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261 证券简称:雅本化学 公告编号:2025-042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变更为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2024年度,农药行业景气度虽呈现缓步回升态势,但市场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且充满变数。受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在营收及利润层面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致使公司整体业绩承压。与此同时,公司在创新农药、创新医药中间体业务领域虽积极布局,但拓展进程受行业周期、项目进度及客户商业化生产节奏的制约。报告期内,公司多个项目处于立项筹备、建设施工或产能爬坡阶段。受此影响,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产出与盈利,新项目未能为公司当期业绩带来积极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深化“全球布局的绿色、高效、创新、可信赖的CDMO服务商”的市场定位为驱动,从扩充有效产能、健全研发体系及优化资源调配三个方面发力,辅以“多元绿色实践”为差异化竞争抓手,深度参与全球CDMO业务竞争,与重点客户共建共享行业创新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末,公司农药业务坚定实施“大客户战略”,已基本形成了“若干核心跨国企业客户+多个重点创新产品”的业务矩阵,有效提升业务的风险控制和预期盈利能力;医药业务板块以中试基地投运及效能提升为基础,以马耳他基地能力建设为载体,推动“大客户战略”、业务出海及资源整合齐头并进,增强医药业务发展韧性,致力于提升业绩水平。
一、2024年度经营情况综述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217.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0%,营业利润-30,815.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2.50%;利润总额-30,890.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7.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5,770.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3.15%。研发费用支出12,32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
1. 聚焦主业,创新强链
(1) 农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农药CDMO业务实现新项目的全面铺开并有序推进:兰州基地两条定制农药中间体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盐城二期创新中间体项目顺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同时,兰州基地新建农药中间体项目和南通基地新建原药项目按期立项,兰沃科技取得多个农药原药登记证。此外,公司通过收购襄阳基地代加工生产线,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生产交付的稳定性。公司农药业务已进入创新产品 “部分研发+部分投建+部分投产”的良性发展节奏,为公司增厚农化定制业务业绩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医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盘活现有医药资产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太仓基地推进战新产品立项申报,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抗病毒类药物中试项目在兰州中试基地正式投运,进一步夯实公司抗病毒类药物研发和转化的基础,打通实验室成果到产品的通道,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向欧洲马耳他基地派遣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队伍,加速管理融合,借助当地区位优势和体系优势,为公司乃至国内医药企业出海提供业务通路。马耳他ACL公司拥有三十多年的首仿药经验、数十个美国FDA的DMF备案以及欧盟CEP认证,医药原料药体系成熟且完备,从生产到质量管控各个环节均达到行业高标准;此外,A2W通过欧盟GMP,具有制剂分装条件,能为出海药企融入欧洲生命科学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持。
2. 技术引领,绿色智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战略,聚焦绿色化学与智能制造领域,重点推进微通道连续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速工艺优化与产品升级。年内,公司位于上海张江的新研大楼投入运行,并成立流体化学研究中心,增设了实验室固定床反应设备、高温裂解反应设备、管式反应设备,成功搭建了领先的连续流研发与中试平台;公司兰州医药中试基地于年内投入使用,成为承担公司创新研发成果放大与产品商业化生产前的试验准备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转化水平以及业务承接能力。全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23亿元人民币,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推动创新产品落地生产和优势技术的实际应用,逐步实现研发的商业转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237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占比51.5%。2024年度新增专利申请33件,获得授权19件,其中5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工艺应用及技术改进方面,公司围绕高效、安全、低碳的核心目标,建设连续流创新技术平台,专注攻克多相流体传质强化、高选择性催化氢化体系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致力于解决传统间歇式工艺的痛点,推动精细化工、原料药及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突破。研发团队还对酯化、氢化、加成和环合反应进行了连续流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改进。通过传热和传质强化,化学反应时间从小时级别缩短至分钟级以内,产品选择性和收率相对釜式工艺有较大提升,提高了工艺效率,工艺安全性大大提高。
报告期内,南通基地重氮化技术改造项目依托微通道连续流技术,以微通道管式反应器替换传统釜式反应器,提高反应效率的同时指数级的降低了反应失控的风险,为重氮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安全、高效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受到了国家及地方安全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此外,公司研发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OPR&D) 成功发表连续流工业化应用文章,彰显了公司以研究带动应用的成果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精细化工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有助于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工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本行业和下游行业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还参与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ESG报告编制指南》及《β-烟酰胺单核苷酸跨境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的制定。
3. 数字赋能,精益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兰州基地推进产线数字化改造,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两条生产线成功达到规范级水平,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南通基地搭建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并向公司其他子公司推广,通过设备利旧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公司高度重视内部管理提升,对内控手册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与优化工作。更新后的内控手册内容详尽,涵盖了14个关键模块,篇幅达325页,其范畴覆盖业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及管理环节的各个维度。公司通过详细流程分析与风险评估,细化各岗位的职责、工作标准与操作流程,确保各项管理规范落地,全面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不仅如此,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严格把控各项费用支出,保障资金精准、高效投放于核心业务及关键发展领域;优化组织架构,提高内部沟通与协作效率;加强资源调配,针对处于建设施工关键期及产能爬坡期的项目,分项目因势利导,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予以不同程度的倾斜,确保资源能够高效匹配项目发展节奏。
尽管业绩承压,但公司通过有效的资源调配、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确保了财务状况稳定,为后续发展保留了充足的资金储备与调整空间。
4.ESG领航,绿创未来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披露了首份ESG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荣获华证指数ESG评级BB级,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融合及优良表现。公司完成2023-2032十年减碳目标的拟定,并报SBTi审核,切实履行企业的减碳责任,助力公司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1,500万元于台州汇融嘉能友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投研能力与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绿色投资能力,布局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业赛道,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公司前瞻性投资布局生物质废弃物处理领域,开拓多元业务场景,探索融入绿色能源供应链的可行性,谋求业绩的新兴增长极。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4年4月10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了《关于子公司临时停产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24);2024年5月25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子公司提前复产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45)。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