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 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代码:688506         证券简称:百利天恒         公告编号:2024-01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被担保人名称: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百利药业”)、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多特生物”)、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瑞药业”)、拉萨新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拉萨新博”)。

  ● 在2023年担保总额基础上,2024年公司与各全资子公司相互之间的新增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全资子公司对公司的担保外,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以及全资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担保余额总计为2.04亿元,不存在对合并范围之外公司的担保。

  ● 本次担保是否有反担保:无

  ● 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一)担保基本情况

  为满足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结合公司2024年度发展计划,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额度在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并为综合授信额度内的融资相互提供预计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担保,具体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费率等内容,由公司及被担保人与贷款银行等金额机构在以上额度内共同协商确定,相关担保事项以正式签署的担保文件为准。担保项下银行授信用途和/或涉及项目,应符合公司经批准的经营计划。

  上述担保额度是基于目前公司业务情况的预计,为确保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在公司合并范围内相互提供担保。授权期限内,该等担保额度可在被担保人中进行调剂。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在上述担保额度范围内,全权办理提供担保的具体事项。

  (二)审批程序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审计委员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的议案》,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除本公司外的被担保人情况如下:

  (一)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日期:1996年8月23日

  注册地点: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

  法定代表人:朱义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生产;保健食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妆品批发;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与公司关系: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主要财务数据:2023年末百利药业资产总额248,004.97万元,负债总额133,243.02万元,资产净额114,761.95万元。2023年百利药业营业收入33,796.80万元,净利润为3,783.4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26.45万元。上述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百利药业依法存续,非失信被执行人,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

  (二)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日期:2017年2月21日

  注册地点: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百利路139号

  法定代表人:朱义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医疗服务;保健食品生产;检验检测服务;药品进出口;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与公司关系: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药业持有其100%股权。

  主要财务数据:2023年末多特生物资产总额53,415.87万元;负债总额64,844.67万元,资产净额-11,428.80万元。2023年多特生物营业收入为116.43万元,净利润为-59,213.9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9,290.06万元。上述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多特生物依法存续,非失信被执行人,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

  (三)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日期:2005年12月7日

  注册地点: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北段

  法定代表人:康健

  经营范围:制造和销售:药品、药品原料及制剂、保健食品及其它食品;对外贸易;药品研发及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与公司关系: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药业持有其100%股权。

  主要财务数据:2023年末国瑞药业资产总额32,027.11万元;负债总额16,929.64万元,资产净额15,097.47万元。2023年国瑞药业营业收入为12,801.20万元,净利润为-1,005.8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1.58万元。上述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国瑞药业依法存续,非失信被执行人,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

  (四)拉萨新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注册地点: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中心2期研发楼2-6-6室、2-6-8室

  法定代表人:康健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批发;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会议及展览服务;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策划;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限制的经营活动)

  与公司关系: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百利药业、国瑞药业分别持有其22.35%、25.88%、51.77%股权。

  主要财务数据:2023年末拉萨新博资产总额54,923.83万元;负债总额24,429.01万元,资产净额30,494.83万元。2023年拉萨新博营业收入为42,109.35万元,净利润为-242.8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73.66万元。上述2023年财务数据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拉萨新博依法存续,非失信被执行人,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

  三、担保协议的主要内容

  上述计划担保总额仅为公司与各全资子公司之间拟提供的担保预计额度,且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实际业务发生时,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费率等内容,由公司及被担保人与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以上额度内共同协商确定,相关担保事项以正式签署的担保文件为准。

  四、担保的原因及必要性

  上述计划担保总额涉及的被担保人除公司之外,均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不存在对合并范围外公司的担保,被担保人均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前景。本次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系为保障全资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为全资子公司申请信贷业务及日常经营需要而进行。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担保风险可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五、相关意见说明

  (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核意见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2024年度对外担保预计额度是结合公司发展计划,为满足全资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而做出的合理预估,所列额度内的被担保对象除了公司外,均为全资子公司,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审议程序合法有效,担保风险可控,有利于被担保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符合公司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一致同意公司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二)董事会表决结果及意见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的议案》,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公司2024年度对外担保预计额度是综合考虑全资子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而作出的,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整体发展战略。被担保人除了公司外,均为全资子公司,资产信用状况良好,担保风险可控,担保事宜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三)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4年度授信及担保综合考虑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业务发展,符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整体发展战略。被担保人除了公司外,均为全资子公司,担保风险可控。担保事宜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四)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事项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本次事项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保荐机构对本次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事项无异议,本次事项尚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六、累计对外担保金额及逾期担保的金额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除全资子公司对公司的担保外,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以及全资子公司之间的担保总额为5.20亿元(指已批准的担保额度内尚未使用额度与担保实际发生余额之和),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净资产及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42.39%、36.49%。上述担保均为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以及全资子公司之间的担保,不存在对合并范围之外公司的担保,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无逾期担保的情况。

