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503 公司简称:聚和材料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相应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2024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1、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447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42,033,643股,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后的股本为230,168,009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001,094.87元(含税)。本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519,954,061.10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费用),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619,955,155.97元,占本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148.31%。
如在分配方案披露至实施期间因新增股份上市、股份回购等事项发生变化的,则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为基数,按照分配总额不变的原则对每股分配比例进行调整,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电池用导电浆料。目前,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即当硅片受到光照时,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动势,将光子转化为电子、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的金属化环节,是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直接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组件输出功率。
光伏导电浆料主要以高纯度金属粉体(如银粉、银包铜粉、铜粉等)、玻璃粉、有机原料等构成,其组成物质的化学价态、品质、含量、形状、微纳米结构等参数均可能对浆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浆料的研发和制备对组成物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其中:粉体作为导电材料,是导电浆料的主要成分,与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性能直接相关。金属粉体质量的优劣性直接影响到电极材料的体电阻、接触电阻等,因此,浆料配方中金属粉体选样至关重要;玻璃粉作为浆料中的传输媒介,其含量和成分比例对浆料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含量过高会导致浆料导电性能变差,但当含量过低时,浆料则无法渗透入钝化层与硅衬底形成欧姆接触,需通过反复试验寻求最优配方;有机原料作为承载金属粉体和玻璃氧化物的关键组成,其含量和配比对浆料的印刷性能、印刷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构筑了品类丰富、迭代迅速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市场主流的各种高效太阳能电池对光伏导电浆料产品的需求,包括P型PERC电池主、细栅银浆,TOPCon正、背面主副栅成套银浆,HJT电池用主、细栅银浆及低成本导电浆料,X-BC电池导电银浆,能与P与N型-Poly层形成良好接触的导电浆料、钙钛矿叠层超低温导电浆料等,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金属化方案提供商。
综上,在光伏导电浆料的制备过程中,除了对原材料品质、选型要求较高以外,浆料的 配料方案、制作工艺、量产稳定性需经过长期的研发攻关、持续优化,以确定适用于不同下游产品的最优配方,从而达到预期的导电和应用效果。随着公司布局的上游粉体环节,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浆料产品综合竞争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盈利能力。
2.2 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光伏导电浆料的销售。公司通过采购生产所需的银 粉、玻璃氧化物、有机原料等原材料,经过配方研发、配料、混合搅拌、研磨、过滤、检测等工 序,最终产出光伏导电浆料产品。公司采取直销、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将光伏导电浆料产品销售 至终端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1、 研发模式
光伏导电浆料属于配方型产品,配方上任何参数的调整都可能会影响与电池片厂商生产工艺的适配性及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针对产品配方的研究开发、迭代改良、客户适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并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以研发驱动业务发展。 目前,公司研发工作由基础材料研发团队与新产品开发部门主导,研发支持、工艺开发团队、应用技术支持等部门配合支持,共同实施新产品开发工作。公司其他部门也会根据客户反馈、生产经验持续提出产品改良建议,共同推动产品不断更新升级。
依托上述模式,公司将研发方向与市场趋势、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 力。电池技术进入“N型”以后,对金属化技术的迭代速度需求大大提升,材料-工艺-设备的紧 密配合要求也随之提升。公司的产品配方开发模式也进行了针对性升级:
