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2736          证券简称:国信证券           公告编号:2024-031

  

  第一节 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本年度报告摘要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定期)审议通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未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本报告提出异议。

  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定期)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9,612,429,37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0元(含税),不进行送股或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对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吹响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号角。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市场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

  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受资本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2023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974.93点,下跌3.70%;深证成指收于9,524.69点,下跌13.54%。两市全年成交额212.2万亿元,同比减少5.5%。据中证协统计,全行业14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减少3.14%。截至2023年末,行业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净资产为2.95万亿元,净资本为2.18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92%、5.85%、4.20%。

  根据中证协公布的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近年来,公司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排名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各项主要业务实现稳健发展。财富管理、投行等传统优势业务市场地位稳固,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进步明显,业务发展更加均衡,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保持境内券商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并获得央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机构和权威财经媒体授予的“金牛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全能君鼎奖”等近百个奖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向个人、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自营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与交易业务,主要业务如下: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购回、行权融资、资产托管等全价值链财富管理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挂牌推荐等金融服务。

  投资与交易业务,从事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衍生类产品、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做市业务、私募股权及另类投资业务等。

  资产管理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及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依靠“国企体制、市场化机制”,从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内地及中国香港市场证券业务全牌照的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

  (一)深圳“双区”建设和国资国企综改试点中的区位优势

  目前,深圳市处在“双区”建设、“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等领域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本地国资控股的头部券商,公司具备良好的业务专业能力和客户基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公司发挥本土优势,植根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为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标杆企业,保持深圳国资国企的领军地位。公司打造产业服务和企业服务双向推进的服务模式,加大对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的推进力度,持续提升服务深圳“双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综合服务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在服务大湾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坚持当好“排头兵”。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服务大湾区企业IPO92家、再融资98家,融资规模超1,200亿元;服务93家大湾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540只,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为大湾区超600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二)实力强劲的股东背景

  公司前六大股东均为实力强劲的央地两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股东持股占比合计超80%,构成支持公司稳定发展的“基本盘”。近年来,公司与国资国企的协同成效较为明显,成立了服务深圳“双区”建设和综改试点的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小组,大力提升对国资客户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司积极与深圳市多个行政区及其他部分城市开展战略合作,与多家国企、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突出的市场化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

  公司具有市场定位准确、客户服务能力强的优势,在经营中具备较强的前瞻性及市场敏感性,善于迅速把握市场机遇。公司是行业前八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首创了“银证通”“金天利”等众多具有示范效应的业务模式。

  当前,公司坚持一手抓传统优势业务转型,一手抓创新业务发展。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国信鑫投顾”“国信鑫智投”“国信鑫优选”“国信鑫私享”“国信鑫享传承”等财富管理系列品牌,形成了基于市场多层次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面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串联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服务链条,实现“全价值链财富管理”。公司获得首批个人养老金代销展业资格,发挥投研优势,践行普惠金融,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公司致力于抓住全面注册制落地实行的机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为符合注册制要求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投资银行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并以注册制全面实施、科创板设立、创业板改革以及北交所设立为契机,为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助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公司坚持推进业务协同发展,着力强化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形成“三投联动”赋能的产业协同模式,管理效能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把握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主动创新求变,抢占发展先机。2023年,公司获得交易所债券做市商、科创50ETF期权主做市商、北交所做市商、信用联结票据创设机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及凭证创设机构等多项新业务资格,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推出自选债券做市业务,打造“自营+私募”混合做市服务新模式;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央企融资租赁公司绿色明珠债、首单工程机械类经销商-终端客户分期保理ABS等。一批新业务、新产品加速落地,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四)领先的金融科技水平

  公司秉承“技术引领业务、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以“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己任,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打造世界一流投行信息技术”为公司金融科技战略愿景,以“数字化”“智慧化”“敏捷化”“生态化”为战略方向,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交易技术等新兴技术,打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体系建设,提升业务效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公司各类信息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了行业及客户的肯定。