  七、上网公告附件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公司及下属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并提供担保的核查意见》

  特此公告。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27日

  

  公司代码:688506                   公司简称:百利天恒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公司所处的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的特点,随着创新生物药在研管线的增加和研发进度的推进,仿制药盈利水平尚无法覆盖创新生物药研发投入,故报告期内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步推进在研创新生物药的临床试验进程,按计划开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推进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公司核心管理层及研发团队稳定,搭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不断引进复合型人才。公司将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强化已获得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公司现有产品资源,及不断推出的新的产品资源,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的主要业务

  百利天恒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和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具备包括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及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的全系列药物研究开发生产能力;拥有中美两地研发中心(美国:Systimmune;中国:百利药业和多特生物等)、1个大分子生物药及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生产企业(多特生物)、2个化药制剂生产企业(百利药业和国瑞药业)、1个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精西药业)、1个化学中间体生产企业(海亚特科技)以及2个药品营销公司(百利天恒和拉萨新博);覆盖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上下游一体化能力及“研发—生产—营销”完整全生命周期商业化运营能力。

  2、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拥有两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创新生物药业务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

  (1)创新生物药类产品情况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创新生物药研发管线的整体进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GNC-077、GNC-049、GNC-083、BL-M05D1、BL-M08D1、BL-M14D1分别为招股书所披露的GNC-P12、GNC-P13、GNC-P48、BL-M15D1、BL-M19D1、BL-M25D1。

  (2)化学药制剂及中成药制剂板块

  公司专注于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儿科等临床亟需治疗领域,同时在乳状注射剂、泡腾制剂等特殊制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产品集群。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化学制剂注册批件188个,化学原料药注册批件11个,中成药注册批件30个;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拥有重点化学药在研项目30个,其中14个处于申报上市阶段。

  公司目前主要销售的产品有:麻醉类包括静脉麻醉镇静药物“丙泊酚乳状注射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新一代的拟睡眠镇静药物“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肠外营养类包括“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等,抗感染类以利巴韦林颗粒和奥硝唑胶囊为代表,儿科类药品主要包括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消旋卡多曲颗粒,中成药制剂主要包括黄芪颗粒和柴黄颗粒等。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体系,主要经营模式具体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原研技术积累,在中美两地组建研发团队,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把握国内外疾病防控形势,并结合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公司战略聚焦产品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构建完整的药物研发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研发技术团队,对药物技术、质量和成药性、临床前及临床、商业化环节等进行开发研究。

  公司采取项目化和矩阵式的管理制度进行项目开发。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将研发功能平台与具体项目运营相结合,整合各部门专业能力与经验,共同推动在研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项目首先经由各技术平台技术骨干基于临床价值、市场趋势、竞争情况、技术壁垒等角度进行调研和评估,选取候选方案进行立项;随后由各技术平台负责人组成的立项委员会进行立项审批;通过审批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牵头,与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工艺开发、质量控制在内的各技术平台人员,组成项目核心团队,进一步制定项目计划及实施方案,完成项目的推进、申报与上市。公司的项目研究开发流程,如下图所示:

  

  2、采购模式

  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采购内容包括满足研发和生产需要的原材料与物资、委外研发服务等。(1)对于原材料采购,公司结合GMP管理要求,制定了严格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物料采购标准管理规程》《供应商管理规程》等在内的有关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及供应商管理体系,对采购业务流程、供应商的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涵盖采购申请、采购审批、采购询价、合同签订、货物交付、货物验收等各个环节。(2)对于委外研发服务,公司委外事项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管理,各业务部门根据部门的委外业务特点采取相应的审查、跟踪管理、验收措施。目前公司委外研发项目主要有临床前药效学试验、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试验、临床前毒理学试验、临床试验、包材相容性研究、元素杂质研究、除菌工艺验证等。

