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4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已突破300亿元 逾七成为权益类

  本报记者 王 宁

  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双重加持下,公募新基金发行再提速。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按照认购截止日计算(下同),4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突破300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近230亿元,占比逾七成。

  记者梳理发现,在新发的权益类产品中,指数基金成为主力。新发指数基金数量占比近九成,规模占比超过九成。从细分类别来看,场外指数基金成为主力产品。

  指数基金扛大旗

  指数基金成为各公募机构布局的重要方向。例如,在53只新发的权益类产品中,指数基金数量多达47只。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指数基金具有分散投资、低成本和透明度高等特点,受到投资者追捧。同时,指数基金也是当前各公募机构产品布局的重要方向。

  在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TF投资总监王乐乐看来,指数基金之所以能够获得投资者较高认可并成为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主要在于指数基金可实现客户“所见即所得”期望。作为工具化产品,指数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产品是否丰富、涵盖各种场景是否全面,需要公募机构基于这种特点,不断完善指数基金产品线,来满足多元化投资者需求。

  今年1月份,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持续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不断丰富指数产品体系,加快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

  “《行动方案》从优发行、降成本、促开放、防风险等方面入手,有效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提升。”王乐乐表示,这对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新发展格局起到了推动作用。

  场外指数基金成“黑马”

  除了上述指数基金成为发行主力外,场外指数基金和新主题产品发行也可圈可点。数据显示,发行规模超过6亿元的产品有12只。其中,有8只产品为场外指数基金,发行规模合计超170亿元。整体来看,场外指数基金成“黑马”。

  “场外指数产品发行提速,与当前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变化和基金公司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客户经理任婧仪向记者表示,首先,年初发布的相关政策为产品发行提供了支持,场外指数基金作为场内ETF的补充工具,能够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参与。其次,4月份以来,A股市场呈现震荡行情,投资者对透明化、低成本的产品需求提升,场外指数基金符合投资者需要。此外,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细分赛道工具化产品,场外指数基金可更好地完善ETF生态圈,形成“场内+场外”的立体化配置体系,进一步吸引增量资金入市。

  各类新主题基金的推出也成为一大亮点,如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等。数据显示,四月份有12只新发产品为自由现金流主题,合计发行规模近30亿元。此外,包括跟踪中证500、中证800和沪深300等指数的各类宽基产品,也成为公募机构布局重点。

  “现金流指数将主营业务稳健、有充足自由现金且低估的企业筛选了出来,相比其他指数标的,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且填补了在市场风险偏好较低下投资者可配置权益资产不足的缺口。”王乐乐表示。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场外指数基金(如联接基金)适合机构长期配置,且可通过银行、第三方平台等渠道触达个人投资者,扩大募集规模,而宽基指数覆盖行业广、分散风险能力强,是机构资产配置的核心工具之一。同时,宽基ETF契合投资者行为从“交易”转向“配置”趋势,因而受到了市场青睐。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