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海儒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1525                         证券简称:儒竞科技                 公告编号:2025-012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R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R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94,311,768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R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所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专业的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应用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综合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持续投入,在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伺服驱动及控制三大业务领域逐步形成了核心产品体系,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空间,形成了多领域业务发展的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自主创新的研发驱动型企业,以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技术作为基础,成功研发了以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及系统控制技术、数字电源及电力电子变换硬件平台、电机设计平台为代表的三大技术领域,在细分技术领域内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69件。

  公司秉承“以市场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全面启用集成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仓储管理系统(WM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数字化系统,严格执行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满足客户需求与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柔性化生产与智能化制造。

  公司依靠卓越的产品研发实力、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完善的质量管控措施、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拥有了良好的行业知名度,在境内外积累了稳固的客户资源,核心产品已广泛长期地应用于谷轮、麦克维尔、阿里斯顿、海尔、三菱重工海尔、开利、博世等众多行业知名品牌,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总体来讲,公司在品牌认可度、技术实力、软件硬件定制化、渠道拓展、产品工艺质量稳定性及供应链可靠性等方面拥有了较强实力,在细分领域内积累了一定市场地位。

  公司产品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包括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内的变频驱动器及系统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变频驱动器及控制器、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内的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1、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领域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综合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作为HVAC/R领域领先的第三方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设备高效节能、智能精准控制与环境友好的目标,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包括:HVAC/R领域的变频驱动器、系统控制器及相关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该领域产品采用低GWP系数设计,功率密度高,产品效率高,并与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定制功率半导体模块、使用由先进碳化硅材料制作的功率MOS、功率二极管等器件及更为节能的第七代IGBT等,具有质量稳定、工艺先进、功能差异化定制等优点,产品规格种类齐全,广泛应用于家用、商业、工业及农业领域的热泵、空调、冷冻冷藏、通风系统等众多场景中。公司具有提供从家用采暖到工商业制冷的全系列变频解决方案的能力,其中的新一代驱动器系统融合了三相Active PFC、压缩机振动优化等创新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系统噪音,优化电磁兼容性(EMC)表现,进而大幅提升整机的运行效率。

  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优秀的产品质量、丰富的行业经验,已在产品的定制化、可靠性、稳定性、适用性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并与谷轮、麦克维尔、阿里斯顿、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凭借多年的战略投入、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已经搭建起完善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座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及电机与电控系统热管理,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控制器、PTC控制器、电池热管理多合一控制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具备电压覆盖范围广,工作温度范围广,功率调节能力强,制热/制冷速度快,电磁兼容性(EMC)性能优异,能够有效抑制振动/噪音,并能够提供故障诊断/远程更新等技术创新特性等。公司作为本土企业,与外资品牌相比,除了拥有行业内较为领先的产品性能及质量可靠性,在集约化低成本采购、供应链保障交付能力、定制化研发服务及高效率研发方面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该领域内产品已取得国内外众多主流整车厂的认可。报告期内,得益于战略客户的定点和相关项目量产,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控制器、PTC控制器等产品已经形成大批量应用,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紧跟市场趋势,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智能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等产品及技术研发,通过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继续提升该领域业务的市场规模及品牌影响力。

  3、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

  公司在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已经积累多项较为成熟的核心技术,能够根据市场及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为其提供关键部件及解决方案,产品包括:伺服驱动器、系统控制器、伺服电机、变频器、控制系统(PLC)、人机界面(HMI)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该领域产品技术性能能够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各种用途,具有控制模式齐全、控制精度准确,指令方式高效、通信功能全面,定位精度较高等优点;此外,经过多年渠道建设与持续技术优化,公司该领域也积累了与市场上成熟企业合作的宝贵经验,为该板块业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该领域产品可满足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电子制造、半导体、光伏、锂电、物流、包装机械、药品等细分行业的自动化设备对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加快推进自动化及机器人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发展,加大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渠道扩展及品牌建设投入,力争该领域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较强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与定制化服务能力,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空间,根据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品质控制能力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公司采取了目前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内变频节能与智能控制综合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通过向HVAC/R领域内的变频空调、热泵供暖及冷冻冷藏设备制造厂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及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领域内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提供定制化的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服务,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2、研发模式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实现产品的高效研发。公司研发流程主要包括售前、原型样机、功能样机、试产及量产五个阶段,包含产品从概念产生、方案设计、研发实施、测试验证、产品认证、市场推广到客户反馈的全部环节,并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公司引入ASPICE 4.0国际标准,用于优化相关智能产品(如车载软件、嵌入式系统等)的研发管理框架,持续提升产品研发质量与过程管理水平。

  公司的主要研发阶段及其对应的阶段目标、阶段成果/主要交付物情况如下:

  

  3、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采购部门,公司研发、生产所用物料通过采购部门独立采购。采购部门执行合同签订与管理、采购订单下达、物料到料进程跟进、供应商日常管理与考核等职能。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管理制度,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定期签订合作协议,对物料的价格、交期、质量标准及商务、法律条款进行严格的约定。公司采用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系统管理物料,以销定产,以产定需,以确保原材料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4、生产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设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管理与执行部门,公司产品的生产环节,包括物料计划与生产工艺制定、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仓储与物流管理等由公司独立组织完成。此外,针对部分产能临时受限、技术附加值较低的工序,公司会采取委外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生产部负责制造工序自检与互检等;公司质量部负责原材料检验、在制品首件检验、过程巡检、半成品及产成品检验、产品入库及出货前的检验等,涵盖来料检验控制(IQC)、制程检验控制(IPQC)及出货检验控制(OQC);测试中心负责产品和零件的测试验证等。

  (2)质量控制体系

  1)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品质管控,将品质管控贯穿于产品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各个环节,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NSI-ESD S20.20:2021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等相关标准认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每一道生产工序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有效。

  2)实行了严格的品质管理标准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国家地区、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具备完整的产品性能测试能力,设立了电磁抗干扰实验室、EMI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耐久性实验室、产品功能实验室、驱动器性能实验室等,陆续通过美国UL目击试验室资质认证、德国VDE目击试验室资质认证等,以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

  3)执行了全面的生产管控系统

  公司执行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管控体系,拥有配套齐全的电子产线与电机产线,采用技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定制化生产,产品生产全过程通过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仓储管理系统(WMS)进行工单管理与工序平衡,使得同一产线可通过快速更换工艺、调整配套设备完成不同产品生产制造的快速切换,实现了产品的柔性化生产与自动化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交付进度。

  5、销售模式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与业务模式,主要采取针对国内外产品厂商个性化定制的直接销售模式。在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下游厂商对供应商的研发、制造、品控能力要求较高,不同客户之间的需求亦存在差别。公司围绕客户组建了快速响应的综合团队,在客户产品策划阶段即与客户深度合作,根据下游厂商的要求采取定制化方式进行生产销售,以保证能够持续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公司采取以框架协议的方式对产品的交货、付款方式进行约定,在框架协议约定范围内确认产品订单,根据订单内容决定生产所需的物料及工序,遵循以销定产的模式。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单位:元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R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