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 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下转C42版)

  证券代码:600955      证券简称:维远股份      公告编号:2024-041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远股份”或“公司”)于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送的《关于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811号,以下简称“《工作函》”),公司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会同年审会计师、保荐机构就《工作函》关注的问题逐项进行认真分析与核查,现就函件相关内容及回复公告如下:

  问题一:关于经营业绩

  公司于2021年9月上市,上市后业绩先大幅增长后大幅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6.35亿元、77.89亿元、70.50亿元,同比变化120%、-19%、-10%;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50亿元、6.08亿元、0.99亿元,同比变化201%、-72%、-84%。毛利率方面,2021年至2023年度毛利率分别为31.01%、10.32%、3.28%,波动较大且持续下滑。报告期主要产品苯酚、丙酮、双酚A、异丙醇、新能源新材料毛利率分别减少4.7、5.16、21、6、0.99个百分点;产销量方面,苯酚、丙酮同比下降;产品价格方面,苯酚、双酚A、聚碳酸酯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原材料价格方面,纯苯、丙烯同比小幅下降。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0亿元,同比增加26.40%,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滑27%,下滑势头持续。

  请公司:(1)分产品补充披露2021年至2023年收入、产品单价、销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原材料价格、单位成本、期间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原因;结合原材料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说明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合理性,分析差异幅度及原因;(2)结合前述情况及行业环境、上下游供需变化、在手订单等,分析上市后公司业绩及毛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结合公司酚酮业务和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具体产品构成、下游应用领域,说明相关毛利率是否和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及原因;(3)结合2024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说明是否存在营收和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一、公司说明

  (一)分产品补充披露2021年至2023年收入、产品单价、销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原材料价格、单位成本、期间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原因;结合原材料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说明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合理性,分析差异幅度及原因;

  1、分产品补充披露2021年至2023年收入、产品单价、销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各主要细分产品收入、产品单价、销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万吨、元/吨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各产品销售收入的变化是销售单价和销量变动的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产品销售单价变动原因

  公司对于产品销售定价主要参考市场价格,同时考虑自身产品库存、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和下游客户需求变化等信息作为辅助定价影响因素。整体而言,各主要产品销售单价的变化主要受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影响所致。

  公司主要产品同市场价格比较如下:

  1)苯酚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苯酚产品月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苯酚月度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苯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2)丙酮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丙酮产品月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丙酮月度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丙酮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3)双酚A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双酚A产品月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双酚A月度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双酚A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4)异丙醇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异丙醇产品月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异丙醇月度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异丙醇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5)聚碳酸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聚碳酸酯产品月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卓创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聚碳酸酯月度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聚碳酸酯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2)产品销量变动原因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苯酚和双酚A的销量较为稳定,丙酮、异丙醇和聚碳酸酯的销量存在一定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1)丙酮

  2021年,公司丙酮的销量增加83.81%,主要系2020年11月份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装置投产,丙酮产量增加,可供外销数量增加;2022年和2023年,公司丙酮的销量分别下降22.02%和6.07%,主要系:2022年和2023年随着公司异丙醇装置负荷提高,丙酮消耗量增长所致。

  2)异丙醇

  2021年,公司异丙醇的销量增加1,591.68%,主要系2020年11月份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装置投产,异丙醇产量增加。2022年和2023年,公司异丙醇的销量分别上升65.70%和4.95%,主要系:公司异丙醇装置负荷提高,异丙醇产量增长所致。

  3)聚碳酸酯

  2021年,公司聚碳酸酯的销量增加2.14%,销量较为稳定。2022年,公司聚碳酸酯的销量下降16.40%,主要系:2022年1月聚碳酸酯共混改性(一期)项目投产,聚碳酸酯有一部分作为高新材料的原料供其消耗,并且2022年3-4月份聚碳车间停工检修,导致2022年产量下降。2023年,公司聚碳酸酯的销量上升15.24%,主要系2023年,上述影响因素消除,聚碳产量相对于2022年上升,可供外销数量增加,公司聚碳酸酯的销量得以改善。

  2、原材料价格、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原因

  2021年-2023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原材料是公司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单位成本的变动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保持一致。公司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具体情况如下:

  (1)纯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纯苯月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纯苯月度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纯苯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2)丙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丙烯月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丙烯月度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丙烯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3)碳酸二甲酯