  3、生产模式

  为满足公司盈利模式的要求,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快捷的响应,生产组织方式采取以销售计划及订单为依据,制订相应生产计划,以保证供货的及时,准确。    公司销售部按年度、季度、及月度向生产基地提出销售计划或需求订单。生产基地生产技术部门根据销售的需求量及生产线产能情况制订相应生产计划,并组织各车间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销售部门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保证及时准确的产品供应。

  4、销售模式

  根据产品销售渠道终端、市场推广主体等差异,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分为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

  直销模式,公司直接参与药品推广和终端对接的销售模式,目前主要以非处方药销售为重点。在该种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内大型药品连锁企业等终端,由其向连锁药店下属门店进行配货。公司配合直销客户对产品对外推广、展示,并定期对药店销售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以提高其推广和销售公司产品所需的知识水平,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

  经销模式,公司与经销商实行买断式销售,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后,商品的控制权即转移至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至医疗机构、零售终端等。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行业分类结构与代码,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年修订)》(GB/T4754-2017),公司隶属于“C制造业”中的“医药制造业(C27)”。

  (1)全球&中国医药市场规模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的医疗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全球医药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2018年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从12,390亿美元扩大至14,9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8%。预计到2028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9,904亿美元,并于2032年达到21,872亿美元。期间,2023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3%。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

  2018年到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从15,512亿人民币增加到19,593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8%。预计到2028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5,983亿人民币,并于2032年达到31,594亿人民币。2023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5%,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

  (2)全球&中国癌症的发病人数

  2022年数据中,肺癌(248.1万例)和乳腺癌(229.7万例)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后依次是结直肠癌(192.6万例)、前列腺癌(146.8万例)和胃癌(96.9万例)等。可以看到,2022年数据中,肺癌发病率超过2020年的第一大癌乳腺癌,重新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资料来源:GLOBOCAN;灼识咨询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在线发布的最新《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数据,2022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82.5万例,其中肺癌是中国人群最常见的癌症(106.1万例),其次是结直肠癌(51.7万例)、甲状腺癌(46.6万例)、肝癌(36.8万例)和胃癌(35.9万例),前五大癌种共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57.4%。

  与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结果相比,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肺癌发病数由2016年的82.8万例上升至2022年的106.1万例,增长率达到28.1%;乳腺癌发病数由2016年的30.6万例增至2022年的35.7万例,增长率为16.7%。

  

  资料来源:国家癌症中心,IARC,灼识咨询

  乳腺癌(27.4万例)是美国最常见的癌症,之后依次是前列腺癌(23.0万例)、肺癌(22.6万例)、结直肠癌(16.0万例)、黑色素瘤(10.1万例)、膀胱癌(8.0万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8万例)、肾癌(7.2万例)、子宫癌(6.6万例)和白血病(6.3万例)。

  

  资料来源:GLOBOCAN;灼识咨询

  (2)主要技术门槛

  制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跨专业应用、多种技术融合等特征。不论是对仿制药的品质提升与成本控制还是创新药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通常都需要企业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研发经验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积淀。尤其是在新药研发行业中,产品研发到上市更是需要企业具备从前期的药物分子设计、分子药理及毒理分析、化学工艺研究、制剂研究、质量分析与控制研究、临床方案设计及实施等新药研发全流程所需的能力,此外,企业还需要在研发费用、研发能力、人才储备方面持续投入。因此,不论是优质仿制药或创新药物,其研发都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行业特点,对企业的资金和人才都有较高的要求。

  药品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商品。国家在药品研发、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的监管,存在较高准入壁垒。药品研发到投产的流程复杂,试错成本高且市场接受度难以预测。在实际治疗场景中,医生与患者通常会倾向于高知名度、高质量、使用习惯的产品,因而营销网络、品牌信誉、客户基础等因素对新增厂商的进入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新品牌树立和新产品的推广需要较长时间,新的医药企业欲取得市场份额就必须在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2023年1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扩大公司及品牌影响力,募集资金到账后全部用于公司研发建设项目与创新药研发,创新研发动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公司作为一家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构建持续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我们刷新了行业记录。基于公司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BL-B01D1以优异的临床及安全性数据,与全球肿瘤医药领域跨国巨头药企BMS达成合作,刷新了全球ADC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也创下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项记录,同时收获了世界级的重要合作伙伴。

