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萌
近日,汉和资本发布自购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追加申购旗下私募基金产品。在此之前,多家百亿元级私募基金公司已斥重资自购旗下产品,最高者达2.5亿元。公募基金公司更是自购动作频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等表现踊跃,股票型基金备受青睐。
基金公司积极“自掏腰包”购买旗下基金产品,通过自购行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捆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体现出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也表达了对市场前景的看好,释放出积极信号。
基金公司频频自购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中可以参透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与策略,捕捉投资机会。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频频自购主要是出于看好资本市场前景、布局价值投资以及稳定基金规模等考量。
首先,对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判断和考量,是基金公司踊跃自购的底气所在。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速保持领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业绩稳健,创新研发动能强劲,为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国九条”系统提出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为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对于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拿出“真金白银”加仓国内优质资产。
其次,在市场底部时逢低买入,是基金公司出于价值投资的考量。监管部门一直鼓励投资机构树牢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底部区域,资产配置性价比提高。此时,具有专业投研优势的基金公司进行逆周期布局,能够以较低价格配置各行各业的优质资产,加之不少公司在自购基金时也承诺了较长的持有期限,体现出其价值投资的目的。
最后,基金公司频频自购也是出于稳定基金规模的考量。基金公司自购体现出其对于自家产品的信心,这就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与申购,促进新发基金的销售。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善现有投资者情绪,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基金规模。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打了保票”的基金产品也不能盲目跟风购买。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固然是好事,但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盈亏上来。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虽然盈利可能性较高,但也并非稳赚不赔,尤其在市场波动时更需谨慎投资。说到底,基金产品的优劣并不是基金公司“说了算”,而是交由市场检验,只有让投资者真正实现获得感的产品才能最终被认可。
笔者也由衷期待,基金公司找准自身定位,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提升投研能力,优化投资策略,推出更多被市场认可的好产品,为投资者持续创造财富,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