公用工程及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具备试生产能力。截至报告期末,ADC车间已完成9MW2821的III期临床试验样品制备,其中ADC原液生产3批次,制剂生产3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检定合格。标志着迈威生物的ADC药物已经实现了从早期研发、药学研究和开发、到商业化规模的关键注册临床样品的生产这一全产业链布局并实践。
(4)营销体系建设
迈威生物在“市场引领、医学驱动”的专业化推广理念指引下,围绕上市、待上市、管线内产品领域特性,全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团队组建及营销网络建设。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以自营为主的风湿免疫产品线、慢病产品线团队已全面建立完毕并有序推进上市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营销团队由市场及上市后医学模块、销售及市场准入模块、产品推广及售后管理模块、分销招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GSP质量管理模块构成,目前主要负责阿达木单抗(君迈康R)和地舒单抗(迈利舒R)的商业化。所有核心管理人员均来自跨国药企及知名内资企业,具备丰富的创新药和相关领域药品推广和商业化经验,非常熟悉中国自身免疫领域、慢病领域药品的学术推广。君迈康R于2023年第一季度获得新增原液生产车间和生产线补充申请的批准,一季度末全面恢复商业供货。自产品恢复供应后,截至报告期末,君迈康R完成发货166,921支;完成26省招标挂网,各省均已完成医保对接;准入医院173家,覆盖药店1,316家。君迈康R目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君实生物,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并先行垫付推广费用,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君实生物2023年度结算金额。根据公司与君实生物于2024年4月签署的补充协议,君实康将不再作为君迈康R的MAH,由君实生物直接将君迈康R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给迈威生物。迈利舒R于2023年3月底获批上市,4月25日完成首批商业发货,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发货84,474支;完成28省招标挂网,29省完成省级医保对接;准入医院605家,覆盖药店2,061家。
市场及上市后医学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定位、医学策略、市场策略、营销活动规划、药物警戒协同及上市后医学研究;销售及市场准入模块主要负责销售渠道及物流、各级准入相关工作及医保等政务工作;产品推广及售后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学术活动的推广、客户管理和拓展、售后协调及问题处理;分销招商模块主要负责三方推广团队的筛选及甄别、代理商签约及招后管理;运营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销售团队效率、员工培训与发展、财务及合规管理;GSP质量管理模块主要负责GSP主体的管理维护、受控仓储运输管理及员工培训。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设计,在集团管理垂直贯穿的同时,保留了营销中心足够的自主权限,使得所有的营销行为在合规受控的前提下,灵活高效。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将侧重与资质、业内口碑好且与目标医院契合的经销商建立合作。在市场推广方面,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重心”的理念,重视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产品特性,以关键临床研究数据为基础,收集与汇总真实世界使用数据,将药品的使用与疗效情况、对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关键信息传递给市场,进行医生和患者教育,以期增强市场对免疫疗法的认知,提升医生选择免疫疗法的信心,使得患者能够长期获益。
围绕新获批上市产品迈卫健R,营销中心已完成专属肿瘤领域团队核心骨干人员及部分关键岗位的招募,并结合产品获批,即将完成整体团队的扩充。届时将实现风免、慢病、肿瘤三线团队的协同作战格局。各产品线单独负责单一品种的推广及销售工作,在交叉领域将适时启动联合推广项目,通过项目执行实现产品线之间的协作。
(5)全球商务拓展
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展市场推广和商务合作,设立国际业务部和商务拓展部进行境外市场推广及全球商务合作。
一直以来,南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具有巨大的医药市场潜力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是中国药企全球化布局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成熟品种,尤其是生物类似药,公司聚焦于埃及等中东北非国家、印尼等东盟国家、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等海外诸多新兴市场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快速推进生物药的当地注册和销售、部分国家当地化生产等。国际业务部在深耕国际市场近二十年的资深商务专家的带领下,依托强大的海外商业拓展能力和丰富的注册经验,负责完成拓展策略制定、筛选合作商、注册申报并且配合海外官方药监部门开展GMP审计、上市后维护等工作。报告期内,针对9MW0113海外市场的商业化推广与巴基斯坦、摩洛哥、菲律宾、阿根廷等4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针对9MW0311和9MW0321与巴基斯坦、埃及、泰国、印尼、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6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2024年3月,就9MW0813与印度制药公司达成供应和商业化协议。根据协议,该合作公司获得9MW0813在印度进口、生产、注册、上市和销售的独家权利,并有权获得包括南亚及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10个国家的非独家权利。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覆盖海外市场数十个国家的正式协议或框架协议的签署,并已向巴基斯坦递交了9MW0113、9MW0311上市申请文件,向印尼递交了9MW0113上市申请文件,向埃及递交了9MW0113预注册申请,其他国家注册申请准备中。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医保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迈威生物利用现有的新兴市场的商务网络,可以实现快速上市。
随着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业化战略的推进,在这个复杂和极富挑战的过程中,公司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司坚持以创新技术平台驱动新产品开发,通过深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建立高效率药物筛选评价体系,打造自有的研发平台和核心产品管线,结合自身在免疫、肿瘤和眼科等领域的优势产品组合,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外商业化资源和自身的国际注册能力,继续加快海外商务拓展和注册上市的进程,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海外商业化平台的战略价值。
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境内头部药企,通过对外授权等合作模式,推进公司产品、特别是创新品种的广泛合作。该项工作由商务拓展部承接,核心战略目标是基于公司高效的创新发现体系和强大的开发能力、致力于公司研发管线的价值最大化、全球化。公司与多家国际医药企业巨头进行多轮商业谈判,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围绕生物技术重点与前沿领域进行布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的持续性,进而更好的推广产品管线。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迈威(美国)于2023年1月就9MW3011项目与美国DISC MEDICINE, INC.达成独家许可协议。DISC获得除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以及以其他方式开发9MW3011的权利。迈威(美国)可获得合计最高达4.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外可获得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近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中DISC向迈威(美国)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1,000万美元。此合作将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商业布局。DISC是一家专注于血液系统疾病领域(特别是罕见病)的公司,引进项目非常审慎:2019年从Abbvie引进了抗HJV单抗(铁调素抑制);2021年从罗氏引进了甘氨酸转运蛋白1(GlyTI)抑制剂(血红素合成失调相关);2023年初从公司引进了9MW3011(铁调素诱导),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该领域的专业地位。公司与DISC合作后,先后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FTD)和孤儿药资格认定(ODD)。此项合作,有望加快推进9MW3011在美国乃至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进展。