(1)硬件方面,公司投入数千万,引入了如GC-MS、GPC、连续式DSC、稳定性分析仪等有 机材料、粉体材料专业分析设备,并对浆料应用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升级,增加了兼容230尺寸 硅片的印刷-烧结-光注入成套设备,LECO激光烧结设备、自动IV-EL测试设备、高精度3D形貌 测试设备、PL测试仪。
(2)软件方面,公司引入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对产品配方数据、产品测试数据、样品制样工艺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和分析,大大提升了配方开发效率,提升信息分享速度,优化了物料成本。
(3)团队方面,研发团队基于产品开发部门的需求,细化了材料开发及检测团队,强化了 工艺及设备开发团队,优化了产品项目开发流程,聚焦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升级。基于N型技术迭代速度的提升,研发团队加大了与核心客户、关键设备企业和相关材料企业的互动频次,形成了 技术开发合作攻关模式,并定期对行业技术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更新公司产品技术开发方 向。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银粉、银包铜粉、铜粉、玻璃氧化物、有机原料等,主要采用“以销定购”的采购模式,辅以少量备货。目前银粉为公司产品最主要的原材料,其定价方式主要为在银价的基础上加收一定的加工费。由于银粉为贵金属,采购单价较高,且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公司通常的采购模式为“以销定购”,即根据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及时向供应商“背靠背”采购银粉,以降低银价波动风险。同时,为应对重要节假日等特别情况,公司会综合考虑交货周期、物流状况、客户采购预期等因素,备有一定的银粉库存。对于玻璃氧化物、有机原料等原材料,公司通常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采购价格,并结合生产需求下达采购订单。
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除直接向银粉供应商购买成品银粉外,也存在采购银锭 后委托公司现有银粉供应商加工成银粉的情形。同时,公司也积极致力于实现光伏电池浆料用电 子级银粉的全面国产化,同步推进玻璃粉自有产能释放,随着银粉及玻璃粉自供比例的提升,一 方面能够增厚公司光伏导电浆料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保障原材料的客制化与稳定供 应,提升导电浆料品质,对公司规模扩张的战略意义重大。
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收到下游客户的订单和提货计划后,结合客户需求、 自身产能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排期生产。公司设置制造部、品管部,负责组织并实施产品生产和品质管控。其中:制造部负责按照生 产制度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保障整个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品管部负责对来料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原料符合公司生产标准、成品满足客户要求。
4、销售模式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产品终端客户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商,公司采用“以直销为主、经销为 辅”的销售模式。
针对潜在需求较大、信用良好的客户,公司通常采用直销模式。对于直销客户,公司会指定 销售人员持续维护客户关系、对接客户采购需求,同时,由研发相关部门持续追踪客户的技术路 线和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并不断迭代升级浆料产品以适配客户需求;针对部分潜在需求较小、公司销售网络覆盖薄弱的客户,由经销商负责商务谈判、维系客户关系。经销商基本不设库存,在收到终端客户订单后直接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并通常由公司直接发货至终端客户生产基地。
公司所采取的销售模式与合作策略,均旨在稳固其在光伏导电浆料市场中的领导地位。通过提供 卓越的客户服务与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公司不断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公司将继续调整并优化其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革及满足客户日益增长需求。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阶段及基本特点
各国加快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全球光伏需求持续高增,支撑光伏导电浆料市场稳步扩张。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愿景, 绿色发展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改革方向。从装机容量上看,光伏是全球范围内市场认可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世界光伏发电渗透率从2014年的0.82%提升至2023年的5.49%,其中中国2023年光伏发电渗透率达6.18%,发展潜力十足。随着能源改革深化和能源结构调整,光伏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预计未来有较大增量。光伏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推动产业链上游导电浆料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530GW,同比增长29%,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为278GW,同比增长28%,再创历史新高。展望未来,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共识,目标至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即目标光伏装机将从 2022年的1,055GW增至2030年的5,457GW。
