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做市场的耐心资本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访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斌

  本报记者 冷翠华

  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要壮大耐心资本。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

  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和赋能,更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保险资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主业的重要支撑、资管行业的重要一员,必须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险资管的发展也将受益于此。

  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结合行业的实践探索,魏斌认为,保险资管行业助力新质生产力要锚定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任务来开展。

  一方面,要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发挥好资本的牵引作用,有效促进创新资本的形成,全面激活市场动力。

  另一方面,再融资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渠道,拥有前沿技术的上市公司,寻求从资本市场获得关键性的资本支持,为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突破创新发展瓶颈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定向增发作为一种发行条件相对宽松的再融资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通过向特定的投资者或机构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可以筹集资金以支持其扩张计划、改善财务状况或进行其他战略投资,发行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保险资管机构可以积极参与先进制造、高性能计算、半导体、通信和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公司的定向增发。

  此外,并购重组也是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价值发现的重要渠道,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聚合不同企业的力量,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借助整合来打造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除了提供资金外,专业团队的参与也会进一步帮助企业通过并购加速成长,达到更好的并购效果。

  多种形式践行ESG理念

  魏斌表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一种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商业实践,ESG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背景,企业一定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要摒弃“短期投资、短期收益”等落后的理念。由此可见,把ESG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就成了众多大型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过,也需要看到,在实践过程中这种长期性的投入在短期很难看到即时快速的反馈,有时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但相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投资,正在改变全球的行业生态,也将助力相关企业行稳致远。

  因此在选择投资标的时,相关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情况也应是保险资管机构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保险资管机构还在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对于绿色经济的重视,也就是拔高了“ESG”中的“E”的地位,坚信“双碳”和ESG关系将相辅相成,“双碳”助力ESG,而ESG也将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从保险资管机构践行ESG投资理念的实践来看,可以通过设立与ESG相关的资管产品、投资绿色低碳产业的上市公司、参与绿色能源公司债券和可转债的投资等,在为相关公司提供低成本融资的同时,也为保险资管机构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做“时间的朋友”

  今年以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多次被强调。魏斌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助力,更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

  原因在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但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又需要经历漫长的创新周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就要求参与资本有足够的耐心做“时间的朋友”;有足够的定力不畏短期回撤波动干扰。

  耐心资本的重要性在于长期性、价值性、责任性,让新质生产力乘势而上。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定、运用灵活的耐心资本优势。在一级市场上,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帮助科创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成长的烦恼”,充分发挥其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在二级市场,长期布局权益市场,坚持长期投资、强调价值投资、坚持责任投资,用耐心带来信心,做权益市场的“压舱石”。

  据魏斌介绍,近年来,包括长城财富在内的保险资管机构活跃于二级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布局一级市场,成为多支科创型私募股权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耐心陪伴科技企业进行“长跑”。同时,保险资管机构还在寻求以新形式、新角色,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以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例如,参与投资并购基金,或者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如交易所ABS,帮助企业提升产融结合水平,盘活优质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资管行业助力新质生产力虽任重而道远,但义不容辞。”在魏斌看来,保险资管机构要做实耐心资本,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