  自主掌控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公司IT文化的DNA,打造“国信金太阳”手机证券、“企明星”上市公司综合服务平台和极速交易科技平台等一批明星产品,为公司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财富管理领域,强化以金太阳APP为中心的生态建设,构建了一站式多渠道一体化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机构业务领域,打造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高效响应机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价值投资领域,建成三大投资平台,形成“衍生品+做市+投资”的数字化体系。投行固收领域,整合投行业务智能平台,全面提升数字化投行服务能力。研究服务领域,建设覆盖研究管理、研究服务、智能研究的智慧投研体系,助力研究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风控合规领域,构筑主动风险管理防控机制,助力集团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金融科技领域,公司以“云计算大后台”建设基础架构基座,为业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构建人工智能等六大金融科技平台,实现各业务领域AI赋能100%覆盖;创新尝试数据赋能经营决策、探索区块链在证券行业的实践应用;围绕云原生技术体系和BizDevOps(业务、开发、运营一体化)工作体系,自主建成数字化技术平台、云原生智能研运一体化平台,打造敏捷高效的新一代自主研发模式,提升金融科技交付能力。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领域,公司积极探索数据治理与业务管理、技术实践的深入应用,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模型等方面进行融合打通,构建数据治理生态化体系,切实保障公司和客户数据的安全、合规、可靠。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了运行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全覆盖”管控,确保信息系统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五)稳健经营的理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坚持依法合规运作。公司建立了科学、稳健的经营决策体系,重大事项决策均采用集体决策机制。公司成立了资产负债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金融科技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由董事长或经营管理层成员担任委员会主任,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合规风控等相关人员担任成员。公司针对各重要业务线设置了相应的业务管理委员会,如投资银行委员会、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富管理委员会等。公司坚持风险可控下追求合理收益的风险管理理念,贯彻全面性、有效性、制衡性的基本原则。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公司建立健全了包括组织体系、授权体系、制度体系、防火墙体系、技术防范体系、监控体系、监督与评价体系在内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机构,内控制度覆盖各项业务的日常运行,对违规行为实行严格问责。公司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实施精准管理,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稳健开展各项业务。公司完善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把风险、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纳入大内控体系监督评价范畴,构建了合规、风控、法务、稽核等高效协同的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了稳健经营、守法合规的国信特色。公司首批入选中国证监会“白名单”证券公司。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合并报表

  单位:万元

  

  2、母公司

  单位:万元

  

  

  (二)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1、合并报表

  单位:万元

  

  2、母公司

  单位:万元

  

  上述财务指标及其加总数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不存在重大差异。

  (三)母公司净资本及有关风险控制指标

  单位:万元

  

  (四)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1)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单位:股

  

  (2)前十名股东较上期的变化情况

  单位:股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报告期内,公司无优先股股东。

  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1、公司债券基本信息

  

  2、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两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董事长致辞

  2023年是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一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社会预期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下跌,沪深交易所全年股票成交额同比减少5.5%,A股IPO融资规模同比下降约39%,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证券公司主要业务面临诸多压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激流勇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改革创新,深化业务转型,夯实稳健经营基础,稳步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3.17亿元、净利润64.27亿元,年末总资产达4,629.60亿元、净资产达1,104.60亿元,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财富管理、投行等传统优势业务市场地位稳固,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进步明显,获批多项创新业务资格,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主动承担国有金融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双重社会责任,聚焦“精准帮扶”与“多元帮扶”双渠道持续发力,首次发布ESG报告。

  公司经营发展获得监管机构及市场各方充分认可,保持证监会“白名单”资格和境内券商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惠誉“BBB+”),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和ESG最佳实践案例,公司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获评深圳市五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荣获首届中国证券业数字化转型全能君鼎奖等近百个奖项。我谨代表公司董事会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国信证券发展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监管机构、广大投资者和客户、合作伙伴、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十而立正风华,继往开来启新程。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成立30周年。公司将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国有大型券商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扎实开展“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年度经营任务,努力争取实现最好的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最大程度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2.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通过总部下设机构以及下属分公司、营业部从事财富管理与机构、投资银行、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国信弘盛、国信期货、国信资本、国信香港分别开展私募基金管理、期货、另类投资和境外金融服务等业务。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17亿元,同比上升9.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7亿元,同比上升5.57%。