  2021年至2023年2月,公司碳酸二甲酯月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21年至2023年2月,公司碳酸二甲酯月度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碳酸二甲酯平均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整体保持一致。

  3、公司期间费用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2021年-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销售费用

  单位:万元

  

  2021-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67.69万元、295.07万元和270.44万元,销售费用保持相对平稳,主要系公司销售人员的薪酬会随着市场经营环境进行动态调整。

  (2)管理费用

  单位:万元

  

  2021年,管理费用增加1,996.49万元,主要系本期人员薪酬增加,与高校合作技术咨询费增加和公开发行并上市相关服务费用增加。

  2022年,管理费用增加1,348.10万元,主要系公司排污费增加1,643.43万元。根据2022年相关部门对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例行督导检查,认为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2020年与2021年污水处理费收取存在政策理解差异情况,要求其进行整改。因此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相关要求重新测算了公司2020年与2021年污水处理费用,并要求公司补缴差额。

  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22年9月8日出具了专项说明,说明强调了2020年及2021年公司不存在故意隐瞒或刻意少缴污水处理费的情形。

  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增加2,187.85万元,主要系公司在建工程“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30万吨/年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项目”以及“25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新招聘员工进行建设管理进而薪酬增加所致。

  (3)研发费用

  单位:万元

  

  2021年,研发费用增加624.32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期加大研发投入。

  2022年,研发费用增加1,259.27万元,主要系新增研发项目进而人工成本增加、直接投入增加以及设备折旧费增加所致。

  2023年,研发费用增加304.34万元,主要系公司为紧跟行业及技术变革趋势,进一步增加研发项目。

  (4)财务费用

  单位:万元

  

  2021年,财务费用减少7,571.54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期有息负债规模下降,利息支出减少。

  2022年,财务费用减少2,936.44万元,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9月主板上市后募集资金到账净额约38.80亿元,公司资金充沛进而利息收入增加。

  2023年,财务费用增加600.15万元,主要系伴随着公司在建工程“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30万吨/年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项目”以及“25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的资金投入,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有所下降。

  4、结合原材料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说明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合理性,分析差异幅度及原因

  2021年-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元/吨

  

  苯酚、丙酮与原材料价格波动:苯酚、丙酮的原材料主要由纯苯、丙烯构成,2021年至2023年,公司苯酚的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原材料纯苯、丙烯的价格波动趋势,丙酮的价格与纯苯、丙烯的价格波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2022年国内丙酮总产能增幅达24.2%,但下游汽车、建材等终端消费增幅下降,因此价格同比有所下降;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丙酮的市场需求也逐步恢复,价格同比有所上升。

  双酚A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双酚A的原材料主要由苯酚、丙酮构成,其价格波动与苯酚、丙酮的价格波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2022-2023年国内双酚A行业存在大量新产能释放,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双酚A市场价格的宽幅回落。

  异丙醇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采用丙酮法制备异丙醇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上游自有苯酚丙酮装置中的丙酮,其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原材料丙酮的价格波动趋势。

  聚碳酸酯与原材料价格波动:聚碳酸酯的原材料主要由双酚A构成,其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原材料双酚A的价格波动趋势。

  (二)结合前述情况及行业环境、上下游供需变化、在手订单等,分析上市后公司业绩及毛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结合公司酚酮业务和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具体产品构成、下游应用领域,说明相关毛利率是否和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及原因;

  1、结合前述情况及行业环境、上下游供需变化、在手订单等,分析上市后公司业绩及毛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

  公司于2021年9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2021年-2023年的业绩及毛利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21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143,460.64万元;2022-2023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减少154,193.94万元和50,915.81万元,主要原因系毛利及毛利率降低所致。

  2021-2023年,公司毛利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情况如下:

  

  (1)行业环境、上下游供需变化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苯酚:国内苯酚下游主要应用于双酚A、酚醛树脂、环己酮、医药中间体等领域。2021-2023年期间,中国苯酚行业经历了显著的需求增长,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对杀菌剂及阿司匹林等消炎药物的需求增加,以及风电行业建设对环氧树脂等原材料需求的增长,推动了苯酚的表观需求量,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苯酚价格。与此同时,国内部分苯酚产能开始建设,并于2023年落地。产能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了市场供应量的显著增加,从而使得苯酚行业的整体利润空间受到显著压缩。虽然公司苯酚产能位列行业第三,周边市场用户需求稳定,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但毛利率仍受市场行情影响,有所下滑。

