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搜索

多肽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近九成

  本报记者 李亚男

  4月28日晚间,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表示:“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及利润均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时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持续聚焦自身独特的CRDMO业务平台,不断拓展在新药研发和生产领域的赋能服务。”

  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23.1%。按营业收入贡献前三名业务来看,化学业务第一季度实现收入73.91亿元,同比增长32.87%;测试业务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降4.04%;生物学业务第一季度实现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8.25%。

  分地区来看,今年第一季度,药明康德来自美国客户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28.4%;来自欧洲客户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6.2%;来自中国客户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1.3%;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明康德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以及公司在2024年出售持有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及处置交割部分业务带来的大额投资收益,提升了公司整体业绩。公司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成效显著,化学业务增长突出,尤其是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增长迅猛,为公司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5.5%。

  当前,多肽需求持续高速增长,随着去年建成的新增产能(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至41000L)快速爬坡,第一季度TIDES业务收入达到22.4亿元,同比增长187.6%。在多肽产能持续建设下,预计至2025年底,药明康德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100000L。

  有不愿具名的机构研究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肽兼具小分子化药及生物药优点,拥有独特成药优势,多肽原料药需求具备爆发潜力。当前,多肽大规模制备工艺研发能力还存在不足,面临着商业化产能限制,药企对多肽CDMO服务以及多肽原料药供应的需求有望逐步提升。当前,TIDES业务已成为药明康德新增长点,随着多肽新建产能逐渐落地,该业务有望实现突破。”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 加关注

喜欢文章

0

给文章打分

本文得分 :0
参与人数 :0

0/500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