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166证券简称:莱茵生物 公告编号:2025-020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审议程序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度股东会审议。
二、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基本情况
(一)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具体内容
根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008,773.57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24,549,746.82元,2024年初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802,643,591.83元,2024年末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794,416,887.78元(每10股未分配利润10.9374元)。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健全公司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的回报机制,积极执行利润分配政策,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公司董事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所处的行业特性,充分考虑公司盈利水平与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特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741,623,525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5,275,701股及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因司法冻结尚未完成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14,100股后的726,333,724股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预计本次利润分配将派发现金红利共计72,633,372.40元。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转入以后年度。
截至2024年末,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数量共计9,116,101股,回购股份已使用资金总额为58,977,038.36元(不含交易费用)。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01)。
综上,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131,610,410.76元,占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80.74%。
(二)其他说明
如本公告披露日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股份回购、股权激励行权等原因导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将按照分配比例不变的原则,对现金分红总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三、现金分红方案的具体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四、现金分红方案合理性说明
1、为有效强化公司价值成长属性,推动全体股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多维度提升股东的投资信心,特制定本次利润分配方案。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公司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近三年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金额的69.21%,本年度现金分红占2024年末合并未分配利润的9.14%,未超过2024年末可供分配利润的50%。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是基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和资金需求等综合因素,并考虑了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的合理回报诉求,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的前提下提出的,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等规定和要求,保证了公司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兼顾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合理需要,具备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不存在损害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2、 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财务数据及其合计数分别占总资产比例如下:
单位:元
3、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前,公司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并对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履行了保密和严禁内幕交易的告知义务。
五、备查文件
1、2024年度审计报告;
2、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证券代码:002166证券简称:莱茵生物 公告编号:2025-021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日常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一)日常关联交易概述
1、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莱茵生物”)及下属部分子公司根据日常经营需要,2025年度预计与桂林君实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实投资”)、桂林风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鹏生物”)发生日常关联交易,交易内容为办公场地租赁业务及商品销售、采购业务。2024年度与上述关联方实际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796.26万元,预计2025年度与其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不超过2,500.00万元。
2、2025年3月26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关联董事谢永富先生已回避表决。
3、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本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本次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二)预计日常关联交易类别和金额
单位:万元
(三)上一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情况
单位:万元
注:上表中数值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均为四舍五入原因所致。
二、关联人介绍和关联关系
(一)桂林君实投资有限公司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桂林君实投资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3220543516662
成立日期:2012年09月06日
住所:临桂区临桂镇西城南路秧塘工业园
法定代表人:蒋小三
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
营业期限:2012年09月06日至2032年09月05日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养老服务;房地产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建筑材料销售;物业管理;酒店管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日用品批发;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水力发电;建设工程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旅游业务;林木种子生产经营;食品销售;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2、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君实投资总资产118,400.35万元,净资产30,197.34万元;2024年度,君实投资营业收入为1,707.92万元,净利润为907.69万元,以上数据未经审计。
3、与公司的关联关系
君实投资为公司关联法人控制的企业,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6.3.3条的规定,君实投资属于公司关联方。
4、履约能力分析
君实投资系依法注册成立,依法存续并持续经营的法人主体,经营正常,能够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具备诚信履约能力,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二)桂林风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桂林风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322MA7AELX371
成立日期:2021年08月19日
住所:临桂区临桂镇西城南路
法定代表人:王晶
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
营业期限:2021年08月19日至无固定期限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生物饲料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饲料原料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兽药生产;兽药经营;食品添加剂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2、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风鹏生物资产总额302.77万元,净资产-131.60万元。2024年度,风鹏生物营业收入为669.33万元,净利润为-28.85万元,以上数据未经审计。
3、与公司的关联关系
风鹏生物为公司关联自然人担任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业,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6.3.3条的规定,风鹏生物属于公司关联方。
4、履约能力分析
经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风鹏生物系依法注册成立,依法存续并持续经营的法人主体,经营正常,不是失信被执行人,能够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具备诚信履约能力。
三、关联交易主要内容及协议签署情况
(一)公司及子公司向关联方租赁办公场所
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因日常办公需要,向君实投资租赁办公场地。各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允的市场价格,分别签署2025年度《办公场地租赁合同》,合同经双方单位盖章及代表签字后生效。合同中约定的金额为租赁费及物业服务费两项费用(含税),水电费用另结算,公司于每月15日前支付当月场地租赁费及物业费到君实投资指定收款帐户,君实投资在收到款项十个工作日内提供上述费用的相关票据。
(二)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采购商品
公司基于日常经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拟向风鹏生物进行植物提取物产品的销售及采购,双方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公平公允的原则进行交易,交易协议由公司与风鹏生物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情况在预计金额范围内签署,交易价格将参照市场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付款安排和结算方式均参照市场情况按双方约定执行。
四、关联交易目的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关联交易目的
1、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向君实投资租赁办公场所
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根据日常经营及发展的需要,为保证业务运营的持续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搬迁成本,拟继续向君实投资租赁办公场地。
2、公司向风鹏生物销售、采购商品
风鹏生物专门从事饲用植物提取物产品的推广应用,其管理团队在动物饲料领域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及行业资源,与风鹏生物开展植物提取销售及采购交易,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有利于拓展公司销售渠道,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经营业绩的提升。
