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娜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柳工为代表的机械龙头企业,近年来在这一关键命题上积极探索,成效初显。
笔者认为,柳工在混改中的做法和经验,也可为机械制造行业其他国有企业加快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整体来看,主要有三点启示:
首先,混改的核心在于让不同性质的资本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企业在混改选择合作方时,并不应局限于企业性质和地域,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和企业形成战略协同,共同开拓市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都能够列入潜在合作名单。
其次,机制改革是混改深入发展的关键。企业在引入资本的基础上,要着力推动内部机制的变革。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引入积极股东,充分发挥股东的监督和决策作用,有效落实董事会职权,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在涉及企业重大发展战略、生产基地扩建等关键决策时,企业要积极与各方股东沟通协商,充分尊重和吸收不同股东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员工持股计划,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让核心员工持股的方式,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绑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为企业留住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和领先地位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在经营层面上,要强化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与持续创新能力。以机械制造企业为例,企业可引入具有先进技术和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化、高效化的产品生产线,使得产品质量和产能显著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混改取得积极成效的企业可以发挥行业带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国企混改将在拓展广度与深度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企业经营发展活力。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