  创新生物药是公司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布局,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公司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专注于抗肿瘤创新生物药,坚持自主创新。经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构建了创新性多特异性抗体及ADC药物相关的、完备的、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平台,目前拥有28个创新生物药重点在研管线,14个在临床研究阶段,其中5个为全球独家,体现了公司卓越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

  公司在中美建立了一支高效的研发团队,由全球顶尖肿瘤专家组成了临床科学顾问委员会,为公司全球研发布局的领导者。我们的全球研发团队正在为超过10款药物和候选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为公司提供丰富的早期临床研发管线。

  公司建立了符合欧美cGMP标准的抗体/ADC药物生产车间,能够为未来创新抗肿瘤抗体/ADC药物提供早期商业化的产能供应。

  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200余个地级市,能够为新药上市及快速推广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公司旗下传统业务产品兼具OTC和处方药品种,拥有药品注册批件234个,产品主要涉及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儿科等领域,其中1个产品已中选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积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中国制造2025”工业转型升级项目1项,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3项。2015年-2023年公司连续九年被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评选为“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二十强。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前沿生物技术迭代,抗体药物形式的创新也越来越多涌现,如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纳米抗体(nanobody/VHH)等。双抗、多抗与单抗相比,提升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因而也日益成为肿瘤免疫治疗和其他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而ADC作为新兴的大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独特的靶向能力,可精准靶向癌细胞,增强治疗窗口及疗效,减少甚至解决靶向药物耐药性问题。目前全球及国内ADC药物布局较为拥挤的靶点为HER2与Trop2,而靶向EGFR、Nection-4、HER3或多靶点的药物布局较为宽松,可创新空间大。随着ADC设计及偶联技术的不断进步,ADC创新发展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未来,随着生物药疗效增强、生物技术发展及研发投入增加和生物药批准不断增加等因素驱动,生物药领域将展现强劲的增长动能。根据IQVIA Institute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药支出预计在2022年至2027年以7.5-10.5%的增长率累计增长约54%,预计到2027年,超过6600亿美元,约占全球药物支出的35%。

  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更是明确了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向,是前瞻布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4年要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医药消费市场需求不可小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的稳健推进、多领域重磅政策频出为新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创新药也掀起了出海热潮,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受到海外药企的认可,中国新药研发从模仿创新走向原始创新、走向全球化。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87.0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11%,公司营业成本22,928.3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8,049.8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76.4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临床三期开展,继续投入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研究,随着研发进度的不断推进,研发投入加大,导致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立足于全球竞争力,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构建持续创新能力;聚焦肿瘤治疗领域,为突破性疗效,进行突破性创新;致力于在未来成为在肿瘤治疗领域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

  公司始终重视投资者利益,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为推动经营发展质量、投资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积极维护市场稳定,公司制定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聚焦主业领域研发,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全球化布局

  1、通过全球化创新研发平台,不断丰富研发管线

  公司具有全球权益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大核心创新技术平台,包括“多特异性抗体新型分子结构平台”、“全链条一体化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全链条一体化ADC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柔性GMP标准多特异性抗体及ADC药物生产技术平台”。能够进行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四特异性抗体、双抗ADC、单抗ADC、融合蛋白等多种类型在内的创新生物药的研发。

  2024年,公司将在现有在研管线的基础上,继续聚焦肿瘤治疗领域,一方面深挖现有在研管线的潜力,探索新的适应症以及联合用药方式。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全球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四大核心技术平台,不断丰富新的在研管线,持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磅产品,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2、立足于全球竞争力,致力于全球化的创新生物药研发

  全球化是公司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期内,公司以8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价值最高达84亿美元的金额与BMS达成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的合作,这为公司实现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潜在适应症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研究(BL-B01D1-LUNG101),将陆续启动在肺癌、乳腺癌领域的全球注册临床。同时,公司将积极推进BL-M07D1用于治疗实体瘤、SI-B001联合多西他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美国的临床研究工作。此外,公司将稳步推进目前在研管线在全球多区域、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疾病背景的患者中进行研究,获得更为广泛和准确的研究数据,为药品在多个国家或地区上市做好铺垫。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支持公司不断拓展新的研发管线及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需求,公司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人才战略方针,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公司采用全身心投入,结果导向,快速应变,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风格,引导员工不断追求卓越,支持和鼓励员工通过学习实现个人的职业成长和发展。