随着公司研发体系的持续完善以及创新能力及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公司商务拓展网络及国际合作经验的日益成熟,公司重点将针对创新度较高且差异化优势明显的管线推进国际合作,主要包括靶向Nectin-4 ADC(9MW2821)、靶向B7-H3 ADC(7MW3711)、抗ST2单抗(9MW1911)、抗IL-11单抗(9MW3811)等管线。
2. 主要产品
公司品种以源头创新、自主研发类生物制品为主。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14个处于临床或上市阶段的品种,包括10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覆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已上市品种3个,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3个,处于其他不同临床研究阶段品种7个。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核心品种研发管线情况如下:
(1)上市产品
1)9MW0113
9MW0113为公司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重组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迈威生物项目代码:9MW0113,君实生物项目代码:UBP1211),为修美乐R通用名:阿达木单抗)的生物类似药。9MW0113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君迈康R)是由CHO细胞表达的重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与TNF-α特异性结合并中和其生物学功能,阻断其与细胞表面TNF-α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TNF-α的致炎作用。项目曾获得“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2022年3月,君迈康R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治疗,2022年11月,增加用于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该产品的全球商业化由迈威生物承接并管理。其中,国内营销中心由市场及上市后医学模块、销售及市场准入模块、产品推广及售后管理模块、分销招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GSP质量管理模块构成,通过构建平台,快速高效地将获批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适应症)等产品信息传递至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中;国际业务由国际商务拓展、国际注册、国际物流等模块和平台组成,能快速推进海外商业化进程。
君迈康R的定价原则: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04号),阿达木单抗属于“其他药品,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同时公司结合医保相关政策、市场同类产品竞争和市场准入机会、企业生产成本及销售规模综合因素制定的君迈康R最高零售价格为998元/盒(规格:40mg/0.8mL)。
2023年1月,君迈康R药品补充申请获得批准,在已获批“原液车间一原液生产线”的基础上,在同一生产厂内(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增加“原液车间二原液生产线二”作为本品原液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产品供应于2023年一季度末全面恢复。营销中心在长达半年的供货真空期内,竭力实现了销量的自主控制,全力保障了治疗期内老患者的用药供应。自产品恢复供应后,截至报告期末,君迈康R完成发货166,921支;完成26省招标挂网,各省均已完成医保对接;准入医院173家,覆盖药店1,316家。君迈康R目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君实生物,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并先行垫付推广费用,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君实生物2023年度结算金额。根据公司与君实生物于2024年4月签署的补充协议,君实康将不再作为君迈康R的MAH,由君实生物直接将君迈康R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给迈威生物。迈威生物成为新MAH后,将履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义务,并自主决定合作品种在中国大陆及中国大陆以外区域的研发、开发、销售、委托销售、推广、委托推广、招投标、产品供应、上市后研究、药物警戒、审计、商标、召回、赔偿等一切事宜。针对君迈康R海外市场的商业化推广已与巴基斯坦、摩洛哥、菲律宾、阿根廷等4个国家签署正式协议,并已向印尼、埃及、巴基斯坦递交注册申请文件。公司将持续利用现有的新兴市场的商务网络和拓展能力,快速实现该品种海外市场的合作及注册上市。
2)9MW0311
9MW0311为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0mg),是地舒单抗ProliaR(普罗力R)的生物类似药,活性成份为抗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免疫球蛋白G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2023年3月28日,9MW0311地舒单抗注射液(迈利舒R)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本品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后续拟递交补充申请,增加骨折高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症适应症。
2020年,原研药普罗力R在中国上市,继2022年11月博安生物研制的博优倍R之后,迈利舒R是全球第2款获批上市的普罗力R生物类似药。
地舒单抗是国际上一线广谱类抗骨折风险药物,能够阻断RANKL激活破骨细胞及其前体表面的受体RANK,阻断RANKL/RANK相互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从而减少骨吸收,增加骨皮质和骨小梁的骨量和强度。地舒单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多个部位的骨折风险,包括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适用于治疗高骨折风险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高骨折风险男性骨质疏松症,以增加骨量、治疗高骨折风险男性和女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的高骨折风险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男性,以增加骨量以及治疗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法的高骨折风险乳腺癌女性,以增加骨量。预充式注射器以及每6个月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一次的长效给药方案,能够增加患者自行治疗的便利性及依从性,长程治疗中地舒单抗已被确认为较优的治疗选择,有临床应用10年的安全性数据。
地舒单抗最早于2010年在美国和欧洲地区获批上市,经过十几年的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充分验证。根据一项长达10年的临床研究(FREEDOM+扩展研究)数据,在第3年的时候,新发脊椎骨折和髋部骨折风险比安慰剂组下降了68%和40%,而连续用药10年的受试者腰椎和全髋骨密度相较基线分别增加了21.7%和9.2%。此外,该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地舒单抗长期应用的整体安全性和安慰剂无异,受试者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而且在至少长达10年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检测到受试者体内产生地舒单抗中和抗体。一篇纳入了10项研究(共计5,361位受试者)的荟萃分析对比了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对低骨量和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12个月后地舒单抗可显著增加腰椎、髋部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并在24个月时进一步扩大差异。研究还表明,在24个月时,地舒单抗治疗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于阿仑膦酸钠。
根据《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推荐意见,(1)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使用地舒单抗进行治疗;(2)双膦酸盐进入药物假期或特立帕肽停药后的患者,建议使用地舒单抗进行序贯治疗;(3)应用地舒单抗5~10年后需重新评估骨折风险,并根据骨折风险情况决定是否停用;(4)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使用地舒单抗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迈利舒R遵循生物类似药相关研究指南,通过系统研究,确证了迈利舒R与参照药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高度相似。迈利舒R已在《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23)发表了临床研究数据,标题为“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recombinant, fully human anti-RANKL monoclonal antibody (MW031) versus denosumab in Chinese healthy subjects: a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ingle-dose, parallel-controlled trial.”。