  ★ 按会计科目分类

  单位:万元

  

  (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4.71亿元,同比减少11.07亿元和14.60%,主要是经纪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减少;

  (2)投资收益53.27亿元,同比减少19.45亿元和26.74%,主要是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减少;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89亿元,同比增加42.60亿元,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

  (4)汇兑收益-0.38亿元,同比减少0.42亿元,主要是汇率变动。

  ★ 按业务类型分类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1)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

  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主要包括: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购回、行权融资、资产托管等全价值链财富管理服务。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68亿元,同比下降10.03%。

  ① 证券类零售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交易机制优化,投资交易便利性提升,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鼓励各类资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入市。2023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格局,股票日均成交额8,763亿元,较2022年下降5%;ETF交投活跃,份额增长显著,ETF日均成交额较2022年增长20%。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价值链财富管理转型,搭建分层分类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客户规模不断增长、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加强线上营销与服务,精细化运营,纵深打造手机证券APP生态圈。精准推荐能力、理财规划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线上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金太阳APP月活量创历史新高。二是高净值客户定制服务载体不断丰富,专业投顾团队稳步壮大,财富管理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国信鑫投顾”“国信鑫汇盈”等投顾品牌客户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国信鑫私享”高端财富管理品牌综合服务谱系形成,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创新推出“国信鑫享传承”家庭服务信托品牌,满足家庭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等场景需求。扩大资讯和工具类投顾产品供给,通过持续输出投资建议及多样投顾策略,全面优化客户投资体验。三是积极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持续推进北交所、绿色金融、养老金融、ETF等业务知识的宣传及投资者教育工作,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2023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2.1万亿元,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近2,500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近300万。

  2024年展望

  公司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构建全业务链服务门户。提升线上、线下客户渠道的合作效率和质量,持续扩大客户规模;纵深打造数字生态,推进平台迭代升级,提升客户体验;挖掘各类客户账户服务需求,丰富证券投顾产品供应,精进投资顾问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研究、基金投顾策略研究机制,丰富产品货架,扩大普惠金融优质产品供给,为不同投资需求的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投资选择,并持续做好客户陪伴。

  ② 证券类机构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私募基金、银行理财等各类机构投资者规模持续扩大,A股市场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券商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高响应效率,积极拓展机构业务。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聚焦机构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强协同效率,为客户提供跨业务、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代销产品量质齐升,量化客户股基市场份额逆势提升,企业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与客户实现合作共赢。2023年,公司完善金融产品配置体系,优化产品研究和组织管理机制。成立机构经纪客户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同作用,搭建客户分级分类协同服务体系。探索合作新模式,与公私募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合作不断深化。升级“GTrade+”私募机构综合服务品牌,持续优化量化私募交易体验,形成了以交易为核心的极速交易、策略交易、智能算法等综合交易解决方案;打造“国信企明星+”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平台功能颗粒度位居行业前列,服务实体经济走深走实;上线国信“机构通”基金投资交易服务平台,机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司与海外机构密切合作,通过挖掘细分赛道需求,为海外机构提供个性化、全方位服务,将互联互通向纵深化发展。

  2024年展望

  公司将继续强化先进平台的服务优势,提升投资研究专业能力,整合服务资源,探索高效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持续加强与公私募管理人、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企业等客户的合作,全力打造机构客户服务生态圈。

  = 3 \* GB3 ③ 研究业务

  公司经济研究所始终把专业能力建设作为根本,以“深度研究,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依托国家战略需要布局研究业务,加强国内宏观总量研究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研判,跟踪覆盖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对外为公募、社保、保险、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专业投资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服务,对内为公司其他各项业务提供研究支持。2023年,公司研究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专业研究能力稳步提升,客户服务取得积极进展,与公司其他业务协同联动不断加强,外部影响力与内部赋能持续增强。