N型电池技术升级确定,光伏导电浆料单位耗量稳中有升。近年来,光伏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促使电池转换效率及组件输出功率持续提升,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低成本的发电形式之一。而从2023年起,由于P型PERC电池效率逼近其理论极限且降本空间有限, N型电池凭借更高转换效率及双面率,性能优势逐步凸显,直至2024年底,P型PERC电池产能已进入停滞甚至退出状态,N型电池产能大幅扩产并已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其中TOPCon已成为当前主流电池技术,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4年N型TOPCon电池市场份额已跃升至71.1%,首次超越传统P型电池。由于N型电池每片耗量高于P型电池,根据《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数据,以182尺寸计,2024年P型电池正、背银消耗量分别约59、25mg/片,N型TOPCon电池双面银浆消耗量约109mg/片,HJT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约115mg/片,因此随着N型电池市占率提升,加速光伏导电浆料单位需求增长。根据CPIA《2023-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统计,2024年全球光伏导电浆料需求突破6,000吨关口。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链生产基地,光伏导电浆料已基本完成国产化。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24年国内光伏电池片、组件产量高达588GW、654GW,同比增长13.5%、10.6%,光伏导电浆料作为晶硅电池的关键电极材料,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转换效率及组件输出功率,近年来国产导电浆料的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及稳定性持续提升,叠加国产浆料企业与本土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以聚和材料为代表的境内浆料厂商已经打破了境外厂商在光伏导电浆料领域的垄断地位,国产替代已基本完成。
(2)技术门槛
技术是光伏行业实现持续降本增效的终极推动力,光伏电池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导电浆料技术门槛相应提升。在行业从P型升级至N型电池技术变革中,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氧化铝、氮化硅、多晶硅、氧化硅等膜层结构更为多样化,金属化环节面临“三高”挑战:精度要求高,氧化铝/氮化硅/多晶硅叠层等厚度已进入纳米级公差控制(±5nm);工艺兼容性高,光伏导电浆料需同步适配LECO激光增强、光注入退火、N型双面Poly等12项新工艺;迭代频率高,光伏浆料技术更新周期已从12个月压缩至3个月,甚至在新品初步量产阶段曾达到过周度更新频次,因此未来光伏导电浆料环节技术壁垒将不断提升,技术更新速度持续加快。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破局,实现精度与材料的双重跃迁,具体来看:
从提效维度来看,光伏导电浆料已成为分子级界面工程,公司通过匹配超精细印刷技术,已实现8μm线宽印刷,烧结后线宽≤14μm,栅线高宽比突破0.7;TOPCon电极-硅界面厚度从800nm降至450nm,接触电阻降低23%(1.5→1.15mΩ·cm?);HJT浆料-ITO层厚度优化至 90nm,Voc提升至750mV(2023年:735mV);公司推出多膜层适配技术,开发梯度反应型玻璃粉,并通过对激光诱导放电产生的晶体结构设计,兼容TOPCon双层Poly-SiOx/Nitride叠层结构,量产良率≥99.3%;推出低损伤浆料体系,匹配光注入退火工艺(能量密度≤5J/cm?),隐裂率≤0.02%;推出耐醋酸高效无机体系,通过无机体系原子结构强度设计,兼顾耐醋酸可靠性,和高Voc提升效率。
从降本维度来看,光伏导电浆料已成为光伏行业兼备材料革命与工艺颠覆的核心产品,公司主动承担技术革新重任,前瞻性布局少银化、无银化技术矩阵,现已推出银包铜浆料Ag≤30%(5.5μΩ·cm)、纯铜浆(0.7mΩ·cm?);匹配新一代超窄线宽印刷技术,结合自研超分散银粉支撑5um线宽印刷。
未来,公司将继续引领技术升级,定义下一代金属化标准。公司针对钙钛矿叠层金属化方案研制柔性电极浆料,达到方阻≤8Ω/sq,透光率达90%,耐弯折次数≥10^6次(曲率半径3mm)。公司通过配方数据库和检测数据库系统体系化分析,助力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建模和性能提升,实现快速、高效、可持续产品升级。
综上,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目标推动下,研发体系完善、创新能力较强、供应链丰富且稳定、生产工艺成熟的导电浆料企业将具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从而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契机。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金属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持续进行研发探索,依靠在研发技术、人才团队、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全方位服务等方面建立的竞争优势,已处于光伏导电浆料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光伏导电浆料销量为2,024吨,位列行业前列。
自成立以来,公司参与制定SEMI发布的“晶体硅太阳电池 N 型层接触用银浆技术规范”,取得了“江苏省双创团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潜在独角兽企业”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3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2023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瞪羚企业”、“省制造业领航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江苏瞪羚企业”、“2024江苏民营企业200强”、“2024年度明星企业”、“2024年度江苏省四星级上云企业”等诸多企业荣誉。
