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林艳
2月12日上午,A股市场AI医疗概念板块再度活跃,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一度涨超10%,创近一年半以来新高。
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大模型不断升级迭代,AI技术正在加速进入千行百业,推动其数智化转型。作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重地”,AI医疗的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当下,随着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一场围绕着AI技术的医疗变革正在进行。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近期已有多家数字医疗头部企业相继公布了其在AI领域的进展。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AI医疗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周明子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前AI医疗主要依赖单一数据源,但现在正在朝着整合多种数据(比如文本、影像、基因等)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变让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诊断疾病,还能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医疗将分为有人工智能和没有人工智能两种。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增多,投资者对AI医疗的关注度也将不断提升,其中多个细分领域都有望成为AI医疗的投资热点。例如,医学影像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远程医疗、智能辅助诊断和药物研发等。
“AI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变和异常,辅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这一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旺盛,且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从早期筛查到疾病诊断和治疗检测的全过程。”周明子说。
与此同时,国内医疗行业和科技行业内的诸多公司都在持续布局AI医疗领域。
2月11日,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自2021年起,公司从病理角度切入,在公司超百万份的病理样本基础上,对其中10万多份样本进行标注,并在标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AI产品模型。2024年公司与华为云正式签署AI健康管理合作协议,基于盘古大模型,共同开发基于健康管理领域的垂类模型。
2月12日,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垂类大模型聚焦在医疗健康领域等主营业务,可运用于辅助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多个场景。精准健康认知计算系统—灵素融入OCR和大模型能力,可以提供多项检后健康管理智能服务,包括体检报告的识别检测、报告解读及健康干预。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从长远来看,医疗健康领域已成为AI影响最深远的应用领域。
“相信在当前以大模型技术为引领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医疗的‘不可能三角’问题,或许只有通过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得到解决。”约印大通(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熊水柔向记者表示。
此外,AI医疗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行业问题同样需要被高度关注。在周明子看来,相关企业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同时,AI企业应确保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中,遵循严格的伦理准则,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伦理审查。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