  公司经济研究所将以提升研究实力和机构客户服务能力为抓手,将研究资源重点聚焦在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领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区域产业以及大湾区核心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开展研究,积极推进研究和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化的研究服务,有效提升研究业务的市场认可度和业务支撑力。

  ④ 资本中介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随着北交所启动融资融券交易、全面注册制实施落地,两融标的范围逐步扩大,加之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融资融券业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6,508.96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17%。全市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保持平稳。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推动业务创新、科技赋能和综合协同,提升风险管控精细化水平,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公司稳步提升融资融券业务,期末融资融券余额573.1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55%;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系统、丰富风险化解手段等措施,稳步提升股票质押规模,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此外,公司行权融资业务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保持发展优势。

  2024年展望

  公司将结合数字金融手段,挖掘客户潜力,丰富客群;建立分类分层服务框架,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方案;持续探索产品及服务创新,丰富业务服务场景,建立国信特色的资本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合规风控,进一步提升精细化风险管控水平。

  ⑤ 期货类经纪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国内期货交易所手续费返还政策收紧,经纪业务同质化竞争激烈,期货行业“增产不增收”。按照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的母公司口径数据,年内全国150家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85%、9.88%。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子公司国信期货继续夯实经纪业务基本盘,完善网点布局,拓展互联网营销,着力开拓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客户权益规模持续扩大。资产管理业务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业务合作不断深化,已全面覆盖银行、券商、信托、三方理财、上市公司、高净值等客户群体,业绩得到行业认可。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重点转向低风险业务,并推动实现风险管理产品化、响应行业号召大力开展“保险+期货”,服务实体质效进一步提升。2023年,国信期货净利润相较行业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2%。

  2024年展望

  国信期货将强化“一体两翼”体系建设,围绕三大客群,充分发挥公司在衍生品业务上的专业优势,通过业务协同、资源整合、优化服务等措施,全力提升期货业务综合服务水平。

  ⑥ 资产托管业务

  2023年新规落地,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资产托管业务规模及收入有所下降,但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运营质效逐步提升,多样化服务载体与形式稳步落地。公司建立营销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私募机构业务拓展,在巩固重点客户跟踪机制的同时,增强客户覆盖率。精攻服务,优化客户分级服务、分类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资方服务对接,构建资金驱动、资产驱动的全生态驱动能力。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更加有效地发挥作为服务机构客户的“连接点”作用。

  (2)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向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和新三板挂牌推荐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下降24.58%。

  ① 股票承销保荐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在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各市场板块进一步明晰定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趋完善。A股市场共发行股票项目762个,同比下降15.61%,募集资金9,719亿元,同比下降33.82%;IPO上会审核项目285家,同比下降51.2%;市场发行IPO项目313个,同比下降26.87%,募集资金3,565.39亿元,同比下降39.26%;发行股权再融资项目449个,同比下降5.47%,募集资金6,153.52亿元,同比下降30.20%。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不断提升保荐承销服务能力,夯实传统优势业务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23.83家,募集资金260.45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10、第8。完成IPO项目11.5家,行业排名第10,其中完成主板IPO项目4家,居于行业第3;完成再融资项目12.33个,行业排名第12。公司完成的南矿集团项目是全面注册制实行以来,首批在主板挂牌上市的10家IPO公司之一。公司聚焦“双区”建设和大湾区发展,报告期内完成深圳地区主承销项目4家,募集资金58.51亿元;其中IPO项目2家,募集资金22.51亿元,居于行业第3。公司和多家深圳国企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并积极提供股权融资、财务顾问等资本运作服务。公司荣获第十六届新财富“本土最佳投行”“最佳IPO投行”等奖项。报告期内,公司股票承销保荐业务的具体情况如下:

  