  丙酮:丙酮的主要下游行业为双酚A、MMA、异丙醇、MIBK、溶剂等。近年来MMA、双酚A、异丙醇持续扩能,丙酮需求量稳健增长。同时,2022年,国内丙酮总产能上升至256.5万吨,同比增幅达24.2%,增幅居近五年来的较高水平,但2022年宏观经济增长显著趋缓,汽车、建材等终端消费增幅下降,总需求量增幅低于总供应量。此外,2023年石油、煤炭等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在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下居高不下,推动纯苯等初级化工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最终导致公司2022年丙酮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丙酮和苯酚属于同一个生产环节生产的产品,采用经济价值法分摊生产成本,2023年,丙酮价格略有回升而苯酚价格大幅下滑,使得丙酮和苯酚虽然受到同样的原材料成本小幅下降的影响,但因为丙酮分摊的成本比例显著增加,使得其单位成本波动与原材料成本波动不一致,导致毛利率继续下滑。

  双酚A:近年,中国双酚A消费量逐年增加。下游两大产品环氧树脂和PC特性优良,终端消费量领域较为广泛。近年来部分终端行业,例如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受国家政策扶持实现较快发展,从而推动双酚A消费稳步增长。2022-2023年国内双酚A行业存在大量新产能释放。根据公开信息,包括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山东万华化学集团公司等已计划或已落地双酚A生产装置;根据隆众资讯数据,2023年中国双酚A产能大幅扩张,国内双酚A总产能达到487.5万吨/年,同比增长46.3%。新增产能的投产,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双酚A市场价格的宽幅回落。

  异丙醇:国内异丙醇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油墨、除草剂、电子清洗、涂料、医药中间体等。2023全年异丙醇进口量为13.07万吨,仍有一定进口替代潜力。公司异丙醇产品主要原料来自上游自有苯酚丙酮装置和自产氢气,成本优势显著,在国内异丙醇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毛利下滑主要系因石油、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在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下居高不下,推动丙烯等初级化工原材料的价格上升。

  聚碳酸酯:PC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器、板材、汽车、医疗、包装等领域。2022年,聚碳酸酯集中扩产落地,全球聚碳酸酯产能约744.5万吨,同比增长13.4%,产品价格回落;与此同时,纯苯、丙烯等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升产业链成本,行业毛利率迅速下滑。2023年,聚碳酸酯行业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周期,集中扩能基本结束,存量产能逐步消化、进口数量不断下降,聚碳酸酯利润情况已逐步改善。

  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游主要包括电池电解液、聚碳酸酯等。截至2023年末,国内共有DMC产能260万吨,整体来看市场供应相对平衡,年内DMC价格趋于稳定。公司DMC投产时间较短,且在行业周期底部,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DMC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会持续增长,后续毛利率有望回升。

  (2)在手订单的相关影响

  作为大宗化工品生产商,采用以产定销的经营模式和预收款为主的销售结算政策,并非根据在手订单情况组织生产和备货。

  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均保持高位,不存在产品积压或滞销情形。

  2、结合公司酚酮业务和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具体产品构成、下游应用领域,说明相关毛利率是否和同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及原因

  公司酚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苯酚、丙酮、双酚A、异丙醇;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聚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等。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及毛利率的相关分析参见本题回复之“1、结合前述情况及行业环境、上下游供需变化、在手订单等,分析上市后公司业绩及毛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

  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鲁西化工(000830.SZ)和万华化学(600309.SH)的毛利率对比如下:

  

  注:可比公司均未单独披露具体产品毛利率或聚碳酸酯产业链毛利率,上图中为公司整体毛利率。

  由于化工行业周期影响,2021-2023年,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呈显著下滑,毛利率变化趋势具备可比性。

  公司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结构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差异。公司上市初期,已投产产能主要覆盖“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较为集中的产品结构在聚碳酸酯产业链的景气周期内,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毛利率,而面对聚碳酸酯产业链的下滑周期,则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聚碳酸酯产业链占鲁西化工和万华化学可比板块的收入占比较低,聚碳酸酯产业链对其板块毛利率变动的影响较为有限,也导致了公司毛利率变化与其的差异。