  二、加快募投项目实施,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2023年1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合计募集资金人民币99,047.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10,607.26万元(不含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8,439.74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IPO募集资金使用比例已超过57%,公司将资金投向抗体类生物药的临床研究、产业化等科技创新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可承受且临床亟需的创新生物药产品。

  2024年,公司将严格遵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相关法规指引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切实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1、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

  公司募投项目“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11月完成建设,实际投入募集资金16,748.99万元,该项目的建成可满足公司现阶段创新生物药的临床样品生产需求。公司将持续推动自研创新生物药上市获批,推进子公司成都百利多特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GMP认证通过,助力创新生物药的早期商业化生产。

  2、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

  公司募投项目“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调整前拟投入募集资金58,252.26万元,因“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结项后节余募集资金中的4,004.89万元用于“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新子项目,调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62,257.15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24,537.13万元,募集资金使用比例已超过39%。公司将持续推进该项目子项目“肿瘤治疗领域创新抗体类药物研发项目”中ADC药物(BL-B01D1、BL-B01D1±SI-B003±化疗、BL-M07D1、BL-M02D1),双特异性抗体药物(SI-B001、SI-B001 +SI-B003),四特异性抗体药物(GNC-038、GNC-035、GNC-039)的临床研究,加快各项临床研究的入组进度,争取早日完成药物的临床研究并取得药物的上市批件,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三、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公司将聚焦降本增效的营运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内部管理措施,加强生产、研发、销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深入一线了解业务端的需求,建立符合业务实质的成本管理模型与工具表,通过财务预测、风险分析与提示等手段合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做到真正的业财融合。

  四、固本强基,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1、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发展之基

  2024年,公司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一是进一步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要求,发挥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的作用,为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监管规则变动的定期监测机制,在资本市场新的监管规则颁布实施后,根据要求及时对公司相关制度进行修订,保障公司的规范运作。

  2、加强董监高培训,提高规范意识

  报告期内,董监高参与培训5次,共计11人次,涵盖上交所独立董事改革、川上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解读、中上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解读》、科创板舆情处置等培训内容。

  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培训,完成证监会、上交所及各协会等监管平台的培训课程,强化上市公司合规治理相关的专题培训,确保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法律法规,深刻理解监管动态,不断强化“提质增效重回报”的意识,持续强化自身的合规意识。

  五、强化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共担共享,积极引导“关键少数”承担责任

  公司管理团队亦是公司的股东,2023年末,公司实际控制人朱义先生、副总经理张苏娅女士、副总经理康健先生合计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30,793.3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76.79%,公司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高度一致。

  2024年,公司将继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持续优化薪酬及激励措施,进一步强化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共担共享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关键少数”承担相应责任,推动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工作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公司于2024年首次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报告展示了公司在环境、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ESG实践成果,向社会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传递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未来,公司也将持续发布ESG报告,同时将ESG体系深度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ESG实践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以更好地回应投资者对公司ESG管理与实践信息的关切和期待,从而增强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交流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及时、充分地披露公司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重大信息。此外,公司亦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定期报告披露后,公司在“上证路演中心”举办业绩说明会,对定期报告与业绩进行说明,2023年公司共召开业绩说明会3次,即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设专人接听投资者热线,确保能够及时接听投资者来电;通过公开邮箱、投资者调研活动、上证E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积极地与投资者沟通互动,展现公司形象。2023年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6份,回答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各类问题18个并做到有问必答。

  2024年,公司继续采用多种有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方式,充分利用投资者专线、投资者关系邮箱、官网投资者专栏以及“上证E互动”等沟通渠道,回复投资者关切的各种问题。同时,公司将在披露定期报告后常态化召开业绩说明会,预计全年召开业绩说明会次数不低于3次,并邀请公司董事、管理层等参与沟通交流,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发展理念。此外,公司将积极组织及参与各类线上线下调研、路演、券商策略会等活动,在接待活动结束后及时编制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预计全年发布次数不低于6次。

  八、注重投资者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1、实施股份增持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支持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总经理朱义先生计划自2024年2月2日起12个月内,使用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目前,该增持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

  2、在符合利润分配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对股东的利润分配

  公司已在《公司章程》中对利润分配做了相应的规定,明确了公司利润分配的决策机制和利润分配政策的调整原则。未来,公司将积极响应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倡导的现金分红政策,在符合利润分配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对股东的利润分配,加大落实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回报,从而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九、其他事宜