根据安进公司年报,ProliaR2023年的销售额为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此外其合作伙伴第一三共报道日本授权品牌PraliaR2022年日本销售额为402亿日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地舒单抗在中国的市场规模预期于2030年将达人民币78亿元。
迈利舒R于2023年3月底获批上市,4月25日完成首批商业发货,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发货84,474支。报告期内,迈利舒R已完成28省招标挂网,29省完成省级医保对接;准入医院605家,覆盖药店2,061家。2023年度,迈利舒R已与巴基斯坦制药公司The Searle Company Limited(Searle)达成许可协议,Searle将负责相关产品在巴基斯坦的本地灌装、注册和商业化;与埃及市场战略合作公司已签署授权许可及商业化协议;与哥伦比亚制药公司Laboratorios Legrand S.A(Legrand)达成战略合作,Legrand将负责产品在哥伦比亚以及厄瓜多尔的注册和商业化;与泰国制药公司Innobic(亚洲)达成许可和供应协议,在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成员国之一的泰国进行相关产品的注册和商业化;与印尼制药公司达成许可及商业化协议,该合作公司获得产品在印尼注册、进口、市场推广和销售的独家权利。公司将持续利用现有新兴市场的商务网络和拓展能力,快速实现该品种海外市场的合作及注册上市。
3)9MW0321
9MW0321为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20mg),是地舒单抗XGEVAR(安加维R)的生物类似药。2024年3月29日,9MW0321地舒单抗注射液(迈卫健R)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1处成熟长骨且体重≥45 kg)的青少年患者,为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安加维R生物类似药。公司亦正在推进迈卫健R其他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工作。
2022年和2024年,公司先后于《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和国际顶级期刊《JAMA Oncology》分别发表了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的Ⅰ期和III期临床研究成果,通过“头对头”的药代动力学比对和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人群临床有效性比对研究,全面系统地证明了9MW0321与原研药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似性。
2023年度,9MW0321已与巴基斯坦制药公司Searle达成许可协议,Searle将负责相关产品在巴基斯坦的本地灌装、注册和商业化;与埃及市场战略合作公司已签署授权许可及商业化协议;2023年下半年,9MW0321与Legrand就地舒单抗注射液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市场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Legrand将负责该产品在哥伦比亚以及厄瓜多尔的注册和商业化;与泰国制药公司Innobic(亚洲)达成许可和供应协议,在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成员国之一的泰国进行相关产品的注册和商业化。公司将持续利用现有的新兴市场的商务网络和拓展能力,快速实现该品种海外市场的合作及注册上市。
2019年,原研药安加维R在中国上市,适应症: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以延迟或降低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骨手术)的发生风险;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1处成熟长骨且体重≥45 kg)的青少年患者。除迈卫健R外,目前国内尚未有其他生物类似药上市。2022年安加维R在中国销售额为4.27亿元(来自百济神州年报)。
9MW0321主要竞争优势在于:①作为国内第一个上市的安加维R生物类似药,先发优势明显;②地舒单抗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多个专家共识或治疗指南推荐;③医生和患者对地舒单抗的认可度较高。此外,与临床治疗常用药双膦酸盐类药物相比,地舒单抗有如下优势:①具有靶向性,可通过特异性结合RANKL阻断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发挥对骨转移SREs防治作用;②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双膦酸盐类药物,且对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效;③安全性好,不通过肾脏清除,应用地舒单抗的患者更少出现肾毒性的副作用。公司认为9MW0321的市场空间较大。
(2)在研品种
公司多样化的在研品种管线分别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NDA阶段品种
1)8MW0511
8MW0511为一款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适用于成年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容易引起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药物治疗时,使用本品降低以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表现的感染发生率。
8MW0511是新一代长效G-CSF(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应用基因融合技术将改构的G-CSF突变体基因的N端与人血清白蛋白的C端融合,可明显抑制G-CSF受体介导的清除途径,延长半衰期,在临床使用中可以降低给药频率,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8MW0511采用酵母表达系统进行生产,均一性较好;制备过程避免了复杂的PEG化学修饰反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8MW0511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8MW0511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报告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出有确切的临床疗效,非劣于阳性对照药物津优力R,能够改善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其中第2-3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总体安全性与阳性对照组相似,人体用药安全可控,耐受性较好。
临床研究阶段品种
1)9MW0211
9MW0211为一款创新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VEGF,适应症: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公司基于兔单克隆抗体及人源化改构技术获得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西兰兔经人VEGF免疫,筛选获得抗人VEGF的兔单克隆抗体,经人源化改构后获得该抗体序列,采用兔源单克隆抗体作为母本单抗,拥有创新的结合表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鼠源单抗相比,兔源单抗具备更高的亲和力。截至本报告披露日,9MW0211正处于II/III期临床研究第二阶段的入组阶段。
2)9MW0813
9MW0813为一款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用生物制品3.3类,适应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9MW0813是阿柏西普(艾力雅R)的生物类似药,为VEGFR-1和VEGFR-2胞外区结合域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重组形成的融合蛋白,可与VEGF-A和PlGF结合,具有与9MW0211相同的作用机理和机制,差异在于9MW0211与VEGF-A结合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力,9MW0813则可与VEGF-A和PlGF结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与新生血管相关的眼部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9MW0813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在2021年2月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开发,通过多批次工艺比对优化,进行头对头质量研究、结构表征、功能学研究,以及稳定性试验等比对研究,证明了9MW0813生产工艺稳定、质量可控,与艾力雅R在药学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非临床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比对研究结果表明9MW0813与艾力雅R相比作用机制相同,体内药效、药代动力学及药物相关毒性相似。公司于2020年9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9MW0813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受试者的耐受性较好,未发生较艾力雅R说明书之外的非预期不良反应,未发生抗药抗体阳性;在体内药代动力学方面:受试者外周血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药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药代动力学参数数值相当,给药后外周血VEGF浓度均有所降低;在有效性方面:受试者的视力、视网膜结构(CRT、病灶面积)均有所改善,且呈上升趋势。9MW0813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
