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方面,吴清提出,“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方面更好发挥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
去年以来,证监会会同相关部委就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出台系列举措,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出台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未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举措有望逐步落地,促进市场形成更加稳定的投资结构。此外,还可以在减免长期投资者税收、丰富投资产品、筹备平准基金、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做好增量政策储备,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提振投资者信心,引导长期价值投资,稳定市场运行。
一系列稳市政策出台
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去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
此外,去年10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目前,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参与机构也由首批的20家拓展至40家;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持续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加快优化指数化投资发展生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推动资本市场指数与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多部委出台的一系列稳市政策在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吸引更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增加市场流动性,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稳定性。而且,《行动方案》推动普及指数化投资,降低了投资者参与门槛,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推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增强了市场信心。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一系列稳市政策为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预期,对市场稳定运行起到了有力支撑。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相继出台,资金入市空间打开,入市积极性正在增强。在ETF市场快速扩容的同时,指数化投资迎来发展机遇。
做好增量政策储备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稳住楼市股市”。随后,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今年1月份,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并提出,“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更好发挥2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对于此次吴清提出的“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市场人士认为,《实施方案》中关于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各项举措将逐步落地,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1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吴清介绍了《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包括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等。
此外,证监会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在资产端,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在交易端,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在机构端,推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在执法端,坚决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在增量政策储备方面,田利辉认为,还可以给予长期投资者更多的税收减免,如降低资本利得税、延长免税期等,以激励更多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加强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发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新型金融产品,比如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加强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开展平准基金的设立工作,形成股市稳定向上的中坚力量。
杨超认为,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通过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举措,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运行;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或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推动市场形成更加稳定的投资结构;同时,借鉴海外经验来看,平准基金有望加快筹备,在维护市场稳定、缓解短期波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全力稳定资本市场
市场人士认为,全力稳定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一方面,资本市场对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杨超表示,全力稳定资本市场可以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流入,为科创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田利辉表示,稳定的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向实体经济流动,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是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市场。田利辉表示,健康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养老金、保险金等社会保障资金实现保值增值,能够为居民提供财产性收入,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养老保障水平。杨超表示,作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渠道,更为稳定的资本市场能够为居民提供可靠的投资回报,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进而助推整体经济稳步向上。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