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宁
近日,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总体来看,《细则》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监管目标导向,有利于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对于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起到重要作用。
程序化交易(市场通常称为量化交易)是指借助计算机程序自动化生成或执行买卖指令的一种交易模式,主要包括按照设定的策略自动选择特定的证券和时机进行交易等行为。相较于主观投资而言,量化投资并不依赖投资者个人经验来作决策,其往往捕捉股票间的相关性,通过“广覆盖”分散风险。
长期以来,市场上一直有投资者呼吁“正确看待并健全量化交易监管”,《细则》正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本次《细则》的发布,对于量化行业的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市场效率。《细则》通过明确程序化交易的监管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遏制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二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细则》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和违规处理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三是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整体上,《细则》的规定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规范化与透明度,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
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细则》正是立足于这一实际,强调“趋利避害、突出公平”,规范程序化交易工具使用,引导其服务于市场健康平稳运行。这也意味着,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发挥好这一工具的作用。
笔者认为,作为量化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量化私募机构应积极拥抱变化,规范展业,精益投资,把握政策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首先,加强合规意识。量化私募机构应深入贯彻最新监管要求,加强合规意识,确保业务操作符合监管要求。
其次,优化交易策略。在合规框架下,量化私募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交易策略和技术手段,提高交易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交易模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再次,加强风险管理。量化私募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设置合理的止损机制、进行压力测试等,以防范潜在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最后,寻求合作与共赢。量化私募机构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程序化交易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在监管指引下,量化私募机构应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合规意识,在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算法交易等方面发挥所长,让技术进步更好服务于市场良性运转与投资者利益,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