3)9MW2821
9MW2821为一款采用了化学修饰偶联技术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定点抗体偶联药物,是国内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品种,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Nectin-4。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9MW2821为公司利用ADC药物开发平台联合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两项平台技术开发的创新品种。该品种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联技术连接子及优化的ADC偶联工艺,实现抗体的定点修饰。9MW2821注射入体内后,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Nectin-4结合并进入细胞,通过酶解的作用,定向释放细胞毒素,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此外,9MW2821具有组分均一,纯度较高以及便于产业化等特点。非临床研究表明,9MW2821具有明确的作用机制、其抗肿瘤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安全药理学特征、毒理学特征良好。公司目前正在针对尿路上皮癌、宫颈癌、食管癌等多个适应症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80例受试者入组,现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了突出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9MW2821在2023年度ESMO大会中以口头报告形式与参会专家针对晚期实体瘤受试者的临床I/II期研究数据进行交流(摘要编号:4613;摘要标题: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study of 9MW2821, a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argeting Nectin-4,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并在第55届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中以聚焦全体会议口头报告(Focused Plenary Oral Presentation)的形式报告了截至SGO摘要投稿时9MW2821的I/II期宫颈癌队列临床研究数据(摘要标题:Efficacy and safety of 9MW2821, a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argeting Nectin-4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A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 尿路上皮癌
对于二线及以后单药疗法,公司已正式启动9MW2821治疗经铂类化疗和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III期临床研究,现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截至2023年12月5日,9MW2821在II期临床1.25mg/kg剂量组下,单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2.2%(95%CI :44.8%-77.5%)和91.9%(95%CI :78.1%-98.3%),中位PFS为6.7m(95%CI :3.8-NR),中位OS尚未达到。9MW2821尿路上皮癌临床进度在全球Nectin-4 ADC中仅次于已上市的PADCEVR。目前,该项目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同步开展。针对一线疗法,与PD-1抑制剂免疫疗法联合用药的I/II期临床研究也在推进中,现已完成首例入组。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8年全球膀胱癌新发病例约55万,死亡病例约20万。北美和欧洲地区发病率较高(北美为11.3/10万,欧洲为11.9/10万),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3.6/10万)。膀胱癌属于尿路上皮癌,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数据,膀胱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根据2024年2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在JNCC上发表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我国膀胱癌新发9.29万例,死亡4.14万例,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排名第11和第13。作为中国常见癌种之一,尿路上皮癌易转移、易复发,晚期尿路上皮癌生存期短,是我国重要疾病负担之一,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 宫颈癌
9MW2821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宫颈癌适应症报道临床数据的品种。
针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系统性治疗药物选择和治疗效果较为有限。9MW2821的I/II期宫颈癌队列纳入含铂双药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失败、或含铂双药化疗及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系统性治疗方案不超过2线的复发或转移性Nectin-4阳性宫颈癌患者。受试者在每28天为1个周期的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接受静脉输注1.25mg/kg的9MW2821,直到确认疾病进展、死亡、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或退出研究。
截至2023年9月25日,该研究宫颈癌拓展队列中,Nectin-4表达的检出率为89.67%,Nectin-4 3+检出率为67.82%。该研究共入组40名患者,57.5%受试者既往接受过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60%受试者既往接受过含铂双药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3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40.54%和89.19%,其中1例完全缓解(2.70%),14例部分缓解(37.84%),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经过含铂双药化疗及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21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ORR和DCR为38.10%和85.71%。Nectin-4 3+的患者中,2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ORR和DCR分别为50.00%和92.31%。92.50%的受试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0.00%)、皮疹(17.50%)和γ-谷氨酰转移酶增加症(12.50%)。没有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报告。上述研究结果表明,9MW2821在宫颈癌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积极的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宫颈癌适应症仍在积极入组更多患者,特别是经化疗及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对于二线及以后的单药疗法,公司将积极推进关键注册临床的准入。同时,公司也在对一线联合疗法进行科学评估和筛选。
针对宫颈癌,目前已经获批上市的同基线疗法中,主要有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开坦尼R)用于治疗既往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宫颈癌患者,ORR为32.3%(数据来源于康方生物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Genmab/Seagen公司TIVDAKR(Tisotumab Vedotin)用于一线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疾病发生进展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ORR为17.8%(数据来源于再鼎医药官方微信公众号)。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摘自Worldwide trends in cervic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ith predictions for the next 15 years, Cancer 2021.)。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2020年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宫颈癌60万例,因宫颈癌死亡人数高达34万。根据2024年2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在JNCC上发表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我国宫颈癌新发15.07万例,死亡5.57万例,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排名第8和第9;相比同口径2022年2月发布的2016年的11.9万新发病例数和3.7万死亡人数,有明显增长。
