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03659                                                   证券简称:璞泰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 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三) 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 股东信息

  (一) 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注: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2,632,415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1.53%,未纳入前10名股东列示。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三、 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 季度财务报表

  (一) 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 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5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合并利润表

  2025年1—3月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 元。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5年1—3月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2025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母公司利润表

  2025年1—3月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2025年1—3月

  编制单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梁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熊高权       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一新

  (三) 2025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适用     √不适用

  特此公告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5日

  

  公司代码:603659                     公司简称:璞泰来                公告编号:2025-031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一、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截至2025年4月25日公司总股本为2,137,165,372股,其中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32,632,415股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故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2,104,532,957股为基数进行测算,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合计357,770,602.69元(含税),本次现金红利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0.05%。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利润分配总额。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简介

  

  

  二、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行业情况

  作为电池材料及工艺技术解决方案的平台型公司,公司产品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设备,处于锂离子电池产业上游。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动力、消费和储能三类:

  (1)动力类电池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产销量逐年递增,带动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不断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国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全球销量比重由2023年64.8%提升至70.5%,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远超预期,叠加各类车型不断升级出新以及车价降低,带动全年EV渗透率突破40%。欧洲和美国2024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89.0万辆和157.3万辆,经济疲软及加息通胀等不利因素,分别导致欧美EV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2.0%和7.2%。新能源汽车的出货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051.2GWh,同比增长21.5%。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技术日趋成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运用和嫁接将持续激发新的市场需求,进而带动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长期健康发展;根据EVTank在《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的测算,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3.33TWh,CAGR达到20.3%1。        1EVTank,《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预测(GWh)

  

  数据来源:EVTank

  (2)消费类电池

  受全球经济下行和海外需求降低影响,智能手机、电脑等3C消费类电子同比保持稳定;电动工具去库存化基本结束开启新一轮补库存,电池需求在2024年迎来回升,印度、东南亚等地电动两轮车需求快速提升带动出货量增长。总体来看,消费电池领域总出货量77.6GWh,同比提升15.2%。

  未来,随着智能终端市场逐步复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向好,叠加频频出台的刺激电子消费的诸多利好政策,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再加上AI赋能、无人机、机器人领域的批量应用,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等多因素共振,消费电子市场在中长期内有望迎来复苏。根据EVTank预测,到2030年,全球小型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8GWh2。        2同上。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小型锂电池出货量预测(GWh)

  

  数据来源:EVTank

  (3)储能类电池

  2024年中国新能源强配政策、央国企强化布局及储能成本不断下探带动ESS保持超高速增长;美国配储刚性需求叠加ITC补贴的效果明显,此外新兴市场多点爆发,2024下半年英国、沙特、澳大利亚等签订多个GWh订单,全球储能电池(ESSLIB)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345.8GWh,同比增长69.7%,增速与2023年相比有所提升。储能未来发展潜力依然巨大,随着国家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组织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制定新型储能示范工作规则,将推动新型储能继续多元化、产业化发展。根据EVTank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55TWh。3        3同上。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预测(GWh)

  

  数据来源:EVTank

  总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新兴消费领域等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达到1,545GWh,同比增长28.5%。未来随着各类新能源电池市场持续发展,全球锂离子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上游新能源电池材料和自动化装备产业的发展。

  2.2 主要业务

  公司是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商和平台型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铝塑包装膜等新能源电池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装备服务。

  

  注:东阳光氟树脂、嘉拓智能、吉林紫宸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嘉拓日晟为嘉拓智能控股子公司,无锡嘉拓为嘉拓日晟全资子公司,江苏高远为江苏卓立控股子公司,四川茵地乐、浙江利科为公司联营公司。

  2.3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目前主要以外购获取原材料,由各子公司采购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负责具体实施。

  通过建立并持续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就供应商研发能力、供应商资质、安全性能、质量管理、样品设计与验证等进行多维度的指标考量。对于涉及化学品的供应商能力评估方面,严格把控其质量环境体系认证、MSDS认证、CNAS认证、ROHS环保检测报告等重要指标,在量与质上保证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确保所采购材料及其工艺符合安全健康与环保要求;对于标准原材料和设备标准件的采购,公司依照标准规范的采购流程进行择优采购;对于自动化装备业务所需定制的非标准件,公司按照设计图纸和特定指标向各合格供应商询价采购。同时,公司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逐步引入一系列社会和环境指标,以确保公司与供应商共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负极材料、基膜、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均采取“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自动化装备以客户的实际适用性与功能性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方案选型与设计,将关键自制零部件与非关键外采零部件集成整合,配合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集成进行整机交付。

  (3)销售模式

  作为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中上游关键环节供应商,公司主要采取销售部门进行主导,研发、品质等技术支持部门协同辅助,与下游客户直接对接的销售模式,通过战略合作、联合研发、产品设计与定制等服务,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注: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2,632,415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1.53%,未纳入前10名股东列示。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5.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4年,新能源行业持续进行供给侧调整和生态圈重构,竞争依然激烈。公司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本质,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技术创新、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构建各业务板块与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加快新产品开发与新业务的布局,直面挑战,攻坚克难。

  报告期内,公司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在涂覆加工、基膜、PVDF、勃姆石等业务继续保持销售量良好的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为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海外客户产品认证取得积极进展,在专利授权、海外客户合作布局等方面取得突破。负极材料受行业产能过剩、海外需求偏弱等影响,经营环境仍面临挑战;公司积极消纳前期高价库存,坚持工艺技术创新,在石墨化及碳化等关键高能耗工艺降本上取得显著成果;新产品开发如高容量、长循环及超快充人造石墨获客户认可并逐步导入量产,CVD沉积硅碳负极取得量产订单;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逐步投产,为负极成本改善和抢占客户市场带来有力支撑。自动化装备事业部在稳固涂布机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中后段注液、化成、包膜机等设备在重点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积极开拓海外客户市场,积累了海外订单交付的经验。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

  二、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