(二)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预计的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均为公司正常经营及长期发展所需,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交易双方合作情况良好,定价原则公允,收付款条件合理,不存在损害公司及非关联股东利益的情形。预计上述日常关联交易将会持续,但不会对公司独立性产生影响,公司主要业务不存在因此类交易而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五、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核意见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制度》《关联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公司独立董事于2025年3月21日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
独立董事审核意见:经审查,我们认为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关联交易规则》等相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我们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董事会审议该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谢永富先生需回避表决。
六、监事会意见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董事会对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关联交易规则》等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七、备查文件
1、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
2、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3、2025年第一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证券代码:002166证券简称:莱茵生物公告编号:2025-024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
专项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有关规定,现将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说明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位时间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2843号文《关于核准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本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65,470,085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5.85元,本次发行共募集资金967,999,997.25元,扣除各项不含税发行费用6,890,066.13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61,109,931.12元。
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8月18日到位,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致同验字(2022)第450C000482号《验资报告》。
(二)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1、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募投项目43,214.9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54,315.98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累计利息1,419.97万元)。
2、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当前余额
2024年度,本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为:
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7,343.1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60,558.09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37,031.05万元(其中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36,910.00万元,121.05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上述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已计入募集资金专户累计利息收入1,478.15万元)。
二、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一)募集资金的管理情况
为了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护投资者权益,本公司依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于2022年10月对《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该管理制度已经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根据管理制度并结合经营需要,本公司开设了募集资金专户,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于2022年8月与开户银行、保荐机构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对募集资金的使用实施严格审批,以保证专款专用。报告期内,本公司严格按照专户管理协议的规定,存放和使用募集资金,协议各方在募集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相关职责,不存在未履行义务的情形。
(二)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具体存放情况(单位:人民币元)如下:
三、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本年度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详见附件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四、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无。
五、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对外转让或置换情况
无。
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本公司已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相关信息不存在未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的情况。
2、本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使用、管理及披露不存在违规情形。
本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管理,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
附件: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1、2024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单位:万元
注:上表中数值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均为四舍五入原因所致。
证券代码:002166 证券简称:莱茵生物 公告编号:2025-026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为真实反映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情况,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合同资产等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等的相关规定,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1、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预计金额及原因
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金额合计为3,753.96万元,其中,计提存货减值金额1,794.76万元,主要系公司部分产品原材料市场价格下跌及市场需求变化,造成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应收账款减值金额 1,497.23万元,主要系公司BT项目专项计提减值。
具体减值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2、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的报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金融资产减值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本公司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进行计量。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本公司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本公司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
本公司对于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按照其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金融工具,按照其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等应收款项,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二)存货
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影响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753.96万元,减少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3.96万元,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已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是经过资产减值测试后基于谨慎性原则作出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使公司关于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具有合理性。
特此公告。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证券代码:002166 证券简称:莱茵生物 公告编号:2025-017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R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R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741,623,525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5,275,701股及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因司法冻结尚未完成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14,100股后的726,333,724股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1、报告期内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业务。
本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专注于植物功能性成分的研究与提取。公司已掌握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的提取技术,产品包含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及其他提取物(如:虎杖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槐花提取物、工业大麻提取物等)。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农业,下游应用涵盖食品、饮料、保健品、美容护肤、医药、动物饲料等领域。
各子公司负责的主要业务:
2、公司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按业务模块,建立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植物提取业务构建了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的经营模式;终端消费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OEM+销售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利用集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规避质量及供货风险。公司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制定原材料的采购标准、采购计划,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含比价)机制,公司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选择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采购合同需要经过采购部、审计法务部、财务部和主管经理、分管领导审阅通过后方可执行。同时,对于一些关键原材料的采购,公司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从种植户直接采购,既强化了公司对原料的管控,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公司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以销定产。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各产品年度销售预测以及月度发货情况,结合各产品产能,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标准、卫生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管理。QA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关键生产环节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监控。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优化组织机构,加强设备技术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
(3)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模式。自主研发模式:公司内部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健康产品研发平台开展新产品、应用配方、新工艺、种苗研发及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70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联合研发模式:公司目前与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研发资源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有效整合人才、资金和信息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报告期内,公司与dsm-firmenich积极推进在配方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联合技术团队共同推动国内天然甜味剂配方应用的研究突破与商业化落地。
(4)销售模式:坚持推进大品种战略,深化营销模式。公司近年来陆续建立了桂林、上海、美国加州、意大利萨沃纳四大销售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球市场的营销模式。公司销售团队注重产品的市场属性分析,明确产品定位,提供深度的产品配方解决方案,采取终端直销方式,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市场服务和管理,强化技术销售能力,提升营销质量。
4、主要产品的市场地位
(1)天然甜味剂: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主要产品为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二者均是目前代糖行业的明星品种,兼具“天然健康”属性及高甜价比优势。凭借在植物提取行业20多年的深厚积累,公司在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领域形成了业内少有的从种植、采购、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能力,优质的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均一性,公司品控能力在行业内首屈一指,产能及年度销量居全球天然甜味剂供应商前三。
报告期内,公司合成生物车间投产运营,实现了甜菊糖苷RM系列部分产品及左旋β-半乳葡聚糖的量产。甜菊糖苷RM系列是甜菊糖苷类甜味剂中的稀有高价值单体,其具有甜味特性更佳、口感更纯净、性状更稳定及溶解性更好等综合优势,其高适配性有助于实现在更多的场景的应用,高度契合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推崇与追求。同时,公司还掌握了罗汉果甜苷全合成技术,也是首家全面跑通从头合成罗汉果甜苷V技术路径的企业,未来该技术的商业化将对罗汉果及代糖行业带来重大变革。
(2)茶叶提取物:在茶叶提取市场中,公司茶叶提取产品市场份额排名领先,产品种类基本涵盖茶叶已知所有可提取的成分种类,品类齐全。
(3)工业大麻提取物:公司是全美少数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工业大麻提取厂商之一,拥有CBD、工业大麻雾化领域等产品的研发与开发能力。
5、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市场持续扩容,驱动植物提取市场增长
随着消费升级及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化妆用品等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天然转型,植物提取物凭借其天然安全特性成为替代化学合成成分的首选。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进一步提升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功能性食品与保健品领域的深度融合,也将带动植物提取物成分在食品等下游领域的应用,提升其市场渗透率。上述发展趋势共同推动全球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市场规模以万亿美元计的新兴产业,其中,仅功能性食品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555亿美元。庞大的大健康产业规模为上游植物提取行业实现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基础,也为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政策东风全球共振,行业规范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植物提取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政策东风,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各国政府对植物提取物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国家发改委将植物提取物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国际层面,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得植物提取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各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植物提取物的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推动植物提取物产品在下游领域的安全应用。随着行业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植物提取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未来,植物提取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天然甜味剂市场红利凸显,大单品战略带动业务增长
作为植物提取物领域的代表性大单品,天然甜味剂在全球“减糖”趋势与人工甜味剂安全争议双重驱动下需求激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截至2024年,全球范围内已有108个国家或地区实施了含糖饮料税政策,旨在抑制含糖饮料的消费,从而促进公众形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倒逼下游食品饮料企业转向天然甜味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第2B组,相关研究认为赤藓糖醇可能与心脏病事件相关,而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天然甜味剂由于其天然来源和较长的食用历史,被认为相对更安全,消费者接受度更高。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糖和无糖食品及饮料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公司的主要大单品业务天然甜味剂因其高安全性、强甜价比优势,正在承接无糖饮料市场的红利释放。
(4)持续强化业务优势,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2024年,公司精准把握行业复苏时机,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综合竞争优势,与重要客户在天然甜味剂领域继续保持密切合作,深挖现有客户潜力,加大新兴市场开发,积极推进合成生物、配方应用等创新业务与天然甜味剂业务的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矩阵,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优化;同时紧跟市场热点,积极开发其他提取物产品,进一步增强公司植物提取业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客户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植物提取产品销量与盈利能力均实现了显著提升,为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5)强化内部管理优化,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工艺技术的创新与革新,不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生产效能与管理效率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益实现双增长。同时,公司进一步规范成本控制体系,持续优化费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流程,增进与供应商的合作紧密度,科学规划原材料库存,精准实施采购计划,多措并举实现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单位: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四)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一)回购公司股份事项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2024年1月24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以下简称“回购方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2024年6月3日,公司实施完成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根据回购方案的相关规定,公司对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上限进行调整,由不超过人民币8.50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8.30元/股(含)。
截至2025年1月24日,公司本次股份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成。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15,275,701股,占回购完成日(2025年1月24日)公司总股本的2.06%,最高成交价8.29元/股,最低成交价5.9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04,999,549.14元(不含交易费)。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实际回购时间区间为2024年2月1日-2025年1月9日。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3)、《关于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和数量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7)、《关于回购股份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0)等相关公告。
(二)公司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2024年9月20日,公司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运营。车间配备了全自动化精密发酵产线及先进的自动化分离、纯化系统,该车间全面达产后,预计车间每年可生产合成生物相关产品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拥有甜叶菊RM系列、左旋β-半乳葡聚糖等产品的合成生物技术及量产能力,其中,甜叶菊RM系列产品中的酶转甜菊糖苷瑞鲍迪苷M2已正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GRAS认证,具备进入美国食品、饮料市场的准入条件。另外,公司在罗汉果甜苷V的生物合成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全球首家全面跑通从头合成罗汉果甜苷V技术路径的企业,对罗汉果产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具体详见公司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公司合成生物车间项目正式投产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63)和《关于公司酶转甜菊糖苷RebM2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4)。
(三)公司依法合规推进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事宜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于2024年12月23日顺利完成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和高级管理人员团队的续聘工作,持续加强公司内控监督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法人治理水平。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相关公告。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