★ 食管癌
9MW2821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在食管癌适应症报道临床数据的品种。
9MW2821于2024年2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快速通道认定”(FTD)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截至2024年02月20日,9MW2821在II期临床1.25mg/kg剂量组下,单药治疗并完成至少一次肿评的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0%和73.3%,其中28例接受过化疗及免疫治疗,该项研究仍在继续入组和评估。相比于现有疗法,9MW2821在食管癌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潜力和优势。目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是标准一线治疗,治疗失败后的系统性治疗药物选择和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对于二线及以后的单药疗法,公司将继续推进II期入组和评估,并尽快启动III期临床的沟通交流;同时正在对一线联合疗法进行科学评估和筛选。
从流行病学来看:2020年全球食管癌新发人数60.4万,死亡人数54.4万。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在JNCC上发表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显示:我国食管癌新发22.4万例(男性16.75万例,女性5.65万例),死亡18.75万例(男性14.04万例,女性4.71万例),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排名第7和第5。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24年美国预计约有食管癌新发22,370例(男性17,690例,女性4,680例),死亡16,130例(男性12,880例,女性3,250例)。在中国,食管鳞癌(ESCC)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食管癌病例的85.79%,食管腺癌(EAC)和其他类型分别占比11.00%和3.21%。而在美国,EAC是白人中最常见的食管癌类型,约占食管癌病例的70%,ESCC约占30%,ESCC在非裔美国人中更常见。此外,据IQVIA报道,2022年中国食管癌存量患者人数74.2万人,晚期转移性食管癌占比约70%,其中可接受系统性治疗者约占80%,约41.6万人。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提示:PD-1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为标准一线治疗,PD-1或单药化疗为二线及以上可选方案。实际临床应用中,经过一线治疗失败后无优选方案,存在极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4)9MW2921
9MW2921是基于新型抗体偶联技术平台IDDCTM开发的一款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新药,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已提交结构、方法等专利申请,适应症:晚期实体瘤。Trop-2属于TACSTD家族,是由TACSTD基因编码表达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很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Trop-2的表达程度与疾病的恶性程度相关。Trop-2过表达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
9MW2921为公司基于新型抗体偶联技术平台IDDCTM(Interchain-Disulfide Drug Conjugate)开发的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分子。由创新抗体分子,新型连接子以及新型Payload(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构成,具有完全知识产权。9MW2921注射人体内后,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进入肿瘤细胞,通过特定酶解作用,定向释放小分子,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
9MW2921具有结构稳定,组分均一,纯度高,易于产业化放大等特点。9MW2921采用IDDCR的技术平台进行桥联,其DAR值为4,相较国内外同类型在研ADC品种,在稳定性和一致性上更优。9MW2921采用的小分子药物抗多药耐药性佳,细胞敏感性高,毒素代谢时间短,且其在内吞活性,血浆稳定性,药物释放特性,旁观者杀伤效应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与提升。体内药效研究表明,9MW2921显示了更好的肿瘤杀伤作用。食蟹猴、大鼠等动物安全性评价模型中,9MW2921的靶向相关毒性以及脱靶毒性均得到有效控制,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及药代特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9MW2921具有临床差异化特性以及广阔的临床开发前景。
注射用9MW2921于2023年7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开展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开展“评估9MW2921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免疫原性及初步疗效的I/II期临床研究”。本研究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国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进行剂量探索以及多个适应症的疗效探索,进度处于I/II期临床研究入组阶段。
5)7MW3711
7MW3711是基于新型抗体偶联技术平台IDDCTM开发的一款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新药,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已提交结构、方法等专利申请,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B7-H3靶点属于B7配体家族成员,在多数癌症类型中都会过度表达,但是在正常组织中低水平表达。在恶性组织中B7-H3抑制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原生效应(protumorigenic effect)。此外,B7-H3有促进迁移和侵袭、血管生成、化疗耐药、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以及影响肿瘤细胞代谢等作用。
7MW3711注射人体内后,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进入肿瘤细胞,通过特定酶解作用,定向释放小分子,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从靶点表达和分布来看,针对B7H3的ADC药物有潜力应用于有显著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肺癌、肉瘤、前列腺癌、头颈癌、食管癌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7MW3711具有结构稳定,组分均一,纯度高,易于产业化放大等特点。其采用喜树碱类新型毒素分子,相较国内外同类型药物,该分子具有比DXd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多种动物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杀伤作用。7MW3711采用桥联定点偶联,具有均一的药物抗体比,DAR值为4,比竞品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且小分子药物通过肿瘤组织蛋白酶水解释放,更一步增强了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在食蟹猴等动物安全性评价模型中,7MW3711显示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及药代特性。
注射用7MW3711于2023年7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针对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开展临床试验,2024年2月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目前正在开展两项研究:一项名为“评估7MW3711单药或联合治疗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I/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国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进行剂量探索以及多个适应症的疗效探索,进度处于I/Ⅱ期临床研究入组阶段。另一项名为“评估7MW3711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I/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以上海胸科医院为牵头单位,处于I/Ⅱ期临床研究入组阶段。
6)9MW1411
9MW1411为一款创新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α-toxin毒素,适应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9MW1411是公司利用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技术开发的一款单克隆抗体,对通过α-toxin免疫小鼠获得的鼠源单抗进行高通量筛选,抗体工程技术人源化改造和成药性优化及PTM热点去除,获得具有成药性的创新抗体。