  万华化学系国内化工行业绝对龙头,在产化工产品丰富、覆盖产业链条线较多、覆盖产业链纵深较长,其主要产品覆盖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等,可有效对冲化工行业的周期波动风险,因此毛利率最为稳定。鲁西化工资产及产品线丰富程度也高于公司,其主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尼龙6、多元醇、有机硅、氟材料、甲烷氯化物、二甲基甲酰胺、氯碱等,相关风险也得到一定分散对冲。

  公司上市后,秉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设计和项目开发原则,以核心业务聚碳酸酯产业链为锚点,向上游原材端丙烯和碳酸二甲酯延伸,同时在新增的丙烯产能基础上,衍生构建聚丙烯和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等装置,既完善了公司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产线门类,同时开辟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新链条,最终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链协同互补、齐头并进的发展状态。因此,公司上市后的项目建设具备符合公司自身产业链布局特点,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水平。

  (三)结合2024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说明是否存在营收和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1、2024年一季度业绩环比下滑趋缓

  2023年初至今,各季度公司业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相较2023年四季度,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毛利率略有下滑,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已有回暖。

  2、公司部分在建项目将于年内投产,业绩增量有所保障

  2024年内,公司主要在建项目预计投产,具体包括:

  

  公司上市后,秉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设计和项目开发原则,以核心业务聚碳酸酯产业链为锚点,向上游原材端丙烯和碳酸二甲酯延伸,同时在新增的丙烯产能基础上,衍生构建聚丙烯和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等装置。相关项目均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各项目市场情况的分析可参见本回复之“问题二”之“(二)结合分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及产能供应变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参与者扩产计划、市场占有率等,说明上市以来公司大额资产支出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并充分提示”。

  2024年内,上述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水平,预计对2024年及后续业绩保障有所助益。

  3、公司其他应对措施

  公司将紧紧围绕“压低库存、快速周转,倒推成本、有效经营”的工作策略,保持良好运营节奏,实现市场化运行、动态化平衡。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行业标杆;2)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现有产业链;3)不断提升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能力和下游市场渠道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贯彻执行“引进来,走出去”的营销策略;5)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策略,持续高效运营。

  二、保荐人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人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了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相关研究报告和行业数据,对比公司各期产品、原材料变动是否与行业发展相匹配;

  2、查阅了公司2021-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报告,复核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披露情况;

  3、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公司销售结算政策等;

  4、现场核查公司主要在建项目进展,了解投产计划,结合行业信息,分析在建项目投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5、获取了利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22年9月8日出具与排污费相关的专项说明文件。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保荐人认为:

  1、公司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与行业整体变动趋势保持一致且不存在显著差异,期间费用的变动存在合理性。

  2、上市后公司业绩及毛利率大幅波动主要原因系化工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在2022-2023年下游需求均有所新增,但供给增速更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行业毛利率受到冲击。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呈显著下滑,毛利率变化趋势具备可比性。公司产品结构相对集中,因此下滑幅度略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3、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环比跌幅趋缓,部分在建项目将于2024年内投产,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水平,预计对2024年及后续业绩保障有所助益。

  问题二:关于项目投建和资金情况

  公司上市以来项目投建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占总资产比例高达81%,其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61.58亿元、42.32亿元,同比增加108%、107%。报告期内,在建项目“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30万吨/年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25万吨/年电解液溶剂项目”分别增加投入约22亿元,21亿元,14亿元,累计投入和工程进度均已过半。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设备款近两年期末余额分别为14.6亿元、4.40亿元,金额较大。同时,报告期末公司非受限货币资金余额6.02亿元,有息负债合计25.60亿元,其中长期借款由0大幅增加至21.51亿元,且2024年一季度继续增至24.3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近三年分别为26.75亿元、10.84亿元、6.14亿元,持续大幅下滑;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分别为9.65亿元、30.41亿元、43.83亿元,持续大额流出。