  注:联合主承销家数及金额以1/N计算

  2024年展望

  公司将进一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打造“积极稳健型投行”。紧抓注册制全面实施、深圳“双区”建设等机遇,进一步提高公司研究、价值发现、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直投等能力,切实提升项目质量,加强定价、估值和销售能力的培养及平台资源的整合,拓深服务企业客户或投资的深度与广度,以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着力构建“投行+”生态体系,发挥投行业务企业客户流量入口的作用,打造“投研+投行+投资”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提升战略客户综合性服务水平。

  ② 债券承销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国内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年底经济温和复苏,债市低位宽幅震荡,驱动债券市场逐步回暖,债券市场整体规模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主力军使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国资国企改革、ESG发展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提供金融支撑。2023年,公司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直接融资支持,完成债券承销608只,承销规模2,294亿元,同比增长11%,多只创可比债券最低利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公司围绕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提供专业服务,发行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债券22只,实际承销规模约75亿元,发行绿色债券14只,实际承销规模71亿元。为积极推进业务布局调整,公司稳定城投债基本盘,重点突破产业债、金融债业务,金融债实现国有六大行全覆盖。继续深耕深圳本土区域优势,大力支持“双区”建设,年内公司为深圳企业发行债券99只,实际承销规模约377亿元,客户群体实现各级国企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情况具体如下:

  

  注:联合主承销家数及金额以1/N计算

  2024年展望

  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不断增强债券融资创新力度,大力开拓绿色债、双创债/科创债、乡村振兴债等业务,助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产业升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专业优势,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推动业务布局调整及结构优化,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 3 \* GB3 ③ 并购重组业务

  2023年,并购重组市场总体低迷,坚守主业发展、回归并购本源已成为市场共识,基于产业逻辑的上市公司收购成为主流。并购重组市场通过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核25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1家、审核期间撤回申请8家,审核通过率96.15%。公司继续夯实并购重组业务基础,做好重点客户维护,积极寻找业务机会,做好项目储备,妥善处置和防范业务风险。公司将进一步拓展TMT、高端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优质标的储备,加大并购撮合力度,同时防控业务风险。

  = 4 \* GB3 ④ 北交所与新三板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77家,总数达23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五成。新三板挂牌公司共6,219家,其中创新层公司1,876家,一部分企业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效应初步形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的功能更加凸显。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坚持做好新三板客户的服务、增值及创新业务的拓展,同时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积极布局北交所企业公开发行与承销业务,服务北交所和新三板深化改革。截至2023年末,公司持续督导新三板项目72个,年内完成新三板挂牌项目2个,定增项目5个,合计募集资金10.93亿元。

  2024年展望

  公司将继续把握北交所和新三板改革机遇,做好项目开发、储备和推荐,积极推动北交所项目申报;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强对新三板企业的持续督导,做好存量项目的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并持续开拓新的融资项目。

  ⑤ 境外投行业务

  报告期内,子公司国信香港以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财务顾问、融资安排人等角色总共完成了32个境外资本市场项目,包括境外债券发行、香港上市及上市公司顾问等项目。国信香港将持续与深圳国资国企深化合作,不断推动跨境金融合作走深走实,在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更好地发挥专业服务能力。

  (3)投资与交易

  公司的投资与交易业务主要是从事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衍生类产品、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做市业务、私募股权及另类投资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53.31亿元,同比上升94.09%。

  ① 权益类投资业务

  2023年,权益市场几乎单边下行,全年缺乏持续性主线。公司权益投资业务顶住市场压力,把握住市场结构性机会;坚持以基本面研究为基础,以风险限额为底线,力争实现中低风险的绝对收益。近年来,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分红投资策略、折价保护投资策略、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为主,公私募基金组合投资策略为辅的策略架构,多次经受住市场考验,保障了公司权益投资业务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② 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