鉴于光伏导电浆料是决定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游太阳能电池片厂商对光伏导电 浆料产品的性能、质量、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选择供应商时通常导入周期较长。公司凭借性能 优异、品质稳定的产品和响应及时的服务,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品牌认可度,与通威太阳能、天 合光能、晶科能源、捷泰科技、正泰新能源、东方日升、横店东磁、晶澳科技、阿特斯、中润能 源、英发睿能等诸多国内知名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荣 获通威太阳能授予的“2022年度战略合作伙伴”和“2022年卓越品质奖”,天合光能、阿特斯 授予的“2022年优秀供应商”、中润能源授予的“2023年度最佳创新奖”、横店东磁授予的 “2023年度最佳合作伙伴”、东方日升授予的“2023年度优质供应商”、新潮能源授予的“2023 年度最佳创新奖”等多项客户奖项。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光伏导电浆料板块
白银价格攀升高企,加速金属化技术革新。白银是光伏电池金属化环节的核心原材料,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光伏行业迈向TW时代,光伏已成为拉动白银工业需求变化最明显的应用领域。根据电子信息司统计,2024年国内电池产量达654GW,同比增长11%,若按10mg/W银耗计算,对应白银需求超过6500吨,是第一大工业用银领域。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及降息周期等影响下,白银价格持续攀升,金属化环节在电池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倒逼光伏行业加速技术迭代与供应链优化,以应对白银价格波动带来的刚性成本挑战。特别是当前光伏产业正在经历周期调整,阶段性供需错配及技术同质化导致各环节盈利承压,行业产能加速出清,在此背景下,少银化及无银化等金属化解决方案对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影响将愈发凸显。
公司以技术研发驱动产业升级为使命,在满足第一性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为光伏行业提供低成本的金属化解决方案。公司围绕新一代网版及印刷技术方向,高频、高效对接客户定制化浆料需求,同时提前储备少银化、无银化产品,例如推出“超细线印刷+低固含+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浆方案、和新型0BB技术匹配浆料产品,实现“种子层+铜浆”技术突破攻克铜高温氧化抑制难题,致力于推动光伏行业“减银-替银-无银”技术演进历程,为行业的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2)非光伏导电浆料板块
匠聚依托电子浆料平台化技术,突破传统单一配方局限,通过纳米材料合成、多相界面调控和表面超分散等核心技术,开发出适配片式电阻、电容、电感等微型化、高频化元器件的专用浆料,显著提升器件导电效率与可靠性。在汽车电子领域,其浆料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满足新能源汽车对高耐温、抗振动、长寿命的严苛需求。向多功能复合浆料延伸,并加速开发面向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柔性印刷电子的前沿材料,抢占技术制高点。横向拓展至5G通信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领域,深度参与国产替代;纵向切入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覆盖电池电极、传感器、车载电路等场景,与“双碳”目标形成强协同。突破传统材料供应商角色,形成提供“材料定制开发-器件联合设计-产线工艺匹配优化”的金属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德朗聚依托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持续投入研发,现已开发出高性能导电胶、新一代光伏组件封装定位胶、绝缘胶等系列产品。德朗聚基于环氧、有机硅、丙烯酸酯等不同体系,开发了性能优异的导电胶产品,保持行业领先; 针对新型光伏组件,德朗聚开发出了封装定位胶以助力0BB工艺技术进步,目前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中快速推进;德朗聚新型绝缘胶产品的成功推出,有效解决了BC组件的工艺痛点,将助力BC组件的产业化进程。除光伏胶水外,德朗聚继续加大非光伏胶水的开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德朗聚已成功研制出多款产品,包括综合性能优异的DA、AA、视窗粘接胶等,并开创性地研发出 OLED LIPO封装胶,有望打破进口垄断。汽车电子范畴内,德朗聚已推出成套胶水解决方案,其产品体系包含导热结构胶、导电胶、IGBT灌封胶、磁钢粘接胶等品类。另外,德朗聚对环保水处理、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行业需求进行了前瞻性布局,针对性地研发出了水处理膜材结构胶、机械结构胶、灌封补强胶等产品。
展望未来,公司以“成为全球领先材料科技集团”为愿景,以“持续为光伏行业增效降本,助力太阳能早日成为人类的主力能源”为使命,秉承“分享、宽容、进取、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以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研发平台、生产经验为依托,不断迭代升级现有技术和产品,逐步渗透电子浆料、胶粘剂等应用领域,“立足浆料、匠心精修”,持续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上升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5.45%。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