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

深化民企数字化转型 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报两会报道组 桂小笋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我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水平较低。投入成本高、缺乏技术支持、相关人才匮乏、对数据安全存有顾虑是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美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对此,翟美卿建议从政策支持、技术供给、要素保障和推进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体系,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激发企业转型积极性,加快破解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瓶颈。

  翟美卿表示,从前期调研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转型成本与收益失衡的现象出现:“单个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通常超过年利润的15%,投资回报周期普遍超过3年。在传统产业利润率不足5%的背景下,企业自主投入动力不足。”

  同时,技术供需也存在结构性矛盾。现有数字化解决方案多针对大型企业设计,中小企业亟需的“模块化、轻量化”产品供给不足。此外,要素保障体系不完善,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存在误区。多重因素之下,导致部分企业的数字化投入未能有效转化为管理效能。

  考虑到这些状况,翟美卿建议,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对智能装备采购、云服务订阅等提供补贴,降低企业初期投入成本。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的税前扣除比例。在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技术验证、供需对接等公共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试错成本。通过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相结合,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技术供给生态。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开发“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流程重构和管理升级。政府遴选优质数字服务商,支持其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产品,并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向上下游开放数字资源,实现数据互通。通过组建数字化转型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

  再者,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要素保障。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化转型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最后,加强宣传与培训,提升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