  2023年,大类资产显著分化,呈现股弱债强、商品震荡的格局。报告期内,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业务坚持合理配置各类资产,丰富完善投资策略,有效控制风险并增厚收益;坚持稳健投资理念,围绕市场主线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同时围绕低风险中性业务稳步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把握交易性机会,进一步开拓利润来源。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公司将围绕投资稳定性、收益性和可持续性精耕细作,同时围绕客户需求进一步开拓客户市场,持续推进“自营和客需双驱动”发展。

  = 3 \* GB3 ③ 衍生类产品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抓手,积极发展客需驱动的交易业务。主要业务开展类型包含场外期权、收益互换,连续两年新增名义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公司积极探索产品形式,在挂钩债券、利率、债券指数、商品期货等方面进行业务布局;不断丰富场外衍生品业务产品线,满足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等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交易服务,保持衍生品业务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公司持续提升场外衍生品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以交易与风控为核心的场外衍生品一体化业务平台,为业务高质量发展蓄能。

  ④ 另类投资业务

  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投资总金额均同比下降,国家战略、产业升级、前沿技术等领域成为股权投资市场长期关注的焦点。子公司国信资本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稳健投资、价值投资为原则,报告期内新增项目投资14个,投资总金额4.03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2023年国信资本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上升12%,实现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上升5%,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国信资本将进一步强化投资能力,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行业加大投资布局,持续增强对“专精特新”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4)资产管理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及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等。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5.31亿元,同比上升45.23%。

  ①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3年,国内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类资产价格出现了明显分化:债券市场迎来牛市行情,部分债券品种收益率创下新低;权益市场轮动加快,行业分化明显;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券商资管整体业务规模和收入持续下滑,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但业务质量持续提升,行业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主动管理,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凝聚,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均大幅提升。一是投资策略更加丰富,在做好固收、权益等传统优势策略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推出衍生品等相关策略的产品,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市场布局更加完善,与多家银行机构、互联网及第三方平台深入合作,销售渠道和客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三是经营效能更加凸显,重点资管产品规模持续提升,业务质量和创收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积极运用公募REITs和ABS等资本市场工具,帮助实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2023年11月,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为公司资管业务后续进一步实现专业化运营、申请公募牌照打开了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的集合、单一、专项等资产管理业务净值规模为1,550.60亿元,较上年提升14.66%,实现收入4.96亿元,同比上升54.2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具体如下:

  单位:亿元

  

  2024年展望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持“立足长远、聚焦投研”的战略方向,不断优化投研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推动资管子公司设立和公募牌照申请,全面强化业务协同,努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2023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活跃度不高,市场呈现“募资难、投资冷、退出难”的特征,PE/VC机构在IPO项目的渗透率有所下降。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实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迎来更加规范化的发展局面以及出清节奏加快的竞争态势。

  受市场环境等影响,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明显。子公司国信弘盛加大私募股权基金新投资平台创设力度,报告期内完成深汕国信基金、鹏鹞弘盛基金、宿迁国信基金、弘盛宝龙基金等4支新基金的备案,新增基金管理规模33亿元;积极布局智能驾驶、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新增投资PE、FOF项目11个,累计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积极整合资源,努力构建完善的基金产品体系和“资本+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强化对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多维度、全方位赋能。

  (5)其他业务

  公司的其他业务主要是通过重要参股公司鹏华基金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鹏华基金始终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2023年紧抓市场机遇,服务国家战略,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截至2023年末,鹏华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不含子公司)达11,057亿,其中公募非货规模4,242亿元,位列行业第十。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鹏华基金坚持前瞻性、战略性的产品布局和创新,发行全市场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科创100ETF,并积极捕捉朝阳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机会,发行芯片产业、高端装备、碳中和等主题产品;积极落实基金费率改革等各项措施,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鹏华基金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联合国可持续基金奖的公募管理人。三是中长期投资业绩表现出色。截至2023年末,鹏华基金五年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为89.5%,在公募非货前二十大公募管理人中位列第八;五年平均债券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为20.64%,在公募非货前二十大公募管理人中位列第五,投资业绩获得市场认可。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无重大变化,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纳沙

  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2024年4月16日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