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华特达因总经理杨杰:

做好“减法” 聚焦儿童药研发

  图①公司生产线   公司供图

  图②杨杰(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王文甲/摄

  图③公司北京总部大厅企业文化墙  赵彬彬/摄

  本报记者 赵彬彬

  当前,市场对儿童药增长空间产生一些担忧。作为儿童药行业头部企业,华特达因的现状如何?行业会否迎来发展“天花板”?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华特达因,对公司总经理杨杰进行了专访。

  “儿童药市场远未到‘天花板’。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守初心和使命,深耕儿童健康赛道,使千千万万中国儿童健康强壮。”杨杰表示。

  做好“减法”

  聚焦主业

  回顾华特达因的发展历程,杨杰多次提到“聚焦”一词,而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公司业务相当多元。

  华特达因前身为山大华特,于2001年借壳声乐股份上市。当初公司业务涵盖水务、软件、环保、教育、物业、信息、材料等诸多领域。2003年,山大华特获得了达因药业控股权后,又增加了医药板块。

  在子公司达因药业层面,也存在着业务过于分散的问题。彼时,达因药业产品除涵盖成人的内分泌、心血管、消化、抗生素等领域外,还有一个儿童保健药,即伊可新。

  走进华特达因北京总部一楼大厅,两个小葫芦贴墙而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个是绿色的,另一个是粉色的。

  杨杰对记者介绍道:“这两个小葫芦,是公司拳头产品‘伊可新’的卡通形象。两个小葫芦里面装的是什么药?其实都是儿童维生素AD补充剂,其中绿色小葫芦用于0岁至1岁婴儿,粉色小葫芦则用于1岁以上儿童。”

  “由于业务多元化,导致资源不够聚焦。公司本身规模又小,看似布局了很多赛道,但都没有优势,企业发展较缓慢。”杨杰表示。

  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自2007年担任达因药业总经理后,杨杰就主导了战略聚焦,开始专注儿童药赛道。“聚焦儿童药赛道后,伊可新是公司重点打造的大单品,已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杨杰如是说。

  2021年8月份,杨杰担任华特达因总经理后,上市公司也开启了战略大调整,从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向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药企业转型。2021年11月份,华特达因转让华特环保51%的股权,实现环保业务出表。此后,还启动教育业务的剥离工作。

  “这几年,华特达因不断剥离非主业,大力发展医药主业,医药板块的营业收入三年翻了一番。”杨杰告诉记者。

  转型之前的2020年,公司医药业务实现收入11.24亿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已攀升至24.24亿元。2023年,公司医药收入占比已高达97.67%,利润占比更是超过100%,已经变成一个完全的医药公司。

  “现在回过头来看,通过聚焦主业,不论是达因药业,还是上市公司华特达因,目前都是发展最好的时候。”杨杰表示。

  慢即是快

  研发不能急功近利

  华特达因将主业聚焦在儿童药并加大研发,但这并非易事。

  “儿童药研发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儿童作为使用药品的特殊群体,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少、伦理挑战大、试验难度高,因此很多药企并不愿意做儿童药。”杨杰说。

  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国内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多家。

  “儿童药研发跟长跑一样,不能急功近利。”杨杰说,把基本功打扎实,到赛道上速度就提起来了,其实慢即是快。

  药物研发要舍得投入,华特达因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上。如今,公司已经在呼吸、消化等15个领域进行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布局。

  锚定儿童药赛道后,华特达因坚持“量身定制儿童药”的研发理念,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专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质量控制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这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在开发儿童用药时,基于目标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设置合适的规格,选择适合的辅料,并通过合理的临床试验设计,验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顺应性,从而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杨杰说。

  以伊可新为例,采用单剂量包装,保障了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性。应用小葫芦状设计,便于操作,提升应用体验。基于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研发设计理念,采用公司矫掩味关键技术,使产品口味更适合,让孩子们不再惧怕服药。

  “这种小葫芦的‘异形’设计,其实给生产带来了很大难度。”杨杰表示,既要实现产品外观的葫芦形状,又要确保装量精准及防止囊皮特殊部位的破损。

  因此,公司在模具的设计上经历了上百次验证,同时为了找到合适的模具,专门去韩国、意大利、德国寻找设备供应商,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不过,在杨杰看来,这是儿童药企业该有的付出,儿童药研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

  也正是基于此,伊可新上市后就受到了极大的认可,目前在国内维生素AD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连续多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并成为华特达因主要的利润来源,真正诠释了“慢即是快”。

  窄即是宽

  市场远未到“天花板”

  近期,伊可新的未来市场空间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伊可新的市占率已超过60%,局部市场占比更高;另一方面,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市场担忧产品销量会掉头向下。

  杨杰表示:“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目前0岁至1岁儿童,维生素AD的整体渗透率近30%,1岁至6岁渗透率却只有不到5%,伊可新还有很大空间。”《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的发布,将维生素AD制剂使用年龄延伸至18岁,这对中国儿童的营养健康非常有意义,同时也表明维生素AD的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事实上,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儿童药行业发展。截至2024年5月30日,我国已发布了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引导儿童药品研发。此外还出台了《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品种评定的基本原则》等政策,促进儿童药行业健康发展。

  近期,面对持续火热的银发经济,不少人曾建议公司拓展到老龄赛道。杨杰却表示,未来公司将专注儿童大健康赛道,用初心和使命,持续拓宽行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围绕伊可新这个产品,做品类延伸,形成完整的儿科用药体系;另一方面,围绕着伊可新品牌,拓展儿童大健康领域。”

  之所以要坚定地做儿童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杨杰曾做了7年的儿科医生,对儿童药行业特别熟悉,并且有很深的感情。杨杰说,做儿童药必须坚守初心与使命,将各个环节做到极致,让孩子真正受益。这样,看似窄的行业,一样会变得宽广。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