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今年以来银行密集发行绿色金融债

  本报记者 彭 妍

  近期,多家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比如,郑州银行近日公告称,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公司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郑州银行2024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20亿元。重庆银行也在近期成功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

  此外,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贵阳银行、上饶银行、江苏银行等也发行了规模不等的绿色金融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积极发力绿色金融债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同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水平的重要举措;而从微观角度来看,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1%,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3.7万亿元,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21万亿元和11.3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

  在杜阳看来,目前绿色金融债券的发展还面临挑战,一是定义标准不够统一,主要体现在关于绿色债券的项目认定不清晰。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质量不一,导致投资者难以比较债券的风险水平,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转。三是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银行角度出发,发展绿色金融需要从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和风险管理几方面入手。首先,建议银行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政策制定,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确保绿色债券发行与政策的紧密衔接。其次,建议加大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再次,建议在发行绿色债券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此外,还要积极宣传和推广绿色债券,提高公众对绿色债券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扩大绿色债券的市场规模。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