9MW1411于2021年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I期临床研究于2021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静脉输注9MW1411在200mg至5,000mg剂量范围内安全且耐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呈线性比例PK特征,各剂量组间清除率基本恒定。目前已启动II期临床研究,正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7)6MW3211
6MW3211为一款创新人源化双特异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CD47和PD-L1,适应症:晚期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MW3211是共轻链结构,采用差异化的亲和力设计,以确保优先结合到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并在此基础上发挥CD47抗体臂的阻断作用,同时活化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动物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显示,在CD47敏感的淋巴瘤及CD47与PD-L1双阳性的实体瘤动物模型中均观察到明确的肿瘤抑制活性。
目前全球尚无以CD47为靶点的单抗或双抗等药物上市。6MW3211于2021年7月和8月先后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正在进行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PD、免疫原性及初步有效性的中美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以及公司于2022年4月开始陆续开展的血液瘤(AML和MDS)单药及联合的Ib期和肺癌、淋巴瘤、肾癌适应症的II期临床研究均完成了受试者随访,处干数据整理总结阶段。
8)9MW1911
9MW1911为一款基于高效B淋巴细胞筛选平台自主研发的创新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ST2,适应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特应性皮炎等。
临床前研究表明9MW1911在分子水平上,表现出与重组人ST2具有高亲和力,同时可以高效阻断IL-33与ST2的结合,抑制NF-kB和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细胞学水平上,9MW1911可以抑制重组人IL-33促进KU812细胞生成IL-5的活性,表现出阻断IL-33/ST2信号通路的作用;种属交叉试验显示,9MW1911可以特异性结合人和食蟹猴ST2,与小鼠ST2不结合;非临床研究显示该品种动物体内作用机制清晰明确,与ST2特异性结合后,能够阻断细胞因子IL-33对ST2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实现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9MW1911所针对的IL33/ST2通路,系赛诺菲已上市药品Dupilumab(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达必妥R)所针对的IL-4/IL-13信号传导通路的上游通路,具有更广泛的抗炎症反应。
目前全球尚无以ST2或其配体IL-33为靶点的抗体药物上市。截至本报告披露日,9MW1911已完成健康受试者的Ia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9MW1911注射液在剂量递增范围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目前正在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适应症Ib/IIa期临床试验,现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9)9MW3011
9MW3011为一款由迈威生物位于美国的San Diego创新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TMPRSS6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其靶点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膜表面,9MW3011单抗可通过特异性地与TMPRSS6结合,上调肝细胞表达铁调素(Hepcidin)的水平,抑制铁的吸收和释放,降低血清铁水平,从而调节体内的铁稳态。9MW3011的研发阶段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9MW3011适应症拟包括多种在全球不同地区被列为罕见病的疾病,如β-地中海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与铁稳态相关的疾病。目前,相关适应症领域尚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已上市或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多为小分子、多肽或基因治疗药物,9MW3011与之相比,具有半衰期长、安全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势。因此,9MW3011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领先的调节体内铁稳态的大分子药物。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9MW3011中国健康受试者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受试者随访工作,目前处于总结收尾阶段。β-地中海贫血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Ib期临床研究已同步开展,目前分别处于启动阶段和受试者入组阶段。2023年9月,9MW3011注射液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FTD),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PV)。2024年2月,其获得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ODD)。
2023年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迈威(美国)就9MW3011与DISC MEDICINE, INC.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DISC将获得除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以及以其他方式开发9MW3011的权利。迈威(美国)可获得合计最高达4.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外可获得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近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中DISC已经向迈威(美国)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1,000万美元。
10)9MW3811
9MW3811为一款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人白介素-11(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适应症为晚期恶性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
9MW3811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以通过阻断靶标信号通路,特异性调节肿瘤细胞与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提高肿瘤微环境中炎症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T细胞的浸润。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观察到9MW3811与抗PD-1抗体的联合抗肿瘤治疗效果。在纤维化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9MW3811可以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的肺纤维化面积、减少肺胶原含量、改善肺功能,有望成为特异性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过去十年,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治疗性抗体药物获批应用于多种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但总体临床响应率较低(<30%),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始终是各大生物医药公司的研究热点。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恶性进展、免疫逃逸以及治疗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策略是“后PD-1”时代免疫治疗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9MW3811注射液于2023年2月获得澳大利亚TGA批准,同意开展针对多种晚期恶性肿瘤以及纤维化疾病的临床试验,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总结报告;2023年5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意开展针对晚期恶性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同时国内健康人I期临床桥接试验数据库已锁定,正在撰写临床总结报告;2023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同意开展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9MW3811的研发阶段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11)9MW1111
