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①加速进化机器人展示“大力射门” 图②人形机器人吸引小朋友驻足 图③展会现场人流如织 贺王娟/摄
本报记者 贺王娟
“太酷了,球进了!”4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现场,一场人形机器人的足球比赛吸引了观众层层围观。
这只是这场热闹展会的一角。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等企业的展台前同样聚集了大量好奇的观众,争相与机器狗、人形机器人进行亲密互动。
在大会现场,《证券日报》记者感受到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将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这一预测基于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达到10万台的生产或销售门槛,彼时,人形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而是能够作为通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
记者在大会现场注意到,除了普通观众外,展台前还聚集了不少寻求合作机会的企业客户,“我们是酒店从业者,希望采购人形机器人。”“你们的机器人算法适用于哪些场景?能否与我们的产品兼容,可以探讨一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目前提货需等待一个月,或者您可以直接在我们的电商平台上下单。”面对有批量采购需求的客户,宇树科技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表示。
除了机器人本体外,机器人视觉、灵巧手、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展台前同样人潮涌动,其中既包括前来进行市场调研的投资人,也有技术观摩者。
“自从宇树机器人走红后,市场对机器人的热情空前高涨,C端消费者的热情也加速推动了行业出货进程。”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速进化”)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机器人产能还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目前该团队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在足球运动场景的研发与训练,而此次大会现场的足球赛组织者正是这家企业。
为何专注于足球运动场景?加速进化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足球机器人的设计需要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坚固耐用,具备极高的抗摔性和稳定性,确保在激烈的对抗环境中可靠稳定;二是轻巧灵活,以适应足球运动中诸如大力射门、摔倒起身等复杂动作;三是具备高级AI自主决策能力,以实现智能化操作。若机器人具备足球场景的技术能力,未来向更多场景拓展的可能性将更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厂商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仍十分有限,但对其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只有企业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提升,从而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
在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CEO熊友军看来,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面临多维瓶颈制约,如场景泛化性较差。目前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特定封闭环境或标准化任务中表现良好,但依赖于预设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流程,缺乏对动态开放或未知场景的适应能力。
“此外,当前具身智能算法通常针对特定机器人本体进行开发优化,跨机器人平台通用性差,当算法应用于新机器人本体时,需要重新校准、调整参数及适配,难以直接迁移和复用,限制了在多样化机器人系统中的快速部署和应用效率。”熊友军补充说。
据记者现场了解,尽管工业制造场景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但其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是在服务领域。
市场机构认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落地加速,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进入量产元年。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 加关注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给文章打分
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