  公司将持续评估“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实施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公司将继续专注主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规范的公司治理和积极的投资者回报,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切实履行上市公司责任和义务,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市场形象,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系非既成事实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26日

  

  证券代码:688506         证券简称:百利天恒        公告编号:2024-017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

  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就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作如下专项报告: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969号)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科创板上市交易的通知》(〔2023〕1号),公司已向社会公众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4,010.00万股(以下简称“本次发行”),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24.70元,合计募集资金人民币990,470,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106,072,569.72元(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84,397,430.28 元。以上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12月30日全部到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2〕第ZA16266号)。

  (二)2023年度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人民币181,659,777.11元,2023年度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金额及余额具体情况如下:

  

  注:差异系支付发行费用产生的尾差0.49元。

  二、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一)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保护投资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及监督等方面均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二)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了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机构、募集资金专户监管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和《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详细情况请参见公司分别于2023年1月5日、2023年4月12日、2023年12月28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1)、《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之补充协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62)。上述监管协议内容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时已严格遵照履行。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的存储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上述存款余额中,已计入募集资金专户资金的利息收入,并已扣除手续费。

  三、2023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募投项目的具体使用情况详见附表1:《2023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先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3年2月15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98,512,632.11元置换公司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其中94,398,553.45元用于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114,078.66元(不含增值税)用于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的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置换专项鉴证报告》(信会师报字〔2023〕第ZA10067号)。详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先投入及置换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2月1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1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完成上述置换事项。

  公司于2023年2月15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部分募投项目所需资金,之后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并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至公司一般账户,该部分等额置换资金视同募投项目使用资金。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对该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的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具体操作流程、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等参见公司于2023年2月1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13)。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的金额为23,444,095.49元,该部分资金已使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

  (三)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公司已提前将上述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将募集资金归还情况通知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月16日、12月20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6)、《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归还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59)。

  公司于2023年9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9月8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47)。

  公司于2023年12月2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6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人民币20,000万元。截至本专项报告披露日,公司暂未将上述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四)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投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确保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万元(含本数)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发行主体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通知存款、收益凭证等),增加公司收益,保障公司股东利益。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额度和期限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在上述额度范围内行使决策权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及具体实施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合格的理财产品发行主体、明确理财金额、选择理财产品品种、签署合同等。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的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月1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5)。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0.00元。

  (五)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的情况。

  (六)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七)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于2023年12月1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募投项目新子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对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募投项目新子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2月12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募投项目新子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54)。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节余募集资金中的2,004.89万元已转入募集资金专户1000040007549857用于SI-B001+SI-B003±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b/II期临床研究;2,000.00万元存放在用途由“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转为仅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创新抗体类药物研发项目”募集资金专户8111001013200873044中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创新抗体类药物研发项目”的创新生物药临床前研究;剩余9,500.51万元(含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已全部转出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支持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公司将“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待支付合同尾款2,380.68万元一并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转出,该项目待支付合同尾款将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

  (八)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8,439.74万元,低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拟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投资的金额,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并结合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议案》,同意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结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分配如下:

  单位:万元

  

  上述调整的详细情况参见公司于2023年1月1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3)。

  四、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3月22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变更的议案》。拟根据创新生物药临床试验进展、资金安排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中的部分临床试验子项目进行变更,投资总金额保持不变。具体的变更前后对比情况、变更的具体原因、可行性分析、对公司的影响等详见公司于2023年3月23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变更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2)。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

  2023年4月7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募投项目变更事项。

  五、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了募集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情形。

  六、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的鉴证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认为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公告格式》的相关规定编制,如实反映了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

  七、保荐机构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所出具专项核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八、上网公告附件

  (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鉴证报告》

  (二)《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特此公告。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27日

  附表1:

  2023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单位:万元

  

  注1:“募集资金总额”是指扣除保荐承销费及其他发行费用后的金额;

  注2:“本年度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包含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9,439.86万元,其中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7,397.88万元,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2,041.97万元;

  注3:“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中的部分临床试验子项目在报告期内进行了变更,变更后投资总金额保持不变,具体详见本专项报告“四、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期内,“抗体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结项后节余募集资金中的4,004.89万元用于“抗体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新子项目,具体详见“三、(七)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注4: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调整后投资总额(合计)、截至期末承诺投入金额(合计)、本年度投入金额(合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合计)包含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的净额66.91万元。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