9MW1111为一款创新单克隆抗体,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作用靶点为PD-1,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9MW1111于2020年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公司已经完成了Ia期临床总结报告,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目前单药扩展研究进行中。联合OH2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治疗的Ib期研究于2022年5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以高效创新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为支撑,通过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获得商业利润。公司致力于成为全产业链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依据业务流程建立了合理的经营模式,具体为:
1. 研发流程及模式
(1)研发流程
公司创新药的研发阶段分为由靶点确认和新分子筛选、优化、体内外评估构成的新分子发现阶段,由临床前小试、中试和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申请构成的临床前研究阶段,由临床试验和伴随推进的临床研究期间的药学及非临床研究,以及产品上市许可申请构成的临床研究阶段,由产品上市后研究与监测构成的药品上市阶段。在创新发现阶段公司基于科学理论和疾病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立项,依托新分子发现团队各自建立的技术平台和核心技术从事靶点确认、分子发现与优化,形成创新发现集群,开展技术创新,获得一系列具备成药性的创新分子,丰富品种管线;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依托临床前研究团队,承接经过评估筛选的创新分子进行临床前可开发性的综合评估,然后开展药学研究和非临床研究以及形成初步的临床方案,获得支持进入临床试验的数据;在临床研究阶段,通过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组织、管理和实施,开展逐步递进的人体试验进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的研究目的和内容侧重点不同;在药品上市阶段,结合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阶段的药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生产和质量体系,依据临床试验数据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在药品获得批准上市后,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进一步确证,加强对已上市药品的持续管理,并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继续进行监测。
(2)研发模式
公司根据新药研发流程的模块性和不同模块及阶段对人员能力、创新程度、资源占用的差异性设立创新主体,对于人员数量需求少、能力要求高、创新程度高、相对资源占用少的药物新分子发现阶段采用部门“公司化”,通过设立全资、控股子公司进行创新活动,增加管理灵活性,缩短管理半径,提升创新活力,提高研发效率;对于人员数量需求多、创新程度适中、相对资源占用多的临床前研究以及生产转移活动,则以公司部门或全资子公司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制式化管理提高研发效率。
公司研发活动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和委托研发为辅。为适应新药研发的特点和流程的需求,公司各技术部门和子公司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在项目管理部的统一管理下有序开展研发活动。通过全局化统合管理,综效和增效体系内资源,确保公司技术创新得以全面流畅实施,从而实现精准创新,协同创新,高效创新。
2. 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采购标准流程实施采购,优化采购流程,实现了采购申请、采购谈判与执行方案、采购合同、付款申请的线上闭环审批流程。生产原材料的采购、仓储环节实现了企业内部ERP的统一管控及采购商业智能系统建设,推进采购业务的闭环、可视、可比、可追溯建设。
供应链管理是药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根据《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国GMP要求,在供应商的实际管理中,对供应商的准入、监督和考核、审计和培训、变更等方面进行规范闭环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营,同时推动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主动推进与重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实现了统一签署集团协议,充分发挥集团效应降本增效,推动采购标准化及供应渠道优化。
报告期内,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概念引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持续推进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供应链合规生态建设。希望与同样遵循高道德标准、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供应链合作。此外,公司积极推进供应商节能减排,为供应商自我提升、获取认证提供支持,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健康、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
3. 生产模式
公司泰州生产基地(泰康生物)已按照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标准完成了抗体及重组蛋白药物生产、检验设施建设,配备完善的公用设施系统、仓储系统、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通过各项验证并投入使用。泰州生产基地设施包括三条原液生产线和两条制剂生产线,拥有抗体药物产能8,000L,同时拥有重组蛋白药物产能4,000L,制剂生产线可满足1ml预充针和多个规格西林瓶灌装。同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生产基地于2019年取得由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于2021年通过欧盟QP审计,并于2022年6月通过中国GMP符合性检查。目前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公司在研品种的临床用药生产,及地舒单抗注射液品种的商业化生产。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9项在研品种的临床试验样品制备,及1项品种的商业化生产工作。其中原液生产合计84批次(200L培养规模25个批次、500L培养规模4个批次和2,000L培养规模55个批次,临床在研品种与上市后商业化拟定生产规模一致),制剂生产合计91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检定合格。
泰康生物设有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工程部、EHS等部门,其中质量管理部由质量负责人直接领导,履行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的职责,质量负责人同时为公司的质量受权人,负责按照产品实现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品的放行。公司以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为基础,按照ICH-Q10等指南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包括风险评估、供应商审核、偏差、变更、CAPA、投诉、不良反应、年度评审、稳定性考察、物料的采购、验收和放行,产品的生产、检测和放行等一系列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对产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规范。
公司建有“生产计划管理规程”,每年度根据公司年度工作目标、综合生产能力、销售计划、产品研发计划等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并结合供药需求、物料情况、各车间生产能力等确定月度排产计划、批次及批量,按计划进行产品的生产。每批生产前,生产部门依据“生产指令管理规程”编制批生产指令并经生产负责人批准,各部门人员遵循相应的规程进行生产,严格进行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QA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以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按照经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并符合GMP操作规范;同时,QC会按照要求进行相关IPC样品的检测,以确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最后针对成品放行,已建立相关控制程序,每批产品放行前,均会经QC检测合格后,同时由生产、QC、QA人员进行相关记录审核,确认无误后,最终由质量受权人签字放行后方可对外销售或用于临床研究。
