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金婉霞
从上海市区驱车近两小时后,《证券日报》记者抵达了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元生物”)位于临港的大规模数字化产业基地。形似莫比乌斯环的质检大楼屹立眼前。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投资超过10亿元,拥有30多条基因细胞治疗生产线,最大的反应器规模达2000升。“这应该是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以下简称“CGT”)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了。”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生物科学领域,CGT被认为是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之后的新一轮技术机遇。基因治疗因直接作用于DNA,有望在根源上治疗疾病。目前,CGT已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在研CGT管线已超4000条。
作为CGT领域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CRO/CDMO),和元生物目前已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我们的角色相当于是CGT中的富士康,将各家CGT企业的新药研发项目高质量地生产出来,企业再将这些新药拿去进行临床验证,直至最终报批上市、量产,实现对患者的救助。”潘讴东说。
重资产是行业特征
回顾和元生物的发展历程,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是公司的特点之一。在公司展厅内,记者大致了解了CGT的生产制备流程,涉及质粒工艺流程、病毒工艺流程、细胞治疗工艺流程等。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道工艺流程涉及到不同规模体量的先进设备,“有些环节还需要大规模生物反应器、自动灌装线等较大型生产设备,投入资金较大”。
和元生物的财务报表也体现了公司重资产的特点。2023年年报和2024年半年报显示,和元生物的固定资产分别达10.46亿元和13.55亿元,分别占据其总资产的40.17%和54.59%。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导致资产折旧摊销、运营成本及生产成本较高,和元生物于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重资产是CDMO行业的特征之一。基因治疗药物通常被认为是“活的”药物,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生产制备。为保持药物活性,在工艺生产环节仅水电就有很高的能源成本。
“一方面,由于产能建设周期长,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建成后,由于资产规模大而产能释放需要较长时间,在产能效应未显现前,公司的折旧成本非常高。”潘讴东说。
“和元生物历经三年完成临港大规模基地建设,现已具有了明显的领先优势,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如果再来建设这样规模的产能,在时间和资金成本上会有更大压力。”潘讴东进一步解释称,凭借着大规模产能优势,和元生物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全球CGT企业提供从DNA到产品申报上市的一站式CRO/CDMO服务。
“押注”生命科学
下一步,如何将已建设的产能用好,将成为和元生物的“大考”。目前的医药行业投资仍处低谷,CGT受到较大影响,甚至有投资者认为,和元生物的大规模产能建设或造成产能过剩。
面对行业困境,潘讴东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给出了和元生物“消化产能”的两点逻辑:一是临床项目获批上市后的商业化转化。潘讴东表示:“创新企业更倾向于轻资产模式,会将生产委托给专业的CDMO。”
在业界看来,CGT主要管线掌握在中小型制药企业手中,而这类企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有限,若自建生产线将面临产能利用率低、设备灵活性不足且工艺的转移、验证将带来较高成本等问题,因此CDMO的业务稳定性和持续性将会提升。
二是服务全球市场,“我们在技术上不比海外差”。潘讴东表示,和元生物临港生产基地可生产制备用于在海外临床申报及上市的CGT药物。
“美国CGT行业更为活跃,由于其本土CDMO产能吃紧,一些企业也会转而寻求排产速度更快、可提供同等质量服务的海外CDMO。”潘讴东称,由和元生物所生产制备的产品已经被应用于美国市场的临床申报。
从长期来看,CGT的发展一旦成熟,将会是革命性的。“许多肿瘤,遗传性、退行性等疾病,都有望通过基因疗法被治愈。”潘讴东表示,目前,和元生物已有好几个服务项目正筹划商业化。“未来两年到三年,CGT将会有新的质变,当企业需要CDMO服务的时候,和元生物将会在其选择名单上。接下来,和元生物要继续练好内功,利用好在临港的生产平台,把它做成标杆。”潘讴东称。
开辟再生医学赛道
走在企业内部,张贴在墙上的标语“赋能细胞基因治疗,共守生命健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而这也是潘讴东创业的初心。
潘讴东原系第二军医大学(现已更名为海军军医大学)新药中试中心科研技术员,在与临床医生的接触中,他获悉了基因治疗药物的突破性,并决心投身于这一事业。当时,国内已经有许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CGT领域的早期科研,这一群体有质粒、病毒等载体服务的需求,这也是和元生物最早的业务来源。
与此同时,和元生物还在布局再生医学领域。今年4月份,和元生物全资子公司和元和美(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元和美”)在临港成立,主要从事医疗健康相关应用领域的各类细胞及外泌体、细胞因子等细胞衍生物CRO/CDM0业务。
潘讴东称,“进入再生医学领域是对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应用场景的延伸,公司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经过了10多年的技术磨炼和经验积累。从技术上来看,干细胞、外泌体等再生医学CDMO完全可以复用这些经验,成为提高公司营收来源之一。”
潘讴东则预计,来自再生医学的相关收入或将在公司2025年的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