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今日视点:从三方面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龚梦泽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目前已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其中,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实现从单一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的转变,成为承载物联网、信息网、能源网这“新三网”融合的超级结合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汽车研发、制造、测试、应用模式等的全面变革,产业边界不断扩大,价值链加速扩展,成为加快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

  过去5年至10年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硕果累累。具体包括,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快,加快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等。不过,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场景碎片化、示范盆景化、标准地域化、数据孤岛化等问题。在法规标准完善、跨行业协同、生态构建、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还面临着挑战,需要各方协力推动解决。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协同完善标准机制建设。加快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车路协同、软硬结合发展路线,进一步打通汽车、通信、交通等各方面相关的标准要求;推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加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车辆合法上路地位,制定全国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准入及监管规则。

  其次,统筹布局算力等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对芯片有着更多、更广、更先进的需求,这意味着我国必须加快汽车芯片产业技术的协同攻关,汽车企业和ICT等产业链企业应强化协同合作,破解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技术堵卡点等问题,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只有产业链深度融合,重塑生产关系,才能探索出各自商业化的业务模式。

  第三,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监管。政策的驱动为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按下“加速键”,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更是引发业内关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前提是保证安全,对此,要加强汽车指导试点联合体落实自动驾驶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要求,结合产品和技术实际,尤其是试点发现的问题,组织专门的团队,不断提出细化完善要求,推动企业持续优化完善方案,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自动驾驶系统上路通行达到预期安全水平。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