  请公司:(1)分业务板块列示近三年主要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类型、用途、区位、取得时间、产能及实际利用情况等,结合经营模式说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效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2)结合分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及产能供应变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参与者扩产计划、市场占有率等,说明上市以来公司大额资产支出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并充分提示;(3)补充披露在建项目的主要用途、具体时间规划、设计产能或预期效益、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结合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规划,说明在业绩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大额投建项目的合理性,相关投资决策是否合理、审慎;(4)补充披露近三年预付设备款及在建工程主要供应商名称、交易内容、所涉关联关系、交易金额及往来款余额、支付方式、合同签订时间情况,相关款项是否变相流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5)补充披露公司在前述项目建设中,资金来源、未来资金需求、未来筹措安排,对公司财务报表可能带来的影响;(6)补充披露公司本期新增长期借款所对应的用途、期限、利率区间、归还时间,结合公司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状况、市场情况等说明是否存在中长期流动性风险,并进行充分风险提示。请年审会计师对问题(1)、(4)发表意见,并说明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确认及计量准确性执行的审计程序。

  一、公司说明

  (一)分业务板块列示近三年主要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类型、用途、区位、取得时间、产能及实际利用情况等,结合经营模式说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效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1、公司近三年主要固定资产情况

  (1)主要固定资产基本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有机化学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年来随着“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10万吨/年高纯碳酸二甲酯项目”和“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等项目的建设投产,主要业务产品逐步囊括包含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异丙醇、碳酸二甲酯、PC/ABS树脂、丙烯等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公司近三年固定资产按照产品生产装置进行分类的具体情况列示如下表:

  1)2023年末

  

  注:上表中的资产取得时间为各生产装置转固或购入日期,转固或购入后各装置每年均有部分机器设备购入用于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下同。

  2)2022年末

  

  3)2021年末

  

  (2)各生产装置产能及实际利用情况

  公司近三年各生产装置产能及相关利用情况列示如下表:

  1)2023年

  单位:万吨

  

  注: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2023年11月由“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转固而来,2023年投产运行时间仅1个月左右,故产能利用率偏低。

  2)2022年

  单位:万吨

  

  3)2021年

  单位:万吨

  

  公司主要产品一部分自用消耗,一部分对外销售,故计算时以产销率(含自用)=(销量+自用量)/产量*100%进行产销率的核算。从上表可知,公司近年来主要生产装置产能利用率稳定,各生产装置均正常使用,不存在大量闲置状态的资产,同时,公司近三年主要产品的产销率均达到100%左右,各期基本实现产销平衡,不存在库存积压。

  2、经营模式说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均处于连续生产状态,各生产装置之间具有生产连续性,上游生产车间的产品既可以对外销售,也能够自用投入下游生产车间进行后续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产品自用部分按成本价结转下游,无法按最终产品计算效益,基于此,公司以对外销售的产品进行各生产装置效益情况的计算,主要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情况列示如下表:

  (1)2023年度

  单位:万元

  

  (2)2022年度

  单位:万元

  

  (3)2021年度

  单位:万元

  

  以上数据显示,虽然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稳定水平,产销率也达100%,但受整体市场环境、供需关系等波动的影响,公司近三年来效益水平逐年降低。公司效益水平的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价格的变动,如纯苯、丙烯、碳酸二甲酯等,这些原料的价格与石油天然气市场和煤炭市场的形势息息相关,是影响产业链成本的最主要因素,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作为各种工业的基础原料,必然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供需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对于产品销售定价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同时考虑自身产品库存、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和下游客户需求变化等信息作为辅助定价影响。

  因此,公司产品效益的波动主要系产品售价和原料成本单价随宏观经济周期和供需关系的波动变化所致。尽管公司近三年效益下滑,公司总体毛利仍为正数,产品销售仍给公司带来净利润。

  3、同行业对比

  (1)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比较

  经查阅公开信息,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鲁西化工(000830.SZ)和万华化学(600309.SH)均披露了聚碳酸酯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情况,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

  注:由于公开披露信息有限,鲁西化工2023年度聚碳酸酯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数据系根据其2023年1-3月数据简单年化得出。

  上表中数据显示可比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公司,而产销量基本达到平衡。

  (2)项目效益比较

  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鲁西化工(000830.SZ)和万华化学(600309.SH)的毛利率对比如下:

  

  由于化工行业周期影响,2021-2023年,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呈显著下滑,毛利率变化趋势具备可比性。