同时,公司于2020年11月启动“泰康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ADC药物、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药物的商业化生产。项目于2021年9月取得施工许可后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的土建工程,已完成ADC车间、仓库一、工程质检楼的机电安装工程,并于2023年6月完成上述区域相关公用工程及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具备试生产能力。截至报告期末,ADC车间已完成9MW2821的III期临床试验样品制备,其中ADC原液生产3批次,制剂生产3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检定合格。标志着迈威生物的ADC药物已经实现了从早期研发、药学研究和开发、到商业化规模的关键注册临床样品的生产这一全产业链布局并实践。
为满足公司产业化进一步扩大之需求,公司上海金山生产基地(朗润迈威)启动“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参照中国GMP、美国FDA cGMP和欧盟EMA GMP的要求,按数字化工程标准建设,计划服务于全球市场。项目占地6.97万平方米,包括抗体药物生产车间、制剂车间及辅助设施。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生产车间、质检等建筑厂房单体建设,建筑面积50,637平方米。一期建设规划采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两种原液生产方式,建成后可形成27,000L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规模。截至2024年1月,位于上海金山的朗润迈威生产基地的2条原液生产线(6个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1条西林瓶制剂生产线的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和验证工作,已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建设的1条预充针制剂生产线已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相关设备的验证工作,2024年下半年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建设的综合仓库,已完成立体库的货架和设备安装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试,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朗润迈威按照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盟EMA的GMP标准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可实现抗体药物从原液到无菌制剂的生产,满足临床用药、商业化生产等不同阶段需求。
4. 销售模式
经历了前期创新药行业爆发式发展与增长,行业内竞争的急剧攀升以及投资环境进入“冷静期”,企业发展与经营回归到聚焦盈利能力与持续创新能力,方能于当前环境下,在保障企业生存的同时,积攒后续发展的动力。迈威生物在首款产品问世时,就确定了以“市场引领、医学驱动”的专业化推广理念指引,围绕上市、待上市、管线内产品领域特性,自主建设以自营为主的营销团队及全面构建自有营销网络的销售模式。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以自营为主的风湿免疫产品线、慢病产品线团队已全面建立完毕并有序推进上市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营销团队由市场及上市后医学模块、销售及市场准入模块、产品推广及售后管理模块、分销招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GSP质量管理模块构成,目前主要负责阿达木单抗(君迈康R)和地舒单抗(迈利舒R)的商业化。所有核心管理人员均来自跨国药企及知名内资企业,具备丰富的创新药和相关领域药品推广和商业化经验,非常熟悉中国自身免疫领域、慢病领域药品的学术推广。君迈康R于2023年第一季度获得新增原液生产车间和生产线补充申请的批准,一季度末全面恢复商业供货。自产品恢复供应后,截至报告期末,君迈康R完成发货166,921支;完成26省招标挂网,各省均已完成医保对接;准入医院173家,覆盖药店1,316家。君迈康R目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君实生物,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并先行垫付推广费用,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君实生物2023年度结算金额。根据公司与君实生物于2024年4月签署的补充协议,君实康将不再作为君迈康R的MAH,由君实生物直接将君迈康R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给迈威生物。迈利舒R于2023年3月底获批上市,4月25日完成首批商业发货,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发货84,474支;完成28省招标挂网,29省完成省级医保对接;准入医院605家,覆盖药店2,061家。
市场及上市后医学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定位、医学策略、市场策略、营销活动规划、药物警戒协同及上市后医学研究;销售及市场准入模块主要负责销售渠道及物流、各级准入相关工作及医保等政务工作;产品推广及售后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学术活动的推广、客户管理和拓展、售后协调及问题处理;分销招商模块主要负责三方推广团队的筛选及甄别、代理商签约及招后管理;运营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销售团队效率、员工培训与发展、财务及合规管理;GSP质量管理模块主要负责GSP主体的管理维护、受控仓储运输管理及员工培训。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设计,在集团管理垂直贯穿的同时,保留了营销中心足够的自主权限,使得所有的营销行为在合规受控的前提下,灵活高效。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将侧重与资质、业内口碑好且与目标医院契合的经销商建立合作。在市场推广方面,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重心”的理念,重视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产品特性,以关键临床研究数据为基础,收集与汇总真实世界使用数据,将药品的使用与疗效情况、对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关键信息传递给市场,进行医生和患者教育,以期增强市场对免疫疗法的认知,提升医生选择免疫疗法的信心,使得患者能够长期获益。
公司注重保护客户权益,积极建立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渠道。在客户隐私信息的保护方面,制定了《商业行为和道德准则》;在经营过程中,公司将会掌握员工、患者、HCP、客户及合同缔约方的相关个人信息(能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公司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只为经营目的使用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管好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并对丢失、失窃或不正当公开行为立即进行报告;一旦经营目的实现,应尽快销毁相关个人信息。
对于君迈康R的不良反应管理方面,合作方君实生物作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编制了《药品不良反应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了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并且开通了第三方电话平台(产品及患者安全咨询热线:400-008-0866)以及在其公司官网设置了不良事件报告页面,以便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设置专人开展后续的跟踪处理。迈威生物作为君迈康R产品的营销及市场活动合作方,将始终协助履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公司作为迈利舒R(地舒单抗注射液)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建立了迈威生物药物警戒管理体系,并开通了第三方电话平台(产品及患者安全咨询热线:400-607-6658)以及不良事件收集专用邮箱(pv.adr@mabwell.com),以便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设置专人开展后续的跟踪处理。报告期内,迈威生物营销中心及江苏迈威全员已完成一次君迈康R(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安全性信息上报培训和一次迈利舒R(地舒单抗注射液)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并将在业务活动过程中履行相关工作职责。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公司制定了《产品召回管理规程》及《退货处理管理规程》。《产品召回管理规程》根据药品安全隐患、危害的严重程度将药品召回分为一级召回、二级召回及三级召回,并规定了召回的时机及范围、召回的处理流程、召回药品的管理,以及定期的模拟产品召回演练等,以确保发生药物安全隐患时,相关药品能及时得到召回和控制,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散。目前公司无异常情况的产品召回。
《退货处理管理规程》将退货原因分为质量原因退货和非质量原因退货两类。公司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退货,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形成完整的退货处理记录。如果是因质量原因导致的退货且可能与相关批次有联系时,公司将启动召回制度,尽快召回并及时调查处理。
5. 全球商务合作模式
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展市场推广和商务合作,设立国际业务部和商务拓展部进行境外市场推广及全球商务合作。
(下转D56版)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