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C5版)
(2)截至2025年4月9日(T-4日),主营业务与发行人相近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情况如下:
证券代码
数据来源:Wind资讯,数据截至2025年4月9日(T-4日)。
注1:市盈率计算如存在尾数差异,为四舍五入造成;
注2:2023年扣非前/后EPS=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公司净利润/T-4日总股本;
注3:扣非前/后静态市盈率=T-4日股票收盘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T-4日总股本);
注4:因泉峰汽车2023年亏损,因此计算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时将泉峰汽车剔除。
本次发行价格16.50元/股对应的发行人2024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21.30倍,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25年4月9日(T-4日)发布的发行人所处行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27.16倍,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平均静态市盈率26.08倍,但仍存在未来发行人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发行人和保荐人(主承销商)提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审慎研判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本次发行定价合理性说明如下:
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发行人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强优势:
1)较强的技术工艺研发能力,主要核心技术具有先进性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通过技术工艺进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开发新产品、研发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提升数字化水平,并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公司于2013年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于2016年、2019年、2022年连续通过复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125项专利和18项软件著作权,另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取得授权通知书,正在办理登记手续,形成并掌握了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设计类创新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核心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中。
公司拥有400多台高精度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40余条弯管生产线、10余台冲切设备,其中包括40余条自主研发、配置的先进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为细分行业内率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云平台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公司之一。公司同时引进了大量检验设备,包括三坐标测量仪、轮廓仪、影像仪、粗糙度仪、投影仪、光谱仪、清洁度测试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并自主研发了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大量高精度加工设备和检验设备为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和精密制造提供了充足保证。
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趋近成熟,各厂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原有产品和原有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上,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精度的情况下,保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是行业关注重点。公司技术水平与行业水平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技术水平
公司开发的不锈钢用小直径螺纹挤压工艺解决了小直径螺纹在挤压过程中丝锥断裂的问题。
2)优质的客户资源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汽车零部件关乎汽车安全性能,对产品质量、性能和安全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全球知名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标准,双方一旦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常会比较稳定。
客户资源优势是公司技术、质量和服务优势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客户大多为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马勒(Mahle)、摩丁(Modine)、翰昂(Hanon)、马瑞利(Marelli)、法雷奥(Valeo)、康迪泰克(ContiTech)、德纳(Dana)、东京滤器(Tokyo Roki)、玛弗罗(Maflow)、莱克斯诺(Rexnord)、索格菲(Sogefi)、电装(Denso)、埃斯创(Estra)、思美(SMA)、TGK、采埃孚(ZF)、空调国际(AI)、哈金森(Hutchinson)、康斯博格(Kongsberg)、邦迪(TI)等。公司通过与众多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密切合作,积累了深厚的研发、生产和管理经验,从参与产品先期研发、样件试制、小批量试产、量产、交付客户直至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不断巩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
优质的客户资源对于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公司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订单和现金流;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为公司提供了长期竞争优势,新客户的开发为未来销售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并不断扩展客户资源,促进业绩持续增长。
3)强大的工装设计制造能力和协同开发设计能力
公司长期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生产,积累了丰富的工装开发经验,具备完整的夹具、模具设计开发能力和模具制造能力,并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众捷精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大幅提升了自身夹具制造能力。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所需要的专用夹具、模具均由公司自主设计与开发。公司现有研发团队能够熟练使用建模软件、制图软件等专业化软件,通过内部的共享资料库,公司积累了大量工装设计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数据,极大降低了前期工装设计环节的试错成本。公司拥有中走丝线切割机、立式铣床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平面磨床、锯床等模具、夹具制造所需的机器设备,能够自主完成大部分弯管模具、冲切模具和专用夹具的精密制造,大型模具和刀具等其余工装则由公司与供应商合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图纸设计及开发制作。经过多年工装设计、开发与制造经验的积累,公司掌握了双工作台夹具、成型铣刀、多工位级进模、小弯曲半径弯管模等工装开发技术,出色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能缩短工装制造周期、降低工装制造成本,同时保障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合格率和使用寿命。
(下转C7版)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