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保险资管机构纷纷亮出一季度“成绩单”:3家头部机构合计实现净利润13.94亿元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中国保险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已有泰康资产、国寿资产、人保资产、中再资产4家保险资管机构披露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除中再资产外,其余3家保险资管机构均已披露一季度经营数据。一季度,泰康资产、国寿资产、人保资产3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实现营收31.11亿元、净利润13.94亿元。

  受访专家表示,保险资管机构的头部格局保持稳定,保险资管产品投资运作总体审慎稳健。总体来看,保险资管公司的盈利模式会因为保险负债的不同呈现差异性。未来,保险资管机构要打造核心能力,践行能力驱动战略,提升第三方业务,加强市场竞争力。

  3家保险资管机构

  资产合计近400亿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3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资产399.61亿元,负债97.7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1.11亿元,净利润13.94亿元。

  披露一季度经营数据的3家保险资管机构中,人保资产无可比数据。在可比数据口径下,国寿资产和泰康资产的营业收入同比均有所上升,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分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对《证券日报》表示,保险资管机构的头部格局仍保持稳定,保险资管产品投资运作总体审慎稳健。保险资管公司的业绩表现较为分化是因为保险系资管公司与保险业相伴相生,盈利模式会因为保险负债的不同呈现差异性。总体上看,保险资管机构的盈利效率还是较高的。

  需要打造穿越周期的

  投资与服务能力

  在目前投资环境多变、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保险资管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

  人保资产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表示,今年一季度市场波动较大,公司高度关注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暴露,不断加强持仓券种的投资研究,优化大类资产配置,持续做好风险预算和风险指标日常监测预警,定期展开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严格落实权益类投资止损机制,有效控制组合回撤。

  谈及目前保险资管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从资产端来看,利率中枢下行、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优质资产较为稀缺等因素,都使得保险资管机构在达成投资收益目标和发行资管产品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从资金端看,保险资管机构面临着险企传导的刚性资金成本压力、市场波动导致的收益率波动,以及市场化的第三方募资难度加大等困难。因此,保险资管机构需要打造穿越周期的投资与服务能力,在投资研究、资产配置、风控合规、投后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提质增效,才能具备竞争优势。

  保险资管机构目前普遍以承接关联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为主,但在多类型资管机构同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发展第三方业务越来越成为保险资管机构的共识。

  周瑾认为,对于保险资管机构而言,集团内部的委托业务更多定位是基本盘,但未来发展的机遇应该凭借市场化的能力去竞争第三方业务。第三方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保险资管机构的品牌、资质、团队、业绩和服务等因素,背后对应的是一系列核心能力。因此要做大第三方业务,必须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践行能力驱动的战略。

  谢远涛表示,保险资管公司除了受托保险集团内部的资产外,还应积极开拓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在大资管时代,做大、做优第三方业务是保险资管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