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以岭药业厂区 图②以岭药业生产加工车间
图③以岭药业科研人员在开展实验研究 张晓玉/摄
本报记者 张晓玉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全球健康市场中的潜力与价值正在不断显现。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推动下,中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然而,传统中医药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的变化,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成为了摆在中医药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医药企业纷纷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实现更大突破。近年来,包括以岭药业在内的众多中医药企业,依托创新的理论、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的布局,逐步打破瓶颈,开创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络病理论广受关注
据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介绍,“经”如大江大河,纵行于人体,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津液;“络”像支流沟渠,将经脉中的气血津液渗灌濡养五脏六腑、全身各处。络脉发生病变,累及人体各系统脏器,称为“络病”,这就是“络病学”的基本原理。
据了解,以岭药业院士专家团队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经过40余年的不断研究,结合络病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成果,创立了以“络病证治”为基础,包括“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的“中医络病学”新学科。
“络病理论是我们发展的核心,正是这一理论的创新,才使我们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走得更远。”以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中药分院院长魏聪向记者表示,络病理论通过对络脉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疾病防治思路,还为现代中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了石家庄以岭药业的研发中心——以岭医药研究院,走进实验室,宽敞明亮的科研环境与先进的设备映入眼帘,科研人员们正专注地忙碌着。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以岭医药研究院的科研核心区域。据介绍,这里配备了世界先进的实验设备,从细胞实验到动物实验,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条。
“我们通过络病理论的指导,构建了一条从理论研究到新药开发的全流程体系,这使得我们的产品更具科学性和现代化特点。”魏聪说。
据了解,理论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也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几千年来,中医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然而,面对现代医疗体系和国际市场的挑战,传统中医药理论在某些领域仍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提升。
魏聪表示:“络病理论为我们开创了中医药发展的新篇章,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重经轻络’的思维,为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据悉,络病理论不仅仅是理论的创新,更是推动企业整体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以岭药业成功研发了14个创新专利中药,其中的核心产品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
另据了解,在国际学术界,络病理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海内外中西医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该理论不仅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还成为了全球多个医学院校的研究重点。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4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络病学》课程,培养络病研究人才。此外,随着美国络病学会、欧洲中医络病学会、加拿大中医药络病学会和泰国络病学会的相继成立,已经形成了多达数万人的络病研究专家团队,为络病理论传播转化奠定了基础。
以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中医药行业而言,科技的赋能不仅提升了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效率,也推动了中医药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参观以岭药业的生产车间时看到,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行,精准完成每一个工序,从中药材的加工到成品药品的包装,每一步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记者在新药评价中心了解到,以岭药业正在进行多项新药项目的研发。例如,公司组建的“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抗衰老中心”成为了中医药干预衰老研究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包括micro-CT仪、肺部功能测定仪、动物运动轨迹跟踪系统、X射线辐照仪等在内的多种高精尖设备,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实验操作。
新药评价中心的李梦南博士向记者介绍了设备的操作细节。他站在一台小动物micro-CT仪前,专注地分析着实验数据,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示了衰老小鼠骨质变化的对比图。
“这台仪器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药物在动物模型中的效果。比如,‘八子补肾胶囊’对小鼠骨密度的提高非常显著。”李博士表示,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可以精确地检测药物处理后动物体内的反应,帮助我们准确判断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我们能够更快地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向市场。
此外,以岭药业不仅在生产和研发中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也已经深入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岭药业代总经理张蕴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推动中医药“出海”
据悉,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产业正加速走向国际市场。中医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也逐渐成为全球健康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医药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面临着文化、法规、市场认知等多重挑战。
以岭药业作为率先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逐步打破了障碍,为中医药“出海”开辟了新路径。公司自1995年起,率先在中药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通过科学数据验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变了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传统看法。
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总经理孙学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药要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让疗效说话。我们通过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借助循证医学的力量,向全球证明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不仅帮助我们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也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截至目前,以岭药业的创新专利中药已经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多个领域。
同时,为加快国际化进程,以岭药业还采取了多元化的市场策略。公司不仅依靠产品出口,还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此外,公司还注重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例如,公司与多家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进行中药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学术支持。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加大科研投入,继续深化络病理论的研究,并将更多的创新中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张蕴龄表示,国际化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扩展的过程,更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以岭药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