  (二)结合分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及产能供应变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参与者扩产计划、市场占有率等,说明上市以来公司大额资产支出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并充分提示

  自2021年9月上市以来,公司大额资产支出主要涉及项目包括:

  

  注:数据为在建工程累计投入金额,不含截至期末的已预付但未转入在建工程的工程、设备等款项。

  上市后新建项目与公司上市前已建成项目的产业链协同关系如下:

  

  如上图所示,公司上市后,秉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设计和项目开发原则,以核心业务聚碳酸酯产业链为锚点,向上游原材端丙烯和碳酸二甲酯延伸,同时在新增的丙烯产能基础上,衍生构建聚丙烯和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等装置,既完善了公司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产线门类,同时开辟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新链条,最终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链协同互补、齐头并进的发展状态。因此,公司上市后的项目建设具备符合公司自身产业链布局特点,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水平,具备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关于上述项目的具体分析如下:

  1、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

  “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为公司首发上市募投项目之一。该项目原计划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及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设计年产60万吨丙烯和40万吨聚丙烯;上市后,公司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于2023年3月1日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将4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变更为20万吨/年。

  截至2023年末,该项目已累计投入33.96亿元。公司对该项目投资必要性在于:

  (1)按照首发上市招股文件中公开披露的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满足关于募集资金使用的监管规定;

  (2)向前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原料保障。公司已建成的酚酮装置和在建的环氧丙烷和聚丙烯装置均以丙烯为原材料,因此,通过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对应60万吨/年丙烯产能),公司可基本满足自身苯酚、环氧丙烷和聚丙烯装置原料的自主供应商需求,从而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供应稳定性,提高原料保障。

  (3)进入通用塑料领域,进一步拓展产品布局。本项目建设前,公司拥有13万吨/年聚碳酸酯产能,为国内聚碳酸酯行业主要供货商之一。聚碳酸酯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汽车、板材、薄膜、光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聚丙烯则属于五大通用性塑料之一,在包装用品、生活家居、电子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随着2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的投产,公司将得以填补在通用塑料领域的产品空白,实现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齐头并进,充分发挥公司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协同优势。

  关于聚丙烯产品的市场分析如下:

  1)市场供需情况

  如前文所述,聚丙烯属五大通用性塑料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家居消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常见的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下游场景举例包括:

  

  基于广泛的产品应用场景,受益于国内制造业、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拓宽,作为通用塑料的聚丙烯近年来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百川盈孚、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聚丙烯表观消费量3,571万吨,近六年CAGR达6.29%,具体如下:

  2017-2023年度国内聚丙烯表观消费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WIND,百川盈孚

  供给方面,国内聚丙烯生产厂商数量较多,呈现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伴随着聚丙烯需求量的持续增长,聚丙烯供应端亦呈现扩张态势。根据百川盈孚、隆众资讯等机构统计,至2023年末,国内聚丙烯产能已达4,101万吨/年,较2017年基本翻倍;产量约为3,234万吨/年,行业整体开工率近80%。

  面对国内产量的不足,近年来国内聚丙烯仍存在进口依赖,至2023年进口量412万吨/年,进口依存度超过10%,具体如下:

  2017-2023年度国内聚丙烯进出口情况及进口依存度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百川盈孚

  如上表所示,自2020年起,随着国内聚丙烯产能规模的持续攀升,聚丙烯产品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持续下滑;与此同时,为寻求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开辟国际市场,国内聚丙烯企业积极寻求海外业务机会,努力打通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制造业中心的产品出海路线,自2021年起国内聚丙烯产品出口量已迈入全新台阶。

  2)行业未来走势分析

  在需求方面,聚丙烯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在工农业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诸多社会终端消费品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材料,包括电子电器、日常家居用品、包装耗材、新能源汽车等,因此聚丙烯下游市场总体规模和居民消费水平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内自主聚丙烯生产技术进一步突破,聚丙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同时新能源汽车等聚丙烯新兴消费场景蓬勃发展,均对聚丙烯消费量起到带动作用;同时,结合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4以来年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平稳,预计家居用品、包装耗材等与宏观经济和居民消费基本面密切相关的聚丙烯传统应用领域将继续维持平稳增长,为聚丙烯总体下游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下转C42版)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